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连载

大唐圣主李世民(8之二)

第八章 李元吉愚劣失王业 李世民神武定中原
周若水
font print 人气: 5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11年09月03日讯】

李世民在军事上的天才与成就,古今中外无人能及。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天赋的军事统帅,也是最神勇善战的无敌将军。他平生身历几十场大战,每一场大战战前他都要亲自勘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依据实情周密部署;统帅全军以逸待劳、耗敌粮资,避其锋芒、挫其精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最小的伤亡获取最大的战功;每一次作战中,他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主帅骁勇无畏,全军将士的锐气自然大增,李世民亲帅的唐军锐不可挡,个个如下山的猛虎,其战斗力可以以一当十。在人类上下五千年的军事史上,李世民创下了一个不败的神话。然而,在大唐初立的首次大战中,因刘文静、殷开山违背秦王军令,使李世民所帅的唐军遭遇了一次空前绝后的惨败。

李世民西讨薛举、薛仁果

武德元年七月(公元618年),陇西的薛举倾其全国十几万精锐进逼高墌(音址,今陕西长武东北),游兵闯入豳(音彬)、岐等地。薛举来势凶猛,陇西兵强马壮,李渊建唐之初就面临着关乎大唐生死存亡的一场大战。大敌当前,李渊命年仅十九岁的李世民为西讨元帅,以刘文静为行军长史、纳言;殷开山为司马,帅八路总管,统数万唐军西去征讨。

西讨唐军来到高墌,李世民下令深沟高垒,坚壁不出。意在挫其精锐,耗其粮草,避其锋芒。安营不久,李世民突发疟疾,卧床不起。便把刘文静和殷开山召入内帐,嘱咐他们:“薛举悬军深入,粮少兵疲,其利在速战。如果贼军前来挑战,你们千万小心,不可出营应战,等我病好了,再为诸君破敌。”并把军事大权委托给二人。退出李世民的帅帐,殷开山对刘文静说:“看来秦王担心你不能胜敌啊,才会说出这番话来。薛举得知秦王生病,一定会轻视我们,我们应该对他耀耀武力,扬扬军威,也让秦王看看你我不是等闲之辈,没有秦王,我们一样可以取胜。”刘文静也恃才而骄,二人一拍即合,把秦王的嘱托抛到脑后,将全军带到高墌西南陈兵布阵,依仗着兵多将众,也不设防,就向薛举宣战。

李世民闻讯,料定他们必败,赶紧修书一封,令他们立即撤军回营。书信还未送到,薛举就已暗中派兵在唐军背后杀出,在浅水原大败唐军。八路总管路路皆败;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被俘;士卒十之五六被俘杀。李世民得知后心如刀绞,只好引残兵败将退还长安。薛举占领高墌城,把阵亡的几万唐军尸体堆在一起,封土为丘,做成京观,以耀其武功。(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塚。)

回长安后,刘文静、殷开山被免官。

八月,正当大获全胜的薛举要一鼓作气,挥师关中,攻取长安之时,命运却安排他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薛举因病亡故,进军关中计划暂告搁置。他的儿子薛仁果在高墌城即位。薛仁果做太子时,与众将多有不睦;即位后,西秦内部将领与君主离心离德,大大削弱了其战斗力,形势开始发生逆转。

李世民再次挂帅西讨,大军来到高墌城外,依旧深沟壁垒,坚壁不出。薛仁果派大将宗罗睺讨战骂阵,唐将们被骂得都按耐不住了,纷纷请求出战。李世民晓谕众将及三军:“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贼方恃胜而骄,必有轻我之心,我们应坚壁以待,等他们气焰扫地时,我们再一战克敌。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候,再有敢言出战者,斩!”

整整六十天过去了,秋去冬至,阴历的十一月,西北的高墌已是地冻天寒,薛仁果的粮草也已耗尽,兵士们饥寒交迫,军心涣散,薛仁果的将领不断有率部降唐的,李世民觉得决战的时机成熟了,就派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安营扎寨,用以诱敌。

唐军出战,薛仁果大喜过望,派大将宗罗睺帅全部精锐猛攻梁实所部,梁实守险不出,水源被宗罗睺切断,军中无水,人马数日不饮。宗罗睺攻势越来越猛。李世民揣度贼军已疲,对诸将说:“可以出战了。”终于等来了开战的军令,唐军将士们群情振奋,士气高昂,只等着天明后一场大战的到来。

第二天早上,隆冬的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碧空万里如洗,风平物静,几万唐军将士的尸骨堆积成的京观还在赫然耸立着,他们的忠魂在默默地期待着,期待着大唐将士们高唱凯歌得胜雪耻的那一刻……

右武候大将军庞玉迎着初升的朝阳,已经在浅水原南面排兵布阵了。唐军一出,宗罗睺帅部象饥饿已久的狼群一样扑向庞玉大军,庞玉所部力不能支,正要溃退时,李世民亲帅唐军大队人马,从浅水原北面如下山猛虎般冲杀过来。宗罗睺赶紧令将卒掉转马头,北向迎战。李世民一马当先,帅几十个骁将冲进敌阵,唐军士气顿增,喊杀声惊天动地。将乏兵疲的西秦军,顷刻间便溃不成军,十几万大军退潮般散去。李世民帅两千骑兵乘胜追击。穆皇后的堂弟窦轨不久前刚吃过西秦的败仗,余悸未消,上前抓住世民的战马缰绳,苦谏世民不可轻进。李世民说:“我思虑已久了,我军此时的破竹之势断不可失,请舅父别再说了。”说完,李世民就跃马追出。宗罗睺所部节节败退,李世民的唐军猛追不舍,不容他们进入高墌城内,西秦败军只好逃回陇西。

