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2013之基因净化(5)

几度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第二集基金会的广告

虽然研究表明,饮食、压力甚至母爱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基因表达,可惜这些科研成果和论文,比起单一研究机体本身的学术成果,犹如沧海一粟,小石头落下大洋,激不起任何波澜。现代科学的研究,每当提及要考虑精神的作用的时候,人人都很为难,因为精神因素太复杂了,怎么考虑?看不见摸不着,又没有测量的工具。就像人们对理直气壮地问“激动有多重”一样无奈,没有人能定性和定量精神状态。诸如,高兴是多少摩尔,快乐的浓度是百分之几,悲哀有多少克,憎恨是多少单位,痛苦有多少分贝?出于无奈,现代科学家们对精神因素只能是视而不见。所以虽然人们却能看到由于这些正性和负性情感因素对机体的影响,虽然承认精神对机体的有影响的人数不断增多,但仍远远无法在学术界形成主流,研究水准也非常肤浅。

更要命的是,几乎绝大多数基因、病毒和免疫学家都不约而同的用进化论做为科学研究的最高指导原则。但玛洛丽的经历足以从根本上动摇进化论和无神论对她近三十年的灌输教育。所以这对年轻夫妇没有在一个科学家面前提“爱”之光的故事,既然讲出来会被嘲讽,何必自找没趣呢。他们甚至把创立基金会的初衷深埋心底,只是向助理透露,大瘟疫救助基金会的资助范围只限于人类的大瘟疫流行病毒的相关领域,对动物瘟疫研究项目不提供捐助。不过在基因学教授们的建议下,基金会设立了一个1000万美元的奖金,奖给首先能在十天之内测完一百人的基因组的研究组,而且要求测定每人基因组的费用在一千美元以下。

玛洛丽和希亚此时终于理解了邓尼斯先生的告诫:“我也希望你们要明白,实现这个专门基金会的使命和目的会遇到极大的阻力,科研成功的机会谁也没把握。”不过他们仍然满怀希望,带着希望等待。2010年2月5日,玛洛丽打破了基金会从不刊登研究项目援助广告的行规,在《科学》、《自然》等世界级科学杂志登出研究项目资助广告,期待能赞助精神和病毒、免疫相关的科研计划,一时间轰动科学界,基金会收到来自全球数以百计的相关研究经费申请。

基金审核委员会从中评议出十来个研究专案,呈递玛洛丽。玛洛丽和希亚仔细的看了每一个研究计划后,签署通过。不过显然,他们掩饰不住失望的感觉,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计划偏向“爱”之光指引的路。“唉,再这样拖下去,我恐怕会开始怀念海上自由的生活了,海豚比这些医学学者有趣得多。”希亚叹着气,“我看不出这些研究计划能比我们的海洋研究更有价值。”“亲爱的希亚,再耐心一点,大西洋的飓风不也是从无到有后扫荡世界的么!”玛洛丽安慰着丈夫,不过说实话,她心里越来越没底:在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名声显赫的人物往往名过于明,给人感觉就像开车的学者,把汽车的运行过程和原理研究个透,最后却把不小心把车掉进路边的大坑。

但担任基金会主席也有意外的成果,玛洛丽和希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女儿,看得出,玛迪更喜欢妈妈陪在身边的生活。神奇的海豚故事永远是玛迪心驰神往的童话王国,她最喜欢的是希腊海豚传奇:古希腊著名的抒情诗人和音乐家阿莱昂参加由一位意大利富商举办的音乐大赛,赢得了巨额奖金。他携带财富乘船返回希腊科林斯,却引起船员们眼红,欲将他杀害。临死之前他要求再能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引来了一大群海豚。阿莱昂纵身跳人海中,海豚将他负在身上,游至安全的地方,救了音乐家的命。

海豚救人的故事让她百听不厌:1959年夏天,“里奥.阿泰罗”号客轮在加勒比海因爆炸失事,许多乘客在汹涌的海水中挣扎。不料祸不单行,大群鲨鱼云集周围,眼看众人就要葬身鱼腹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成群的海豚突然出现,向鲨鱼群猛扑过去,赶走了这群海中杀手。虽然小海豚和孤独游泳的海豚很容易成为鲨鱼的猎物,但海豚成群结队,甩尾拍水和高速冲撞,并能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大海豚”的形状,即使最大的大白鲨也不敢随意攻击这样可怕的“对手”。因为鲨鱼骨头软,不能好好保护内脏,海豚们对鲨鱼攻击时,用坚硬的鼻子撞击鲨鱼体侧,如果被戳几下,不一会儿鲨鱼会内脏破裂而死。

另一个海豚的传奇也极富吸引力: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海豚纪念碑,上书“天才领航员杰克”。1871年的一天,帆船“布里尼尔号”行经新西兰科克海峡,因天气突变,困于“死亡之峡”整整一天,眼看就要遭受灭顶之灾,绝望中的船长无力地在胸前划着十字。突然,他眼睛一亮,一条银灰色的大海豚从惊涛中跃起,并不时回首盼望,仿佛在说:“请放心,朋友,我知道怎样冲出迷途,摆脱死神。”船长像在夜航中看见灯塔,想也不想就下令紧随海豚前进。大海豚七拐八转,终于把“布里尼尔号”领出了恐怖之地。从此,奇迹出现了。这只银灰色的海豚始终徘徊在海峡附近,年复一年的为过往船只领航。每逢有船来到,它总是跃出水面,摇摇尾鳍表示欢迎,然后绕暗礁、躲湍流,使船只摆脱危难,船员们亲切地称它为“杰克”。1912年,杰克结束了四十年如一日的义务领航员生涯,悄然逝去。当地人怀着依恋之情,潜水夫找到它的遗体,覆盖上这国旗,为它举行了葬礼,后来为它雕了铜像。

