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的灵山

font print 人气: 33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1日讯】做为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高行健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很多读过或没读过他著作的人对他做了大量的批评,当初听说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也不大满意,我不满意的原因是我从来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做为一个书虫,我以每天一本的速度阅读,文海浩瀚,不敢说读遍天下书,至少提起稍稍有点名气的作家我都会略知一二,然而这位作家高行健却是我闻所未闻的,这便是我不满的由来。

这本书摆在图书馆好久了,我都没想到借来看,直到有一天图书馆马上就要关门了,我才随意在书架上抽了几本,其中就有高行健的<<灵山>>。

初读起来,这书并不怎么吸引我,文字直白,故事情节平淡,但越看下去,便越是受到吸引。我认为该作品最大的优点大概就是真实,他所讲述的一个个小故事,是我们时常听说的,是一般人熟视无睹的,而作者用不加修饰不加评论的文字记述下来,却成了打动人心的苦涩而痛苦的文字。

所谓灵山大概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之山,没有被人类足迹践踏过蹂躏过的,保留着原始状态的一片处女地,作品在不停变换的人称代词中和凌乱的故事情节里贯穿了这一主题,有人说他的文笔较差,但似乎在一些章节里的平淡语言正是作者所追求的效果,非为不能,而是不愿追求文字上的精美过度精雕细琢而冲淡了主题。比如他对山的描写便是气势磅礡的,其他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他对羌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描写又是真实生动的,对虚构中的冥河的描写充满神秘和灵性。

几句简单的评论不足以道出这部作品的博大精深,据说当初评委在评选的时候手里就有一本尚未发表的瑞典译文<<灵山>>,可以说这本宏篇巨著是高行健得奖的关键,据说当时同时提名的还有诗人北岛,李敖也曾毛遂自荐。北岛有句著名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也是我很喜欢的句子,但文学奖应该是从文学的总体考量,诗的体裁似乎单薄了些。李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他一生最大的骄傲是他对女人的经验和魅力,在我看来这对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来说,当然是不失天真,这和获得诺贝尔奖没什么关系,扯远了点。

在一个个看起来毫无关联似乎杂乱无章的小故事里,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文革中的恐怖和疯狂,而做为个人又对此推波助澜,当作者的母亲发现他的姥姥竟然藏有早以作废的地契,吓得赶紧点火销毁,最后把姥姥送进了老人院,多年以后作者寻访那座老人院,姥姥早以过世多年,而作者仅记得她曾给他买过陀螺。他不能撇清自己,虽然他总是被人整被人批,但他却不以受害者自居,当一个年老的女人给他讲述一个文革时的残酷故事,一个女孩子被舅舅、母亲和最好的女友先后出卖,入狱后死在狱中。他对那个女人产生了厌恶,我想是因为他同时也厌恶自己。当时他想到的是他的姥姥,想到在那个年代里谁也不能自保。他今年六十多岁了,他的经历可以说是我们父辈的经历,有那样的经历才有他的人生观,充满痛苦的人生观。

其中一个小故事是作者到神农架寻访野人不果,却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的听说了野人的故事,他那做地质队员的同学在寻找金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野人,结果野人是在逃的右派。其实这类事我听说过多次,一位当年在陕西一带做管教的老人曾经告诉过我,在陕西劳改队里死的右派多不胜数,那时候根本没人拿他们当人。张贤亮的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描写,由于饥饿他到队部去偷东西吃,一麻袋一麻袋摞得高高的,里面装着摸起来圆溜溜的东西,张贤亮猜想是大萝卜,于是他拆开了麻袋,结果里面装的全是死人。

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只要过平平淡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那些残酷悲惨的故事离我们越远越好。 然而我知道他说的都是真的,都是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也就是因为如此,这小说感动了我。

在神农架的主峰,也就是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带,已在71年被部队的汽车兵团用了两年时间剃光了,长江下游李白淹死的地方成了沙州,长江里的鱼类濒于绝种,洞庭湖八百里水域其实只有地图的三分之一,作者平平淡淡地写着,却使读者的心沉下来。

<<灵山>>不是完美的,其中对“她”的描写是本书的败笔,“她”的身份一直在变换,最初是游乌衣镇凉亭上邂逅的女人,后来一会女医生,女图书馆理员,女疯子,然而众多的女性描写中作者只是偏重于性的吸引和欢愉,没有深刻的内容。那个邂逅的女人象征了广大的读者,作者不停地给她讲故事,而这些故事对她来说都不好听,最后导致两人的分手。

<<灵山>>不是一本有趣的书,而且太长.为了消遣而读书千万别选择它。但它确实打动了我,是我最爱的书之一。

(万维读者网络)(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诺贝尔桂冠水涨船高,不但高行健访台时掀起一阵旋风,高行健画作也洛阳纸贵,将于二十二日举行的佳士得二00一年春拍,高行健画作也将首次跃上拍卖场。
  • 作家们──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作家是一块试金石,是一次良知的重大考验。也许,更多的作家应该坚决退出“中国作家协会”,打破沉默,为社会公义开口说话。当然,还有更多的伪作家将会粉墨登场。
  • 二○○○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将于十六日晚上八点出席马德里“艺术中心”为他举办的“灵山”西班牙文版新书发表会。
  • 高行健君的著作不免招来误解﹕如过于冷漠﹑欲大于情﹐未写出现代理想女性甚至于不爱故土﹑不爱家乡等等。这都与批评家与作者对人生观察角度或高度有关。
  • 中文大学今日召开校董会,议定今年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的名单,其中被北京视为异见分子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亦在提名名单之上。中大校长李国章昨强调,中大非政治机构,拟定名单毋须考虑北京的结论,“我大学唔系一个政治机构,系学术机构,我唔系一间擦鞋大学!”
  • 据美国之音记者陈苏报道,香港著名学府香港中文大学表示,将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荣誉博士学位。据信,香港中文大学的决定将令北京方面一些人感到不满。高行健是第一位使用中文写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 香港中文大学表示,将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荣誉博士学位。
  • 中国社会正处在由无产阶级专政往资本主义专制的过渡期。执政者己由杀富济贫,转为杀贫济富,己演变为资产者的代言人。但政治核心依然不变,等于进入了当年蒋介石式的极权统治时期。中国人在本世纪是处在很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中国当代文学特征也是社会特征的再现。作家和文学作品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当代的汉语文学主要由三个不同的社会──中国、台湾和香港为主而形成的,同时也包括散在世界各地的流亡文学。由于高行健代表流亡文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突显了文学与社会政治环境的重要,假如他的两部代表作品在中国写完并出版,一定无法展示个人心灵的坦然,也就和今天中国的文学没什么区别,顶多证实了极权政治也有文学这种职业而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