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汉斋》后记

作者:曾泰元(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这本《不知汉斋》的文章都选自我的部落格“语国一方 Hugo’s Corner”,集结成书的想法来自内人,不过付诸实际行动,积极进行选文、编辑,则是一两年之后的事了。正式与书林出版公司接洽,直至付梓问世,又过了不算短的半年光阴。

《不知汉斋》得名自我东吴大学的研究室,此书斋位于外双溪校区清幽的教师研究二楼。当初要给这本书取名字时,曾经想过其他的点子,但总觉得这些点子都不尽如意,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正当为此事犹豫不决之时,我却回过头来想到了这个我多年前自创的“不知汉斋”。“不知汉”这三个字的灵感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体现的是我内心向往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逍遥之乐。“不知汉”同时也可理解为“多所不知的汉子”,我生活经验较为贫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因此不知汉也可作为我现状的描述。同样的三个字,一个动宾结构,一个偏正结构,巧妙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双重意象。

“斋”字为文人雅士的小屋,作为我研究室之名,完全可以理解,但作为书名,似乎有点破格。然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内有屋,屋即是斋,如此说来,以“斋”字作为书名,也不无道理。

我的部落格“语国一方 Hugo’s Corner”成立于2006年5月4日,当初的想法比较单纯,就是运用新时代的作法延续我年少时写日记的习惯。但由于部落格是个公开的园地,因此不能像写日记一样,把所有内心私密的事都往里头写,有些话只能讲到嘴边,点到为止,到最后知者知之,不知者依旧不知。

我部落格的文章可粗略分为两大类,感性的心情和理性的心得,本书的各篇都是经内人挑选、内容偏感性的一些软性文章,这些文章有的还投给报社刊了出来。本书的选文涵盖了感情、亲情、家庭、师生、生活、旅游,在含蓄委婉之间记录了这几年我内心的起伏转折。

2007年秋恰逢东吴大学给我休假一年,我选择到南京大学访问,藉这个难得的机会给自己放空休整。也就是在这宝贵的一年,我四处游历,勇敢探索,在部落格里记录了身体和心理的足迹,引起了内人的注意,促成了这一段的两岸佳缘。事隔多年,如今又由内人主动出面,帮我汇整了她认为比较适合珍藏的文章,拙作得以出版,主要功劳归她所有,谢谢!

书林董事长苏正隆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提携照顾不遗余力,今天还在百忙之中惠赐序言一篇,不胜感激。书林出版公司为本书的出版出力良多,在此一并致谢。

如读者所知,拙著诸文来自部落格,虽经微幅改写,弱化文章明显的时空脉络,然而部落格的特性可能还是清晰可寻。文章 出自我笔下,照片来自我手中,若有任何错误不妥之处,还请读者谅察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些树,种在道路两旁,疾驶过去的车轮溅出的脏水喷在树干上,天空漂浮着的濛濛细灰,静悄悄地下来,蒙住每一片向上张开的叶。
  • 旅居德国著名环境学者王维洛撰写的《三峡工程三十六计》出版发行了!这是当前世界上在各种文字中,第一本系统记载论述中国三峡工程是如何开始,在进行中使用了什么手段,以及三峡工程将会给中国的环境与民众带来哪些问题的书籍。
  • 人生的际遇难料,缘分无时,难以强求,缘分来时,难以阻挡。1982年出国,希望能在内科学深造。阴错阳差,或说是因缘际会,在许多贵人相助之下,以一种“随缘/不强求”的心情,进入了放射肿瘤科的领域,没想到竟然误打误中的深深爱上这一专科。
  • 新闻记者出身的美国作家玛夏.汉弥顿2007年3月出版了一本小说《骆驼移动图书馆》,这本书以东非肯亚用骆驼运送图书,当作偏远地区民众的精神食粮或教育工具的实况为背景,虚构出一篇长篇小说,叙述文化差异下,所谓的国外救助活动所带来的困扰。
  • 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也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花了好大的力气、好多的时间之后,竟然发现一切不但白忙一场,而且要回到原点还不容易呢!欲哭无泪啊!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幽默。
  • 我想这样的经验多多少少烙印在一般人的心中,以致于当谈到有关“死亡”的议题时,便唯恐避之不及。“死亡”似乎有种神秘力量,需要面对它,却又想逃开它,最好还是不要提起它。
  • 我们生活的世界目前正快速地在转变,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就像《绿野仙踪》里的桃乐丝一样,感到自己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仿佛我们被抛掷到怪异的国度 上,放眼望去全是一片陌生。
  • 她的睿智话语如荒漠甘泉般汩汩而出,让人看了不仅欢喜,更有如被洗涤后,一片清朗…
  • 在雷曼破产一周年之际,许多人开始检讨,当时美国财政部不去救它,是不是对的?
  • 不追洋物,主题非关西方文明,而是观看与感觉那个时空下,“人”与“事”、“地”交会,所展现具有时代风的世相人情,许多还深藏、绵延到当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