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形神皆备画劲松

作者:郑重
中国画(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

五代梁朝,杰出画家荆浩未成名时,曾在山西太行山区过着隐居生活。他整天访幽探胜,游山逛水,是为了观察自然万象,学习作画。

有一次,他信步来到一个幽深寂静的山谷里,发现了一片茂密的松林。那些古松,姿态各异:有的盘根错节,倒挂于绝壁;有的挺立冲天,盎然有生机。一片郁郁苍苍,令人目不暇接。荆浩见景,心旷神怡。从此,他天天带着笔墨纸砚,来此处画松。日积月累,竟画了几万株。

翌年,春暖花开。荆浩兴起,又带着画具,到山谷去画松,半路遇到一个衣着简朴、鹤发童颜的老叟。老叟笑容满面地和荆浩搭话,问他是否又来作画?荆浩年轻气盛,见老叟的衣着,像是僻野村老,便显露出一副厌烦的样子。老叟并不生气,又问他:“你可知画法?”荆浩见老叟出言不逊,益发不快,气冲冲地说:“画画儿嘛,画得像就好。”老叟仍不生气,对荆浩说:“你天天到此临摹山景,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实在是精神可嘉。但作画不能只求形似呀!画者刻划也,要抓住所绘对象的特征,领悟其内蕴之妙,方能形神皆备,精巧入神。”荆浩听了,顿开茅塞,忙问老人何方人氏,尊姓大名?那老叟笑而不答,一转身,飘然而去,竟不见人影了!

荆浩大惊,后悔自己:只重衣冠藐视人。斥责自己卑下,有眼无珠!

老人到底是何方人物,无可考查。有人讲:老人是神仙下凡,因见荆浩勤苦,是个可造之材,故特予点化。他讲的确是至理。荆浩经过这一番指点,深受启发,从此画技大进,成为一代名家。@*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后来,人们就把智永所创造的这种练习毛笔字基本功的方法,叫做“永字八法”。
  • 梁武帝萧衍几次请他出来做官,他怕受拘束,就画了两条牛,挂在房里,一条牛在水边吃草,悠然自得;另一条牛嘴上带着金笼头,前面被人牵着笼头走,后面被人用鞭子赶。牛的样子,十分无奈。萧衍知后,懂得其意,就不来勉强他出来做官了。
  • 吴道子拒收钱,说:“听说将军善舞剑,请表演一下,让我看看您的英姿,这对于画画既有帮助,也可作为对我的酬劳了。”
  • 满堂一片喝采声,李白斟了两大杯。敬一杯给张旭,两人一饮而尽。朋友们贺道:你们俩,一个“诗仙”,一个“草圣”,祝你们:“字如劲草折不断,诗似长河万古流!”
  • 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尚的狂草,继承了张旭的风格并有所发展。怀素小时候,为了练习书法,曾用芭蕉叶当纸。
  • 戏曲《琵琶记》是元末高则诚根据民间故事《赵贞女与蔡二郎》改写而成。高则诚改写这个剧本,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其间,他不接待客人,也不外出游玩,每天坐在家里不停地写剧本。
  • 他自己养虫养鸟养鱼,还种植花卉果木,时时观察它们的特点,这样拿笔作画,就能用经济的笔墨,把所画的对象描绘得形神皆备。
  • 欧阳修奉旨,便认真阅读《列传》,读毕,忽地长叹道:“宋公是我的前辈,同时我和他的许多看法又不尽相同,如果一意孤行,只按自己的意见去修改他人的著述,岂非无礼?”他决定一字不易。
  • 唐朝的魏徵说过:‘兼听则明’,作文吟诗,也应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切不可孤芳自赏,妄自尊大。
  • 司马相如这次奉命作赋,深感责任重大。他原本就文思迟缓。为了把〈上林赋〉写得更好,广采博引,字斟句酌,倍加用心,费时半个多月,还只写了个开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