李世民陈兵于高墌城下,傍晚,唐军陆续都赶到了。夜半,薛仁果的守城将士纷纷下城来降,薛仁果看大势已去,第二天早上出城请降。

李渊遣使西来劳军,并告诉世民杀光西秦将卒,以报前仇。李世民只杀了几十个顽首,余者上万精锐收归唐军,还令薛仁果的兄弟及宗罗睺、翟长孙等薛举旧将统领,世民同他们游猎骑射,亲密无间,西秦将卒们无不畏威衔恩,甘愿效死。李世民又寻访到了贤名远播的大学士禇亮(褚遂良之父),引入秦王府,礼遇甚厚。

那时,李密新归大唐,李渊派李密到豳州迎接凯旋的李世民。“挂角读书”的李密自视甚高,一直以为“李氏代杨”的主角是自己,所以尽管归附了唐朝,也没把李渊放在眼里,与李渊在一起,常面带轻慢。等他见了李世民,竟被李世民的天姿神武,军威严肃所慑服,不敢仰视,偷偷地对殷开山说:“秦王才是真正的英主啊!”

李密的河南瓦岗军声势浩大,与东都的王世充屡屡交战,怎么突然归附李渊了?

李密屡攻东都不下,就有了归降东都之主皇泰主杨侗之意,并上表请降。适逢宇文化及兵临东都,皇泰主使了个一箭双雕之计:让李密先在城外剿灭宇文化及再入城,借此削弱双方势力。李密大败宇文化及后,瓦岗军的士卒与战马也折损大半,宇文化及败走,后被窦建德所杀;王世充坚决不同意李密归降东都,便乘机大败李密,截获了李密的珍宝美女无数、将卒十余万,荣归东都。秦叔宝,程知节、罗世信等,迫于无奈,投降王世充。(武德二年,秦叔宝、程知节、罗世信先后弃王投唐。)单雄信骁勇敏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称 “飞将”。然而单雄信缺少忠义,轻于去就,李密失利后,率所部投降王世充。

万般无奈之际,李密于武德元年十月,帅王伯当、魏征等归附李渊,受到李渊的礼遇,呼之为弟。

李密降唐,人降心不降。武德元年十一月,李渊遣李密到山东招抚旧部,李密乘机叛逃,十二月被唐行军总管盛彦师劫杀。王伯当明知叛唐必死,苦谏李密不听,只好舍命陪故主,与李密一同被杀。

未完待续,版权作者所有。@*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隋唐嘉话》、《旧唐书》、《新唐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隋朝初年,一个贵胄之家为女儿择良婿比神射的故事在朝野间广为流传。距今已历1000多年,却依然世代传颂、经久不衰,且愈发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 李渊刚刚躺在床上,忽然账外传来悲痛的哭声。这哭声之悲,使风云随之呜咽;这哭声之痛,令天地为之动容。李渊的心猛然一惊,这不是世民的哭声吗?
  • 李靖路过华山的一座庙宇,便入庙向神明历诉穷苦,并请神明告知自己将来的官位所至。李靖在神像前伫立良久才转身离去。李靖刚走出庙门一百多步,就听后面有人高声喊道...
  • 年仅十二岁的赵王杲站在杨广身边,哆嗦成一团,看着素日威仪万方的父皇被团团包围,四周的侍卫手持白刃、刀光刺眼、紧紧相逼,吓得哇哇大哭。
  • 登基大典结束后,回到内殿的李渊,坐在龙榻之上,百感交集——自去年晋阳起兵,刚刚一年的时间,自己就轻而易举地坐上了这把龙椅,群臣跪倒在太极殿前三呼万岁的声音还萦绕耳畔.....
  • 公元603年,李元吉出生。穆皇后生下李元吉,一看李元吉的长相,吓了一跳——瘦小枯干,窄额尖颚,拱嘴嘬腮,鼠目鹰鼻。穆皇后心想:自己美貌惊人,夫君也气度不凡,哪来的这么个不伦不类的怪物?
  • 一天夜里,李世民带领几个骑兵勘察敌情,困乏之际,李世民与一个甲士在土丘上睡着了。不久.....
  • 李世民令罗世信为前锋,攻打慈涧,王世充亲率三万大军前来救援。恰巧李世民带着几个骑兵探勘王世充的军营,却与王世充的大军不期而遇,被世充大军重重围困。
  • 到了中午,暑热难耐,叫喊了一个上午的夏军疲惫饥渴,纷纷坐下歇息,互相争水而饮。这时,河北的上千匹马也带回唐营,世民帅军冲杀过去,夏军大乱。
  • 秦王世民心胸豁达,大公无私,不屑做那些阿谀奉承之事,与诸皇妃碍于男女有别、尊卑有序,从不奉迎她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