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传”系列之七:凌统篇

【忠义传】从复仇少年到江东虎臣的凌统

作者:兰音
左为孙权像,出自《历代帝王图》;右为凌统像。(公有领域/大纪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气: 146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江东子弟多才俊。他们虽生于温柔水乡、富庶之地,却有一股任侠好义、身先士卒的武人气概。在三国时期,开基之主携猛将虎臣,共同在历史上留下了一连串响亮的名字。一对凌氏父子,便赫然出现在这张东吴英雄榜中。

父亲凌操,史称“轻侠有胆气”,为人行侠仗义,胆略勇气过人。“小霸王”孙策起兵之初,凌操就跟着孙家争衡天下。行军打仗,他是孙策的先锋,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治理地方,他平叛乱、惩奸邪,维护一方安定。在孙权经营东吴时,凌操又跟着孙权讨伐江夏。这次,他依然担任先锋,独乘轻舟进击敌军,不料遇上了还在敌营效力的神射手甘宁,被一箭射中要害而殒命沙场。

凌操死后,只留下一个十五岁的儿子,即凌统,字公绩。孙权因为凌父死于国事,便破格提拔凌统为别部司马、破贼都尉,统领凌操旧部。我们的传主凌统,就这样在一个尚未成年的年纪,传续父志、执掌家业,被命运迅速推到三国争霸的风云之巅。

年少气盛,孝义为先

凌氏少主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在军营中威望却很高,将士们提起他都是交口称赞。因而凌统继任“凌家军”统领的位置,也算是众望所归。初涉战场的凌统,首先跟着大军在东吴境内平定山越贼人。在一个叫麻屯的地方,贼人相聚过万,不容小觑,督官便和凌统约定期限围攻。

《三国志像》之“孙权跨江战黄祖”。(公有领域)

大军出发前,举办酒宴以助士气。本该热烈的气氛,却被主管祭酒的陈勤给破坏了。陈勤为人傲慢任性,藉职务欺凌满座将士,敬酒、罚酒都不按规矩来。凌统看不下去了,当面斥责,不遵其号令。少年得志,总不免有人眼红。陈勤见是凌统,一股酒意上涌,对他和已经过世的凌操肆意辱骂。

古人重孝道,一般的武人若是遇到侮辱自己父母的情况,或许早就拔剑相斗了。凌统大概考虑到大战在即,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愤,影响整个战局,因而强忍着怒火和泪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其他将士见情形不妙,便草草结束宴席离开,避开两人的冲突。

事情还未完,凌统和陈勤又在军营外狭路相逢。醉意正浓的陈勤一看,又是这个少年,气就不打一处来,趁着酒劲撒狂,又是一顿辱骂。凌统忍无可忍,立刻拔出佩刀,向陈勤砍去。刀锋精光闪过,血溅当场,陈勤重伤。几天后,军营中就传出陈勤的死讯。杀害军官,已成重罪。现在,只有一条出路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在战场上戴罪立功。

于是,凌统召集凌家军,说道:“我们除了死战,没有别的办法赎罪。”将士们都知道凌统是为了老首领才触犯军法,不仅不怪罪他,反而摩拳擦掌,士气如虹,等待一场大战。在麻屯战场上,东吴大军出击,凌统就如同凌操再世一般,率本部人马打头阵。他和他的凌家军,不顾箭矢飞石,向敌军一阵猛攻。凌统兵锋所指之处,很快攻下一个缺口,其他将士乘胜进攻,大破山贼。

立下头功的凌统,回到军营后,主动到执法官处请罪。凌家的命运,似乎和作为君主的孙家极为相似。两家的父辈都是在壮年含恨而逝,留下尚未成年的子息,而凌统接管凌家军的年纪,甚至比孙策领兵开拓江东时还要小两岁。如果凌统真的被问罪,那真的是凌家一大憾事了。

孙权面对际遇如此相似的凌统,除了君臣道义外,或许还有几分相知相惜之感。因而,当查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孙权不仅没有怪罪凌统战前杀人,反而钦佩他果敢刚毅,允许他将功折罪。不仅如此,孙权也很看重凌统孝义无双、勇猛作战的特点,把他调到身边一同征战。

