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話重陽

羲玉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黃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名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它的命名由來是這樣的:古人稱單數為陽數,雙數為陰數。九月九日,月日並陽,所以稱為「重陽」。重陽佳節的起源根據《二十四史》大約可以追溯至漢代。

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有位侍女叫賈佩蘭。戚夫人死後,賈氏被逐出宮,她曾回憶宮中的生活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牽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據說釀菊花酒需從前一年的重陽就採集菊花及其枝葉,摻雜在黍米當中釀製,到了次年的重陽節就可以開罈飲用。

晉代的陶淵明可謂愛菊成痴。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菊花詩中的名句。《續晉陽秋》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年重陽,陶淵明家中無酒,他很惆悵地到院子裏採了一大把菊花,無聊閑坐。這時忽然有個白衣人手捧著酒罈子前來拜訪,原來是江州刺史王弘為了結交陶淵明,特別遣人先送禮致意。陶淵明大喜過望,馬上開罈暢飲一番,過了一個痛快的重陽節。

南北朝《續齊諧記》中寫了一個關於重陽習俗的傳說:汝南桓景隨道人費長房遊學累年,一日,費長房告訴他九月九日家中當有災難,宜急回並令家人各作絳婓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桓景如言舉家登山,晚上回來果見雞犬牛羊全部暴死。於是世人重陽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中醫記載茱萸葉能防蚊叮蟲咬,菊花可驅目疾腫毒,所以茱萸也得了個雅號叫「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菊」字的來源本是「鞠」加「廿」字頭,意思是「窮盡」,也就是說菊花開過,一年中再也沒有花開了。說到這兒,不禁想詠菊的詩詞來。歷代詩人詞家都以菊為深秋之花,所以基調大多落於悲秋傷懷。如唐朝岑參的「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宋朝李清照的「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等等。唯有黃巢的《不第後賦菊》與眾不同,「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直寫得豪邁雄奇,仿佛有無盡的國色天香裂筆透紙而來。

唐朝貞觀某年重陽,太宗皇帝賜文武五品以上官員騎射於玄武門。宋國公蕭瑀連發了好幾箭都沒射中。歐陽詢便作了一首詩來嘲笑他:「急風吹緩箭,弱手馭強弓。欲高反覆下,應西還更東。十回俱著地,兩手並擎空。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這首詩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說來也巧,初唐四傑之首的大詩人王勃,他的千古名作《滕王閣序》正是寫於重陽節這一天,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句更使王勃一夜間名貫大江南北。

宋朝的重陽節充滿了詩情畫意,富裕的店舖酒樓往往以各色菊花紮成長長的門廊恭迎賓客,有粉紅的桃花菊、有純白的喜容菊、有檀心的木香菊、有金黃的金鈴菊,千枝萬朵,燦然耀眼。客人仕女童子奴僕穿廊往來,色彩繽紛,花香盈袖。

宋朝在重陽的食俗中還開始注重蒸花糕。《歲時廣記》記載:民間九日作糕,每糕上置小鹿子數枚,號曰「食祿糕」,這是取「祿」、「鹿」同音的好口彩。而且在重陽這天天將亮時,以一片糕搭在小孩的頭上,口中祝禱:「百事皆高」。

皇宮中重九祭祖先時,則令公廚在糕上作幾隻小粉象,稱為「萬象糕」。

明、清兩朝的重陽花糕在餡料中加入了棗泥,所以變得極其甜美而可口,因為重陽節前後正是棗子成熟的季節。以宮中為例:九月初一始蒸糕,糕大如盆,舖棗泥兩三層,中間夾上各色切碎果乾細丁,香甜撲鼻、精緻美觀。花糕蒸成後,還要迎回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吃糕,所以重陽節又稱「女兒節」。

重陽時已深秋,草木綠意不再。此時正是賞看紅葉的好時節。明、清京都人好於重陽至西山賞紅葉,或洗溫泉。也有人攜帶酒菜到郊外痛飲終日,稱為「辭青」。

台灣地區的氣候從九月開始就吹起了號稱「九降」的無雨北風,正巧適宜放風箏。不知從何時起,重陽節放風箏便成了很受歡迎的習俗。據胡建偉的《澎湖紀略》記載:「(風箏)紮為人物、鷥鳳以及河圖八卦之類,色色都有。俱掛響絃(鈴),乘風直上,聲振天衢。夜則繫燈於其上,恍如明星熠燿。彼此相賽,以高下為勝負」。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配掛茱萸等習俗,相傳是由東漢時桓景和費長房...
  • 今年九月九,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
  •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節氣「清明」表示什麼意義呢?清明對應卦象是什麼涵義?如何利用「清明」讓人生「樂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節氣後到來的是「清明」,此時清淨明潔之氣象,瀰布天地間,萬物欣欣向榮。我們來探索一下: 清明節的日期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間變動呢?古代的清明節也放連假嗎?作什麼活動呢?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個很有指標性的節氣,在生命過程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中國的節氣「春分」指示新生、誕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節、復活節的時間也都在此時節。東西方文化對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時節展現了什麼妙合之處嗎?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圍爐、守歲中,遠處、近處的爆竹聲此起彼落傳開來!暖風褪去柳梢冷,一夜喚回天地春!守護傳統價值的民俗,守護人心中的善,穿過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將春天捎回大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