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皇镜鉴(16)世民定计兴义师

作者:杜若
清 陈士倌《圣帝明王善端录》之唐太宗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人气: 284
【字号】    
   标签: tags: , , ,

那厢炀帝兴师动众畅游江都,这厢李渊挑选精兵良将,日以继夜带领兵马,奉命讨贼。先前炀帝派他去开河,他不忍心役虐百民,就托病推辞了。又因当时的民间歌谣传唱,图谶流行,都说李氏当王一统天下,炀帝疑忌,无故杀了大将李金才一族。

李渊担心炀帝疑忌到他,便终日深自晦藏。当时一个很有名的相士史世良一日偶遇李渊,见到他的相貌大吃一惊,悄言对李渊说:“您的骨法非常奇异,他日必为人主。愿自保重,不要忘了在下的预言。”李渊虽然大喜,但是他身为皇亲国戚,图的是安稳守成,不想失掉眼前的一片荣华。不过他的次子李世民则非常不同。

李世民天生的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可谓是乱世中的靖乱奇才。他见隋家天下朝纲败坏,芸芸兆民身陷愁苦没得脱身,而此时天下又四海汹汹,群雄盗贼蜂起,于是慷慨散财,结纳天下豪杰,以便安定天下济世救民。但是李渊不敢,也不想顺从。

李世民和裴寂商量,一定要劝动李渊顺从。一日,裴寂宴请李渊,他说:“当今主上无道,耗尽天下之资,巡狩天下大建离宫,使百姓困顿穷苦,豪杰并起。大人您看如今这晋阳城外,都已成为战场,这岂是太平天下的景象?大人手握重权,二郎世民早已招募好兵马,何不趁早兴举义兵,伐暴救民,建立万世不朽的功业呢?”

这番话着实让李渊大惊,他说:“你为何这么说?这可是要陷害全家灭族呀!我李渊素享国恩,身为皇亲国戚怎能趁机变志,毁了隋皇天下?”

裴寂说:“大人,此言差矣!这大隋的江山可不是您毁的,是当今的陛下,沉湎声色,不修德业于万民,以致天运厌隋,导致现在群雄割据,四海沸腾。大人只不过顺天而行,修整修整这破损的江山。”李渊连连摇头:“不可!不可!这可是杀身灭族的大祸呀。”当他听说这是次子李世民的主意时,更是惊讶得目瞪口呆。

李世民闪出来对李渊说:“是儿目睹天时人事,都已非隋皇所有,所以和裴寂商议定计,举兵起义。父亲大人如果愿意听从,现在我已在外面招揽了豪杰,也在内部安抚了百姓,我们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南下,盘踞秦雍,不下半年就可成汤武之业。父亲大人如果不愿意,执意将儿拿去告官,儿也不敢辞死。”李渊惶惶地说道:“我怎么忍心告你呢!但我毕竟是堂堂臣子,万不可做违背主上的事呀。”

世民说:“父亲大人此言差矣,古书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当今皇上,日造宫室,荒淫酒色,天下百姓都深受他的虐害。父亲大人若能兴举义兵,拯救苍生于倒悬涂炭之中,这正是英豪顺天救民的大事呀,怎么能是背君之事呢!当国已不国,民已不民时,父亲大人应以百姓为重,君上为轻啊!”李渊惊恐地说:“这天下大事,怎么能轻易议论?我儿你要慎勿狂言,以免大祸临头啊!”世民见李渊如此,也不便多言。

不过翌日发生了一件事,扭转了李渊不敢动的局面。炀帝派人传旨,责备李渊手握重兵,讨贼却是屡屡失利,准备将他押到江都去问罪。这下把李渊唬得不轻,紧急召唤众将府官商议。

李渊想,如果兴兵成功还行,一旦失败,就要背负千古骂名。倒不如赴诏而死还不失君臣大义一场。

世民劝他说:“天下太平时我们就用王道来治理;天下混乱时,我们就用权道谋业保身。当今天子荒淫无道,万民愁苦哀怨,如果此时兴举义兵,这就像久经的大旱降下的大雨,不消一年就可成就帝业,怎么就不济!为何父亲非要坐进囚车的牢笼里,自取灭亡呢?”李渊听到这番话,只是沉默不语。世民又说:“事到如今,如果父亲不尽早决定,死亡祸福只在旦夕之间。”