凌甘释怨,移孝为忠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讨伐江夏黄祖,凌统再次担任先锋出征。江夏,是孙家和凌家共同的伤痛,孙坚、凌操相继在此殒命。因而江夏之战,也成了孙权和凌统共同的复仇之战。这次行军走的是水路,比较奇特的是,凌统独自率领几十名武艺高强的亲信,同乘一船,常常超出大部队数十里。原来,他是为了率先赶到右江,作为奇兵抢攻敌军。他一举斩杀黄祖的将领张颌,俘虏大量敌军。

《三国志像》之“孙仲谋合肥大战”。(公有领域)

他这才返回孙权的主力部队,汇报敌军在右江防守空虚,可以长驱直入。之后,大军日夜兼程,水、陆两路同时到达。大将吕蒙击溃黄祖的水军先锋,凌统则与董袭将军攻取江夏郡城。最后,黄祖兵败逃亡,落得身死枭首的下场。孙权取得他的首级后,将其献祭亡父孙坚,终于报了杀父之仇。

江夏之战,凌统功不可没,他也因此升任都尉。之后,他在乌林败曹操、在南郡拒曹仁,破皖城、夺荆州,参与许多重大战事,并一路升迁做到右部督的位置。凌统还是《三国志》中少有的被评为有“国士之风”的将领。书中说他,虽然身在军旅,却善于亲近贤才,接纳士人,轻财重义,展现出一代大将儒雅温厚的一面。

虽然,凌统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成熟战将,但是他心中的复仇火焰并没有熄灭,反而因为甘宁的归降而愈燃愈烈。当年的凌操、甘宁,各为其主而战,凌操之死不必太过苛责甘宁。但是甘宁,毕竟是亲手终结凌操性命的那个人,凌统再理智,也无法全然放下失去至亲之痛,心平气和地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

其实,甘宁也知道自己和凌统的恩怨难以化解,平时也有所防备,尽量避免两人碰面。不过总有意外,一次在吕蒙主办的宴会上,两人竟然一同出席,整个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酒酣耳热之际,凌统突然起身,以刀起舞为众人助兴。一把饮血无数的兵器,在他手中哪有半分娱乐宾主的意思,反而杀气重重,招招指向甘宁的座席。

凌统冷峻的眼神,也一直盯着甘宁的一举一动。甘宁亦不相让,抄起双戟说:“我也能用双戟为大家舞一段!”就在刀戟相击的刹那,一把刀、一张盾凌空劈下,分别接下凌统单刀、甘宁双戟的攻势。激越的金石之声过后,一个沉雄威严的声音对甘宁说道:“你虽然可以,却不如我舞得妙!”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吕蒙强行分开两人,化解一场恶战。

从那以后,孙权便派遣甘宁去半州驻守,也告诫凌统不要再找甘宁寻仇。不知凌统当时的心路历程怎样,但是之后史书中也不再有凌、甘敌对的记载。或许凌统依然存着复仇念头,但为了君命只得将它深深埋在心底,把对父亲的一片至孝,化作为君、为国的忠义精神。

死战护主,故旧凋零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集结十万大军,发动第二次合肥之战,凌统同样随军出征。在历史上,东吴与曹魏在合肥城池总共发生六次冲突,大部分时候都是东吴军队无功而返。特别在第二场战役中,孙权的对手是曹魏名将张辽,遭遇了平生一大败仗。不过,这次战争也是最为悲壮的一次,它是凌统和凌家军的最后一场大战,也是凌统、甘宁同心作战的一次难得的见证。

《三国志像》之“张辽大战逍遥津”。(公有领域)

那时合肥的守军只有七千多人,曹操派人送去密函,指点将士如何应敌。他的策略是:待孙权兵临城下,张辽、李典即刻出城迎战,乐进负责守城。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曹军将士大多心存疑虑,只有张辽信心满满,解释曹操的深意:等到曹操援军到来时,合肥恐怕早就被孙权攻占;所以大家要在东吴军集合完毕前抢先进攻,挫折敌军士气,安定己方军心。“成败之机,在此一战!”

