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宋人的生活與瓦子後,馬可波羅將話題帶到了杭州不可不遊的西湖,「各式秀美的畫舫在湖面上如織來往,與湖上岸邊的名勝古跡相互輝映……」一個想像中的旖旎南方風情,正在忽必烈的腦中勾勒……
馬可波羅語帶惋惜地說:「可惜南宋的皇宮在幾年前(西元一二七七年)因為民宅失火,遭受池魚之殃,至今未能重修,否則杭州當地的官員會將舊皇宮作為我臨時的居所,讓我見識一下南宋皇帝是如何的…… 如何的……奢侈浪費。」馬可波羅本來想說的是「讓我享受一下做皇帝的滋味」,說到一半,驚覺到這麼說會犯了在上者的大忌,雖然忽必烈對自己很好,卻千萬不能因此得寸進尺,以免惹禍上身。急忙改口之餘,說話不免有點結巴。
忽必烈是何等敏銳的人物,即使細微的變化也瞞不過他。但他是個既聰明又寬容的人,懂得替對方留下空間。他意味深長地對馬可波羅笑了一笑,而馬可波羅也懂得這個微笑的意思,二人心照不宣,舉杯齊飲,一口氣喝掉一大杯。
西湖畫舫如織來往
喝完酒後,馬可波羅順勢改變話題,提起了到杭州不可不遊的西湖:「在杭州巡察的日子裏,我經常到西湖去。那裏的山水如此的優美,而且讓我覺得似曾相識,彷彿我以前曾經生長於此,以致每次都不自覺地流連忘返,任由時光飛逝、思緒回到那遙遠記憶的深處去。」
「湖面上有許多遊船畫舫,專門供人遊湖飲宴所用。這些船的造型與裝飾都十分精美,大小約可容納二十人左右,長度在十五到二十步之間,船艙是間精緻的小屋,屋兩側開有小窗,裏面桌椅杯盤一應俱全,讓人可以舒適地坐在船艙裏,一面吃喝玩樂、一面欣賞湖上美麗風光。杭州人喜歡在假日或特別的日子裏,或攜家帶眷、或呼朋引伴,僱一艘畫舫,在西湖泛舟遊樂。各式秀美的畫舫在湖面上如織來往,與湖上岸邊的名勝古跡相互輝映,那種詩意般的美,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馬可波羅津津樂道地繼續描述著遊湖的旖旎風光:「南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享樂除了要有良辰、有美景外,還要有歌舞相伴。大汗,您可以想像一下,在星夜下,坐在輕輕搖曳的畫舫上,眼睛看著湖面上灑滿了點點的月光與從畫舫射出的燈光,耳朵聽著曼妙的歌聲與音樂此起彼落的隨風飄揚,嘴裏吃著現撈現煮的魚鮮、喝著江南的美酒女兒紅,清風拂面,帶來陣陣的花香或脂粉香,這種滋味,可能就像是南人說的『快樂似神仙』吧?!」
忽必烈淡淡地笑了笑,吟了一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溫柔鄉是不歸路,北宋因享樂而亡,南宋也因沉於享受而亡。朕研究漢人的歷史,發現每個朝代都是始於憂患,終於安樂。南宋的亡國才過去沒多久,歷史的教訓讓我引以為鑒,不去重蹈覆轍。」
聽大汗如此一說,馬可波羅既對自己著迷於享受而感到汗顏、又對忽必烈把握心性的理性感到敬佩,他馬上調整描述西湖景色的心態。「圍繞著湖的四周,除了名勝古蹟外,還有的就是許多寬敞典雅的住宅,都是為貴族大官及富戶豪門所有。莫臣說有十景被譽為西湖之最,是遊西湖不可錯過的美景。」
西湖十景之美
「在坐船遊湖時,莫臣一一介紹十景的特色,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和『三潭印月』有關的一個傳說。相傳在這三個石塔下,鎮壓著三個吃人的妖精。據說以前有三個妖精,白蛇精、烏雞精和水獺精,它們利用人的慾望來引誘人類,然後將他們吃掉,最後由於作惡多端,被道士鎮壓在三潭之下。」
「西湖的景點很多,我除了到過西湖十景、還有之前提過的岳王廟以外,還參觀了著其他的景點。配合著這些景點,莫臣也告訴我其他一些跟西湖有關的故事傳說。例如以前曾經發生過一樁事,是一對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男女為愛殉情的悲劇,位於西湖邊的萬松書院,據說就是他們二人相遇、結伴讀書的地方。」
馬可波羅又補充:「人們說,後來他們變成一對美麗的蝴蝶,因此那裏的小孩都管一種蝴蝶叫『梁山伯與祝英台』。相較於我故鄉的鄰國維羅納(今威尼斯的西邊)曾經發生過的悲劇,死後變成蝴蝶長相隨,如此也算是個好的結局吧?!以前我看到美麗的蝴蝶就想捕捉,自從聽了這個典故以後,看到蝴蝶就想到那段歷經苦難的堅貞愛情,便再也不忍心去打擾牠們了。」
馬可波羅抒發心中的感動後,忽然不知道如何繼續說下去,也就停了下來,於是書房內出現了短暫的靜默。忽必烈並沒有催促他繼續說下去,因為大汗還在想像的國度中神遊。過了一陣子,馬可波羅聽見忽必烈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的說了一些話。馬可波羅聽不清,也不敢貿然開口詢問,只見忽必烈舉起酒杯,示意要他喝酒相陪,於是二人又仰頭灌下一杯酒。
趁著酒意,馬可波羅開口問道:「大汗,自從我隨著父親和叔叔來到中國,在開平第一次見到您以來,也有十九年了,由於當時所見的一切都是如此的不可思議,以致至今仍記憶猶新。但我那時因為語言不通,即使十分好奇,卻無法發問,也無法表達我的驚嘆;後來雖然能溝通了,卻經常不在您身邊,於是一個問題十幾年來一直擱在心裏,今天是否可以趁機請求您略述一二,好滿足我這個長久以來的好奇心?」(待續)◇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18期【歷史新觀】欄目(2009.04.23~04.29)
原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120/6256.htm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