就在这时,左右来报,炀帝的使臣已到,李渊心下更是着慌,吓得称病在床,不敢出来接旨。

李渊辗转反复思考了一夜,次日对世民说:“将来李家兴由你,李家灭也是由你,将小家化成大国的也是由你。就按你说的办吧。”世民见父亲已经答应了,迅速召来众将开始分派任务。

李渊在次子世民的劝说下,一面挂招军旗,招纳豪杰,一面开仓赈济贫民,大行仁义之事。各地百姓终觉有望,非常欢悦,不到半月就招集了二十五万兵马。

李渊和世民商量,他自号为大将军;由裴寂参赞军务;刘文静为司马;以唐俭、温大雅为记室,主修文檄;以刘政会为司寇参军顾问;以崔善为司户参军,占卜风云;以张道源为户曹参军,掌管军务提调;以姜谟为司功参军,排军布阵;以殷开山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以刘弘基、窦琮、王长谐、姜宝谊、杨屯为左右统军,以备救援。其余的文武官员,都随才授以重任。

而全程策划兴兵起义的李世民,终于把父亲李渊推到了前台。而世民本人担任领军都督,统管三军。一切军务分派完毕后,大军择日出师。这支仁义之师盔甲鲜明,进退有方,军容气势非常强盛。(待续)@*#

责任编辑:谢秀捷

1816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 杨广在父皇母后面前矫饰德行,以计夺嫡...
  • 他建议必须建造一座观风行殿,大小可容下六七百人,四周都用锦绣珠玉装饰而成,下边用车轮为硖,想走的时候可走,想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停住。这样才可以彰显大国的威仪,彰显天朝的尊贵。炀帝听到后惊讶不小,真是奇思妙想。遂即下旨差遣宇文恺、封德彝连夜督造。后因途中风沙太大,炀帝命他们造了一座可以行走的大城。
  • 于十里之外遥见中国兵士威武赫赫,二十八座营盘中间又拥出一座“城池”,城池下有车轮可以转动行走,城池四门大开,里面楼橹皆备,可汗一行尽是大惊失色,吐舌相视,彼此说道:“这不是普通的兵将,乃是天兵天将呀!竟会如此强盛!”启民可汗慌忙下马,步入行城。到了行殿,恭敬地拜伏于阶下。
  • 隋炀帝御驾返程,一路上要历览边疆胜景,不从先前的驰道而行。于是,逢山便要盘山,遇岭便要翻岭,众官苦苦劝谏,炀帝就是不从。
  • 远道而来的外国人见到中土的繁盛,连卖菜的小贩都在地上铺上龙须席,无不惊讶得目瞪口呆:“中华如此富丽,果真是盛世天朝,名不虚传。”
  • 炀帝看到广陵图,想念起在江南的境况,昔日如画仿佛历历在目。
  • 未几,平地上陡起一阵大风,霎时满目沙灰,连天尘土滚滚而来。这冷飕飕的风吹得麻叔谋魂不附体,卷做一团。 忽然一声响亮,两扇石门自己轻轻闪开了。麻叔谋见了更觉心惊肉跳,六神无主般的惊慌,方信鬼神不可不敬啊。
  • 麻叔谋惊醒后,发现只是一梦,梦中的场景虽历历在目,但是平日行为习惯了金银美色,横征暴敛,一时对这些示警有几分恐惧,但终是一场梦。念头一转,历历在目的场景逐渐变淡、飘渺,瞬间变得非常遥远,他又恢复往日常态。
  • 炀帝即将乘水路巡游江南,但因碍于天下汹汹,四海沸腾的局面,就采用宇文达的建议,借口征辽的名义,实为巡幸江都。
  • 炀帝也通晓音律,或一声,或两声,都巧妙地采取出来凑成一曲,按照宫商角征羽的五音,合著太簇、姑洗、蕤宾、林钟的十二律,细细缓慢地抑扬高下,摹写入谱。不消半日工夫,就已制成一曲翻调突公子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