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原野

李登建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7日讯】

原野疲惫地躺下来,劳作后的汉子似地摊平四肢,对着天空敞开宽厚、结实的胸膛。

就在我对面的这些树,叫你简直不敢相认,它们变得这么丑陋了,它们脱去了银光闪闪的铠甲,憔悴、枯瘦,黧黑的枝干疙疙瘩瘩,且密布着一道道小口子,如同农人生了冻疮的皴裂的手,僵直地扎熬着,再没有往日那潇洒、优美而夸张的舞姿,漫天鹅毛大雪飘洒时才会替它们包一层絮棉。有一株树许是负载过太多太重的果实,树身前倾,压弯的枝条几乎触到地面,显得矮小、衰老、衣衫褴褛,你不由得好生怜悯,它自己却并不在意,好像正沉浸于一团美梦,肯定又梦见头顶抽出簇簇新芽,新芽上缀满露珠的宝石……

这片林子后面的树则散漫、自由、轻松得多,它们或三五一伙地小憩在地头,或稀稀落落地顺着沟渠遛达成一趟儿,或独个儿在田间伫望、徘徊……很像丹青妙手恣意挥毫遗落的墨痕。远树无枝,远人无目,你看不清它们的模样,像被雷电劈断、烧焦了半边身子,谁因为根毛吸不足水分早早枯干了须发,谁的膀子上长了一堆圆鼓鼓的毒瘤,你全然不知晓。甚至它们各是啥树种你也说不上来,你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其实对它们来说这不重要,原野上的树有无姓名是无所谓的。再蔓延开去的树就模糊了间距、姿势,仅剩一抹灰了,浅灰,深灰,很长很长犹如峰峦起伏的山脉,绵绵地横亘在天边。

冬天的日头总是躲得那么远,像只断了线的风筝使劲往霄外挣,有时藏在如铅的云层好几天不露面,宇间混浊晦暗,酷似我读过的俄罗斯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背景的色调。“平林漠漠烟如织”,浓浓淡淡的雾霭终日在低空缭绕,它的忧郁感染了树们,一株株面色阴冷。空气仿佛凝滞了,即使近前的树也不见树梢晃动。它们就这样默默地呆在那儿。它们没有言语。浑朴的原野睡熟了一般。广阔的原野越发坦荡如砥无际无垠。

我走下河岸,来到林子中,与树们紧挨着站在一块儿,摸摸这棵多粗,比比那棵多高,一寸一寸地抚摸树们苍白失血的肌肤,踮踮脚,捻一撮硬硬的皮屑。它们冰凉的躯体泛着温热,我能感觉到它们的脉跳、喘息和微颤,能感觉到它们在思虑什么,为了什么愁闷。此时我好像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它们活得并不轻松,活得如此艰难,它们在把痛苦、忧伤咀嚼后咽进肚里,在悄无声息地承受着命运压给的一切。我的心异常沉重、疼痛,我为它们悲哀:你们怎么就不怨恨、不愤怒、不呼号、不抗争?!

原野太平静了,平静得令人绝望。

隐隐地,原野深处传来丝丝声音,细听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不,是渐渐清晰,渐渐扩大,像钢铁铮铮的撞击声,像海潮裂岸的轰鸣,像万钧雷霆的震荡,它迅速滚过整个原野,无数头巨兽般疯狂地摇撼着原野,要把原野翻个个儿,一阵剧颠,树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  啪啪地往下掉。虽然我还分辨不出这声音是笑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经被一股无敌的力量、蓬勃的生机所裹挟、所推动,我眼前喧嚣起汹汹涌涌、铺天盖地的绿意,我听见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婴儿般呱呱叫着诞生!

我不知道这声音来自树们,还是我的幻觉。

原野的平静是一种大平静。

(生活时报)


    相关文章
    

  • 吴蓓:向江祺生致敬 (3/26/2001)    
  • 美国爆炸案死刑犯被24小时直播死刑现场 (3/23/2001)    
  • 当选周年纪念日 陈水扁追思民进党前辈 (3/18/2001)    
  • 各州长各抒已见 布什承诺仔细倾听 (2/26/2001)    
  • 从蔡琴的歌中感悟人生 (2/15/2001)    
  • 倾听与倾诉 (1/28/2001)    
  • 陈总统聘高雄县前国代陈义秋为国策顾问 (1/20/2001)    
  • 特别新闻:走进内幕倾听呼声 (1/18/2001)    
  • 东京自杀热线忙倾听 (12/17/2000)    
  • 希拉里出书《欢迎光临白宫》 克林顿祝贺白宫落成两百年 (11/29/2000)    
  • 挪威公主录制童话节目 现身说法公主与豌豆的关系 (11/29/2000)    
  • 中国希望美国新总统能积极采取措施发展两国关系 (11/23/2000)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著名作家刘元举在保持了多日的沉默后,终于将要走到前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 陈水扁总统今天聘请高雄县籍前国大代表陈义秋为总统府国策顾问,希望藉以多倾听地方与人民的声音。
    • 听蔡琴的歌需要一种安详。或许你不必跟着应和,但一定要静心。比如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比如在一抹夕阳下坐在茶室中品说的时候。听蔡琴的歌,好比细细地斟饮一杯老酒,也许这老酒并不太有名气。当今的红歌星是让人看相和看闹,而蔡琴则是让人安静地倾听心的细语,这时已没有了要养眼的欲念和不安分的浮躁。
    • 布什政府25日主动承诺倾听全国州长的意见,向他们保证绝对不会忽视州政府的需求。
    • 今天是陈水扁总统当选一周年的日子,不过陈总统没有任何庆祝活动,而是到前民进党主席黄信介的墓园献花致意,总统表示,民主制度不是一言堂,身为总统各种意见都要倾听......
    • 特尔和特是美国印地安纳与伊利诺伊两州临界的小镇,有近6万人口。在这个平静安宁的小镇中正在上演着这出活生生的死刑前奏,因为这里的联邦监狱中关押着死刑审判的主角——迈克威。在监狱门外广阔的草坪上,盛大演出一般的准备工作正在展开。各大新闻媒体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用木柱圈起场地,选取拍摄最佳位置。如果迈克威本人在监狱牢房中仔细倾听的话他甚至可以听见场地上安装设备支架的铁锤敲击声,这些装置将被安放在监狱门前临时公共广场上,在指定区域内将有成千上万的记者和观看者、示威者云集于此。

    • 江祺生是极为罕见的人,在中国现行制度下,一个人往往不是居高临下,喜欢控制他人,就是顺从权威,唯命是从。而江祺生从来不以自己的学识或磨难自居,无论什么人和他说话,他总是睁大着眼睛,专注地倾听,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出。面对民运人士中的令人尊敬的前辈,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既使可能会惹对方不快。他敢于争论,他相信真理是超越个人经历、学识、地位和身份的,是超越个人恩恩怨怨的。江祺生独立而不傲慢,理智而不张狂。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平等、宽容、尊重的交往准则。我想民主、自由的理想可能正是从人和人的交往方式开始,从自身的每日行为起步,而不是仅仅依赖制度的变更。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