玛洛丽也会讲述她和希亚在大西洋进行海豚生态调查的故事:曾观察到一条不幸被鱼叉击中而昏迷的海豚,在附近,游来另一条海豚,不断地把受伤的伙伴推向水面,不让它淹死,不断发出叫音,似乎希望唤醒受伤海豚。野生海豚一开始都不愿靠近人,当察觉人类并无敌意后,戒备之心逐渐下降,甚至可近到伸手可及的距离,它们会一边摇动头部,一边观察人。只要其中的一条不经意地逐渐靠近人,其他的海豚也会慢慢地游过来,与人类在海洋里和睦相处。

在澳大利亚西部的鲨鱼湾,他们发现海豚竟懂得用于海螺壳捕鱼:海豚成群追赶鱼,有的鱼被迫躲入海螺内,只见一条海豚浮出海面,用头部顶着一个巨大的海螺,不停的上下、左右摇动,使海螺内的鱼震晕,持续几分钟,然后熟练的将藏在里面的一条鱼放入口中。

有时海豚很顽皮,把水母当作足球,潜在水母身下,然后快速的用尾部从海水中踢到近两米的高空。虽然不是每次都踢得很精确,但它们玩得非常开心。

更令人惊奇的发现是,澳大利亚鲨鱼湾的海豚为了保护自身不在海底觅食时受伤,居然会给尖尖的嘴“戴”上一块海绵(一种海洋生物)。海豚先巧妙地将生活在海底的海绵撕扯下来,将一整片海绵从中间弄个洞,当它们猎食时,就将这片海绵罩在自己的嘴上,通过海绵上的小洞搜寻食物,就像戴了一个有孔的口罩,却丝毫不妨碍猎食。因为海底沙地里藏着各种生物,尤其是不易辨认的石头鱼非常危险,有了海绵的阻隔,海豚的嘴不容易被刺伤。

海豚似乎永远不眠不休地四处游动,因为它用肺呼吸,如果在水中睡觉,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不过谁都要睡觉的,观察发现,它们在游泳时,有时会闭上其中的一只眼睛。查脑电波后得知,它们一边的脑部呈睡眠状态。就这样,海豚虽然一直在游泳,左右两边的脑部却在轮流休息。

善良而有趣的海豚故事为小玛迪打开奇妙的海洋世界,家庭生活的快乐闲适冲淡了玛洛丽和希亚对基金会无望的隐忧。(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黑夜漫漫,深不可测 。路灯卓然独立,黄色的光焰温和而明亮,笼罩方圆数百米。光芒所至,万物莫不赞叹仰望。
  • 一天深夜,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富豪梦中看到别墅后院的小树林里出现一个隐约放射出金光的小门,于是大胆推开门走进去。穿过一条白玉铺就的石板小路,小路两边却是一个个远处的山水和城市。也不知走了多久,眼前豁然光亮耀眼,原来自己来到了天国的天门前。金子砌成雄伟摩天的两层城楼金碧辉煌,高可万丈的城墙黄澄澄闪亮,连两扇无比巨大厚重的大门都是金灿灿的黄金之门。天门大开,彩云缭绕,紫气清爽,万道霞光辉映青天。
  • 一盒火柴和一根蜡烛躺在黑暗的屋子里,伸手不见五指。
  • 一个独裁国家的领袖终于断气了。老百姓们纷纷落泪。
  • 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卸任前到恐龙王国出席全球盛会。一家老小受到恐龙慷慨热情而奢华的款待,以至在回忆录中还念念不忘,感恩留恋。可惜总统英雄一世,到头来还是没能看明白恐龙的真相,实在可悲可叹啊。
  • 荒郊野岭上,曾经的山色佳秀,碧泉绕流都已化作云烟。土丘下原本有一个王爷的古墓,岁月沧桑过,连棺材和尸骨都消弭无踪,只留下当年陪葬的一只雕花彩瓷瓶,静静埋在一堆黄土中,诉说曾经的富贵与辉煌。
  • 2009年美国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时,大富豪邓尼斯的女儿海洋生物学家玛洛丽染上流行瘟疫,死后奇迹般活了过来。濒死时被告知,末世大淘汰即将来临,前几次的病毒大流行只是演习和警告,真正的大瘟疫来时,无数的世人将无处可逃。
  • 玛洛丽微微的笑着,摘下黄褐色的半框眼镜,看久了,她觉得有些疲劳,毕竟刚刚大病了一场,元气还没完全恢复。她不是叫人惊艳的女人,脸型圆方,但五官端正,皮肤白皙,笑容明朗热情,坚强而自信,随和的力量能感染身边的人。
  • 一个小时后,医生们走出病房,向邓尼斯先生表示谨慎的祝贺:病人恢复了一些神志,不过仍在危险期,还需要继续观察。
  • 灭世大瘟疫在接下来几年时间就要降临人间。可是,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医药能力却像纸条糊成的罗网,准备捕捉灭世大瘟疫这只草原上的狮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