当夜,张辽招募八百名死士。次日清晨,他披坚执锐,率众死士突袭东吴军营。东吴诸将士被打得措手不及,猛将陈武战死,宋谦、徐盛负伤撤退,孙权也登上高地,紧张地观战。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东吴这边士气全失,败走回营。之后,孙权又与曹军对峙十余日。因军中疫病爆发,夺城终是无望,孙权只得下令班师撤退。

真正的危险还在后面。各路军团奉命纷纷撤退,来到了逍遥津渡口,准备南渡。孙权和凌统等人负责断后,待大部分军队已经渡河,他们正要跟着撤退时,张辽突然带兵杀来,追击北岸为数不多的东吴军士。眼看着大军已经走远,难以及时返回救援,雪上加霜的是,张辽毁坏渡桥,切断孙权等人唯一逃生的路。东吴军本就士气涣散,见到张辽更是斗志消弭,就连鼓吹手都惊吓地无法吹号、擂鼓。

甘宁见状,立即大声责问,并挥刀斩杀一名鼓吹手震慑众人。东吴军中这才响起了雄壮的军乐,军士们听了,精神为之一振。接下来,甘宁亲自护送孙权来到断桥。桥梁的两端,还残存两块桥板,中间有一丈多的距离无所依凭,下面便是滔滔河水。有人提议,让孙权策马飞渡过河,他在后面挥鞭抽打,以助马势。

孙权就这样险中逃生。而保障他平安撤离的,还有留在战场上的最后一批死士——凌统和三百名凌家军。面对张辽军队凌厉的攻势,凌统想到的只是如何尽量拖住他们,无法分出兵力追赶孙权。凌家的壮士们,也都是一样的心思。于是,凌统持刀在手,施展出平生绝学;凌家军们,有的奋力杀敌,身受重创仍在死战;有的人以身作盾,替少主人挡下致命杀招。渐渐的,数十名敌军在凌统面前倒下,但是倒下的,还有凌家军的壮士们。

凌统本人也是伤痕累累,然而当看到最后一名凌家军闭上双眼时,他才感受到锥心痛楚,目眦尽裂。但是他还不能倒下,更不能辜负凌家军用性命为他换取的生存机会。估摸着孙权已经彻底脱离险境,凌统这才边战边退。退到岸边时,他纵身跳入河中,靠着坚强的意志力,在河底负伤潜水而行,这才登上南岸,和孙权会合。

见到凌统活着回来了,孙权又惊又喜,把他留在自己的船上,请最好的医师、用最好的药材让他治伤。凌统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一想到那些追随凌氏多年的亲信部队,一个都没有生还,再难抑制悲伤、愧疚的情绪,落下泪来。孙权亲自用衣袖为他拭泪,宽慰他说:“公绩,亡者已矣。只要你还在,还怕没有凌家军吗?”待凌统伤愈后,孙权封他为偏将军,拨给他两倍凌家军的兵力。

然而,亡者已矣,即使组建新的部队,他们也不是曾经的凌家军了,更换不回那生死相交的兄弟们。两年后,凌统在平定山贼的过程中,途径家乡,特意进城拜访那些亲朋故旧,态度恭恭敬敬,极尽礼节,恩意益隆。这里或许就有凌家军的亲戚,凌统也替他们向亲戚、家乡作最后一次告别。之后,凌统骤然病逝,将自己和凌家军最辉煌、最壮烈的一刻,永远留在了逍遥津血流成河的战场上。

那一年,凌统只有二十九岁。孙权听闻噩耗,惊愕地捶床起身。无法控制的悲痛漫上心头,孙权悼念忠臣良将,一连几天减少膳食,一谈到凌统便垂泪不止。或许他也想起了兄长孙策,还有他们的父辈。正是一代代将们士出生入死的奋战,才挣得东吴的天下。冲在最前面的倒下了,后来人还会将这种忠义的精神传续下去。

东吴将军百战死,总有少年卷土来。凌统身后,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孙权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重振凌家军的希望。他将孩子们收养在宫中,视如己出。每当有宾客觐见,他都会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说道:“这是我的虎子。”待二子年纪渐长,孙权更是悉心栽培,让他们勤学文武艺,以继承凌统的爵位和兵权。

