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醫快速治法(六之二) 類風濕性關節炎

源峰浩

人氣: 9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1日訊】 上週我們介紹了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分七種類型,將詳細的介紹各種方法的治療法則和程序。

針灸療法

取穴部位:上肢曲池、外關、合谷、肩□、腕關節痛加陽溪、陽池;下肢:雙膝眼、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解溪、崑崙,足腫痛不能走路加太沖。所有穴位均為雙側同時施針,進針後必須用艾條灸3~5壯(每穴)留針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後停2~3天,再進行下一療程的診治。

針刺放血療法

取穴部位: 上肢曲澤、合谷、阿是穴;下肢:委中、足三里、崑崙、阿是穴。
操作方法:局部常規消毒,用梅花針重叩, 叩畢用真空罐拔吸,使血液外溢,出血量不宜過多,以微出血即可,每三天針刺一次。

中藥口服法
▌藥方與用法

◆處方一:川斷15克、熟地15克、威靈仙15克、懷牛膝15克、松節15克、補骨脂10克、附子10克、骨碎補10克、淫羊藿10克、桂枝10克、獨活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防風10克、知母10克、穿山甲10克、蒼朮10克、伸筋草25克、麻黃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此方為焦樹德教授經驗方,筆者運用此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效果特佳,對虛寒性類型尤宜。

◆處方二:熟地20克、淫羊藿20克、鹿銜草20克、肉蓯蓉20克、當歸15克、蜂房15克、烏梢蛇15克、土鱉蟲15克、地龍15克、殭蠶10克、蜣螂10克、穿山甲10克、全蠍10克、蜈蚣3條、生甘草1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日口服二次,每次6克,飯後服。
本方為朱良春老醫師之驗方,臨床治療多例,效果良好。

◆處方三:鹿角霜15克、防己15克、當歸15克、附子1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地龍10克、烏蛇10克、生甘草10克、生地30克、意苡仁30克、黃耆30克、蜈蚣3條。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本方為謝海州研究員之驗方,臨床驗之有良效。

◆處方四:黃耆25克、桑枝30克、炒白朮15克、桂枝15克、川烏15克、(先煎)草烏15克、防己15克、莪朮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本方具有溫陽通絡的功能,如患者熱盛加生石膏30克,土茯苓30克;寒盛加細辛5克。三個月為一療程。

◆處方五:黃耆、防己、白芍、當歸、威靈仙、懷牛膝各15克;桂枝、乳香、沒藥、獨活、地龍、防風、羌活、川烏、蒼朮、烏梢蛇、穿山甲、紅花各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本方為「疑難病」驗方,筆者經多年使用,療效甚佳,唯個別患者服後有噁心的不良症狀,改飯後服藥就可以了。

中藥外治法
中藥外治就是將中藥研細粉,或做成膏藥,將藥粉直接貼敷在固定的穴位或疼痛部位上。這種方法是通過皮膚下面汗毛孔來接收藥物,進而促使疾病痊癒。

筆者在選用時除一般治風濕病的膏藥外,大都是針對病情主症下處方。常用方法如下:
制川、草烏各100克、羌活50克、獨活50克、杜仲50克、牛膝100克、乳香100克、沒藥100克、丹參50克、當歸50克、秦艽50克、防風50克、雞血籐50克、木瓜50克、威靈仙50克。

用法:將以上藥研極細粉備用。平時取10~20克,用蜂蜜調成糊狀,將貼敷部位用溫水洗淨,然後將調好的藥粉均勻的敷在皮膚上厚約5毫米,敷後用溫毛巾包住敷藥部位,最好再熱敷,如沒有輔助熱敷,貼敷時間可長一些,大約10~15小時,詳情可視病情而定。如患者敷藥後感覺癢或有不舒服,就應立即取下,以免皮膚破損,如無不良感覺,時間可長一些,但必須每24小時換藥一次。

外治法配合內服法及針刺、針灸、炙療、水療等綜合治法治療類風濕,效果最佳。只要病患者有信心和耐心,堅持治療,大部分患者都會痊癒或控制病情。

水療法
水療法就是將粉碎的藥粉,放入盆內,將藥粉和水加熱,待水溫降至42度以下時,將手或腳浸入藥水中,浸泡約35~45分鐘。每日1~2次(早、晚各一次),水溫下降時需加熱水以保持水溫度不低於40度。(未完待續)

文╱源峰浩◇(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