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管理社会策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清雅
font print 人气: 203
【字号】    
   标签: tags: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格物致知: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修炼,才能够明天机。

诚其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古人云:没有见人好德如好色。

正其心:心思不集中,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

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大学》)

治其国: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治国在于教民重德。

平天下:天下太平,明明德于天下。

转载 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说三皇走过神人共处的社会。距今约五千年前,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实中国人“敬天法祖”的特性,除了与上古神传时代的人神共处有关之外,与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有着密切关系。黄帝之后有“绝天地通”的传说,即人神分隔,中华民族就在神传的文化基础上,从黄帝时代开启了以人为中心的、一幕幕璀璨的半神文化序幕。
  • 中国古史,以夏商周合称“三代”。因有关夏的历史迄今尚无直接文字史料,史学界曾质疑这段历史,直到河南偃师出土的“二里头文化”,夏的存在经学者研究,已毋庸置疑。这也证实神话并不是完全不可信。
  • 商代文字,除了少数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圆形字体--金文)外,最多的是甲骨文,是中国目前能读懂的最早的文字,六书已备(注三)。商代人敬天信神,遇事会先占卜,而甲骨文就是商人占卜时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以又称为“卜辞”、“贞卜文字”。
  • (shown)瘟疫和其他天灾,旱、水、虫、风、地震等一样往往对人类和人类的历史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间的社会、秩序、社会变动与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是人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还是苍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从一些历史上的大瘟疫事件,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 天下之事,没有比汉字的繁(正)简之争更为无聊的了。却偏偏有人热中此道,麈尾论道,长论不衰。某祇得俯首马槽,再将那些草料胡乱咀嚼一通,尤其是那些含砂量高的草料。
  • 不合理的简化,还包括了偏旁。譬如“言”字旁儿,被印刷成“点横竖钩”,共计两笔。这虽在古人行草手书中屡见不鲜,但是没有用到刊印上的。
  • 说到正体竖排本,来插一段题外话:“直行书”。我们知道,汉字的结构,是自上到下安排的。所以汉字若不是“亭亭玉立”,便是“正襟危坐”。自仓颉造出字,就适合直行书写。
  • 黄帝时代“筑城邑,造五城”。天子居所有聚落之“中”,被称为“都”,其他的聚落则称为“城邑”。城邑依照城主身份的尊卑来分等级,由此可知,在黄帝时代不仅已经存在着城镇,且各城镇间已经区分出规模等级。舜的时代,大道行聚天下成都邑。三皇五帝时代启迪先民“天圆地方”的观念与“择中”的思想及道德规范和修炼回归文化。
  • 天圆地方宇宙观具体显现在三皇时期的聚落建筑型态上。目前出土的这个时期的聚落面积通常不大,年代较久远的聚落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环状,后来渐渐多为四方形,方形的城镇自此成为中土最普遍的城市形式。当时的聚落不仅已经形成城镇的规模,其内部更具备了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的痕迹。神农氏时期已经有市集。
  • 三年后,尧将帝位禅让于舜,舜在正月的一个吉日,于尧的太庙中接受了禅让。舜向上天报告了继承帝位之事,祭祀了天地四时与山川、众神,并接受了四方诸侯的朝拜,将圭玉颁发给他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