从十五岁的少年到二十九岁的大将,凌统的英年早逝实在让人惋惜。史书中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凌统是在四十九岁过世的,但那样会和其他史实矛盾。尽管人生苦短,凌统和他的凌家军忠孝在怀,在一次次战事中英勇无畏,为君为国舍生取义。最终,凌统成为名垂青史的东吴“虎臣”之一;凌家军的威名,也永远铭刻在后世心中。

参考资料:《三国志》

点阅【忠义传】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张宪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是三国时期一个颇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十四岁的汉帝刘协,与群臣流亡在外,饱尝辛酸;四十岁的兖州牧曹操,于定陶大败吕布,打下第一个领地;三十四岁的徐州牧刘备,蛰居领地,静待时机。风云变幻之际,三国之一的东吴政权,尚处于风雨飘摇的草创阶段。
  • 虎将如云的曹魏大营里,流传着一首歌谣:“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众将士交口称赞的,乃是形貌高大威武、寸步不离主公身边的近卫首领——典韦。如果说魏武大帝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保护神,那么这位典君,便是用生命守护曹操的战神。
  • 风云变幻,英雄豪杰何在?兴平、建安年间,曹魏政权走过艰难的草创期,魏武曹操坐拥兖州、豫州,仍然为纷乱割据的江山而忧劳。某一天,曹营大帐中,一百多名高大魁梧的壮士突然出现曹操面前,请求投入军中效力。这群人,个个腰悬宝剑,一看就是铁骨铮铮、义气凛然的剑客侠士。曹操甚感欣慰,打量为首那人,更是喜出望外。
  • 初平元年(190年),因董卓专权乱政,天怒人怨,关东诸侯组织讨董盟军,揭竿而起。于是,各方势力相继登场,各路英雄纷纷出山,善计谋的运筹帷幄,精武艺的纵横沙场,怀大略的招贤纳士、开疆拓土。
  •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于是,一千多年后的小说《三国演义》,为我们再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过程。赵云在乱军肆虐、杀声震天的战场四方寻觅,打听消息,得知刘备两位夫人抱着阿斗,混在百姓中逃难。他登上长板坡,先救下甘夫人;又在一处烧坏的土墙下,找到抱着阿斗啼哭的麋夫人。敌军将至,赵云将马让与麋夫人,决定自己步行死战,保夫人和幼主冲出重围。但是麋夫人重伤之下,不愿拖累旁人,纵身投入枯井而死。
  • 在充斥着权谋与战火的汉末乱世,亲人会反目,盟友会背叛,如能遇到这样忠义两全的英雄豪杰,是多么难能可贵。开谈忠义之士,岂能不说与蜀汉第一武将、义薄云天的关公关羽?他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比如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义释曹操等等,无一不是三国迷心中的经典画面。不过这些故事,有的来自演义小说。在史书记录中,一个真实的关羽,或许少了几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却给予我们更多恒久的感动。
  • 任迪简二话不说,一下把那壶醋当成酒全喝完了。原来,任迪简担心治军严厉的李景略,会因这个失误处死小兵,于是为小兵遮掩过错,
  • 名列凌烟阁功臣的尉迟敬德武勇超凡,进出敌阵重围,往返自如。他为何对秦王李世民忠心不贰?他是怎样的明辨大是大非之人?面对皇上的赐婚,他如何表现对糟糠之妻不离不弃的恩义?
  • 4月19日起,由大纪元、新唐人联合制作的九集历史纪录片《历史英雄系列:兵仙韩信》,将在新唐人电视台的美东、休斯顿、美西、大陆、欧洲等频道播出。《兵仙韩信》以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韩信跌宕起伏而又辉煌的一生。以动画和文物古迹相结合的画面,再现了韩信生平,以及他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刘锜是南宋四大名将之一,外表出众,而且是个奇才,见到他的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他的不凡,连皇帝见到他都赞赏有加,并提拔他的官职。他在面对强敌金兵的围攻顺昌之战役中,以五千精兵击退几十万大军,表现奇才的方方面面真功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