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罕见的君臣辩论会

陆真
font print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你过来!”颜斶也说:“宣王,你过来!”齐宣王不高兴。

齐宣王的左右侍从说:“王,是人君;颜斶是人臣。王说‘颜斶过来’,颜斶也说‘宣王过来’,这怎么能行呢?”

颜斶答说:“颜斶向前,是羡慕权势;王向前,是俯就贤士。与其使斶为羡慕权势,不如使王为谦趋贤士。”

齐宣王忿然的改变脸色,问道:“王者贵呢?还是士人贵呢?”颜斶回答说:“当然士人贵啦,王者不贵。”

齐宣王问:“你这样讲话,有什么先例和根据吗?”颜斶回答:“有。从前秦国攻打齐国,发令说:‘有敢到柳下惠坟墓五十步之内砍柴的,死不赦。’又令:‘有能得到齐王头颅的,封万户侯,赐金二万两。’由此来看,活王的头颅,竟然比不上死士的坟墓。”齐宣王沉默了,很不高兴。

左右侍从都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大王据有千乘诸侯的土地,立有千石(读旦)的大钟,万石的钟架。天下之士,仁义的,都来服役托身;辩智的,纷至出谋献策。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万物无不具备,百姓莫不亲附。如今士人,高尚的也称作‘匹夫’,徒步跣行,处于农亩;末流的寄身穷野、监门、乡里之间。士人的卑贱,简直无以复加!”

颜斶反驳说:“不然。斶听说古代大禹之时,诸侯有万国。什么缘故呢?道德之所以淳厚,甚得重士之力。所以舜发迹于农亩,出生于鄙野,而能够做天子。到成汤之时,诸侯有三千。如今世道,南面而称孤寡的,仅只二十四国。由此看来,不是得士与失士之策所致吗?等到逐渐衰微,直到灭族之时,要想做监门、乡里之人,又怎么做得到呢?所以《易传》说得好:‘居高位,不去务实,而喜好名声的,必有骄奢的行为。傲慢骄奢,后果必凶。所以无其实而喜其名的,一定削弱;无其德而望其福的,一定困穷;无其功而受其禄的,一定羞辱。祸患一个跟着一个。’所以说:‘只会炫功的,功不立;虚有其愿的,愿不遂。’这都是由于贪图喜好虚名,而没有实在的德行所致。所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从古到今,而能成虚名于天下的,是不存在的。所以君王不羞屡问,不愧下学,因此能养成道德、而扬名于后世的,是尧、舜、禹、汤、周文王啊!所以说:‘无形的道,是万物的主宰;浩瀚的德,是事业的根本。’往上发其源,往下通其流,至圣之德与明学之行,哪有不吉利的呢!老子说:‘虽然贵,必以贱为根本;虽然高,必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这就是以贱为本的铁证啊!孤和寡,是人群中处在困贱下位的,而侯王用来自称,这难道不是谦卑礼下、而尊重士人应有的态度吗?尧传天下给舜,舜传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姬旦,而被世世代代称作明主,这正显示了士人的尊贵啊!”

辩论会进展到这时,齐宣王说:“唉!我怎么能够欺侮君子呢?寡人自取其辱罢了!我在今天,有幸听到君子之言,才使我知道:什么是小人之行!请接受我做您的学生。况且,颜先生与寡人交游,保证您吃的是牛、羊、猪肉,出门一定有车坐,妻子衣服华美……”

颜斶推辞说:“玉石生在山中,经过雕削就残破了,并非不宝贵呀,然而大璞不能保持完整了。士人生于鄙野,经过推选就受官禄了,并非不尊重呀,然而形神不得保全了。我愿得回归乡里,把饿肚后吃饭,拿来当肉;把安步徐行,拿来当车;把不犯王法,拿来当贵;把清静正直,拿来当快乐。发布命令的是大王,尽忠直言的是士人。治国要道已经说完,愿能赐臣归里,平平安安的回到臣的家里。”于是再拜、辞别而去。

君子们评价说:颜斶是一位知足之人啊!归真反璞,终身不辱。

(事据《战国策.齐策四》等典籍)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杨铁崖(即杨维桢)在普门寺住宿。盗贼把他家里的财物都偷走了。家里的人到普门寺告诉他,他仍然不停地专心写诗,并对客人说:“只要我还健在,丢失那么点东西,还值得心痛吗?”
  • 藏洪,字子源,是后汉人。他在担任青州刺史时,被袁绍的军队包围,军粮已尽。起初还可以抓老鼠、煮牛皮、牛角充饥,后来,再没有什么能够糊口了。
  • 赵简子有一个下属,担任“广门官”,名字叫胥渠。胥渠得了一种怪病。医生说:“你的病,得用白骡子的肝,配上几味药,才可以治愈。如果找不到白骡子肝,就只有等死了。”
  • 有德操的官吏,帮助人民以好处,应该讲究实效,不应该贪图虚名;贪图虚名有损德性。
  • 偏执而拗戾的人福轻,而不偏执、懂得融通的人,所得的报偿很多;急躁、严厉的人短命,而性情宽厚的人,可以长寿。
  • 石曼卿感到十分难堪,向执法队的头领,求情说道:“希望只在本处(娼馆)处罚我,我在朝廷里的集贤馆办事,请给我留个面子。”
  • 晋孝武帝将要宣讲《孝经》。谢公兄弟(指晋孝武帝时,官至宰相的谢安及其弟谢石)尚不知道这个消息,他们与其他一些人,也在私下里,准备开庭讲习《孝经》。
  • 宋代的昙秀,到惠州去见苏东坡,几天以后,将要回去时,苏东坡问他说:“山中人见你回去,必定向你求给土特产,你拿什么去应酬呢?”昙秀说:“鹅城的清风,鹤岭的明月,我将这些,送给他们每一个人。只怕他们没有存放的地方。”
  • 文天祥面白如玉,眉清目秀,眼大而有神,顾盼生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