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糖真的致癌吗?专家揭秘糖和癌症的7大关联

文/李路明

研究发现,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速度是普通细胞的200倍。(Shutterstock/大纪元制图)
人气: 431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你也许听过某些说法,比如“吃糖太多会得癌症”, 比如“你应该少吃糖,它会让癌症复发”。糖究竟和癌症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看专家揭秘糖和癌症的这7大关联。

1. 糖直接“滋养”癌细胞

对癌症病人来说,“糖的摄入确实可以滋养癌症”,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临床流行病学和营养学副教授、哈佛医学院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临床和转化流行病科医学助理教授宋铭洋在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表示。

他表示,这种说法有较强的流行病学证据支持。

比如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011名3期结肠癌患者进行了超过7年的随访,发现与每月摄取少于两份加糖饮料的患者相比,每天摄取两份或更多份的人,结肠癌复发和死亡风险显着增加了67%。

《临床营养杂志》2021年发表了一项对超过7000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以液态形式摄入的糖每增加5克,癌症发生率上升8%。比起不摄入的人,摄入最多的人癌症发生率显着上升46%。

摄入液态形式的糖最多的人癌症发生率显着上升46%。(大纪元制图)

为何摄入糖会令癌症风险增加?这是因为,肿瘤细胞需要摄入大量的葡萄糖才能存活。1930年代,德国生物化学家奥托·瓦尔堡(Otto Warburg)发现,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需要糖分,但它们的代谢途径不同:一般的细胞主要通过氧化呼吸将葡萄糖转变为能量,而癌细胞不使用氧气,而是使用糖酵解的方式获得能量。这种现象,被命名为瓦尔堡效应。

癌细胞通过这种方式代谢糖,产生的能量很少、很低效,所以,它们便疯狂吃糖——其对葡萄糖的消耗速度,是普通细胞的200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癌细胞劫持了体内的代谢过程”,《抗癌生活》一书的作者、MD 安德森癌症中心中西医结合治疗计划教授兼主任洛伦佐‧科恩(Dr. Lorenzo Cohen),在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表示。

哈佛医学院细胞生物系教授刘易斯·坎特利(Lewis Cantley)在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以台湾的癌症发展举例:二战前,台湾的大肠癌、子宫内膜癌、乳癌等癌症相对较少,而当时那里基本没有加糖的饮料。但到了1960年代和1970年代,西方饮食(尤其是含糖饮料)传入台湾后,其癌症发生率便不断上升,已经与美国的癌症发病率相当。

糖可以直接滋养癌细胞。(Shutterstock)

2. 糖还通过肥胖间接导致癌症

“糖和癌症之间是一个复杂的关系”,耶鲁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肿瘤内科)副教授、斯米洛癌症医院胃肠肿瘤科医生、耶鲁癌症中心胃肠道肿瘤内科临床主任杰里米·科特曼斯基(Jeremy Kortmansky)对《大纪元时报》说。

最常见的理论不是糖直接导致癌症,而是通过肥胖间接导致癌症。

许多癌症的主要危险因子是高能量摄取和低能量消耗,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营养与疾病系主任营养流行病学教授艾伦‧坎普曼 (Ellen Kampman)表示,而饮食中如果存在大量糖分,在某种意义上更意味着摄入过量的卡路里。“减轻体重或维持健康体重是预防癌症最重要的事”,她告诉《大纪元时报》。

一项对超过3.5万人的前瞻性研究显示,与基本不喝加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加糖饮料多于1次的人,罹患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增加了18%。

2023年《癌症》杂志上发表的综述研究表示,大约48%的癌症归因于肥胖,而且肥胖同乳癌、大肠癌、子宫内膜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等13种不同癌症的风险上升相关。一个人体重增加越多,超重时间越长,罹患癌症的风险就持续增加

高糖饮食可以导致体内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堆积。科学家们认识到,脂肪的作用不光是存储能量,它们还是非常活跃的“分泌器官”,可分泌包括性激素在内的多种物质。而过多脂肪会造成这些物质的不平衡,诱发癌症产生。

高糖饮食可以导致体内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堆积,从而导致肥胖和癌症风险。(Shutterstock)

3. 糖引发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增癌症风险

直接证明吃糖会引起癌症很难。因为,这样的实验存在道德问题,难以实施。而一些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可以揭示糖的摄入与癌症风险的关系。

2020年《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对超过10万名法国成年人进行了多年的追踪。结果发现,与饮食中摄取糖最少的人相比,摄取最多的人,癌症风险显着上升17%,其中乳腺癌风险上升更明显,达到51%。而且当控制了体重的增加和体重指数等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仍显着存在。该研究指出,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使体重增加,糖也可能通过另外机制而增加癌症风险。

“糖导致癌症风险上升的另一个机制是糖会影响代谢,”宋铭洋表示。高糖分的摄入会导致代谢谱的变化,引发炎症和胰岛素不耐受,而这都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他还强调,这是独立于肥胖之外的另一个影响癌症的主要机制——虽然肥胖的人更容易产生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但瘦人也可能产生。

“过量摄入糖分很可能是导致体内发炎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恩(Dr. Lorenzo Cohen)表示。蔗糖和精致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体内葡萄糖含量激增,身体需要按比例增加胰岛素才能控制糖的平衡,过量的胰岛素增加会导致发炎。

波士顿学院生物学教授托马斯·塞弗里德(Thomas Seyfried)告接受采访时说,高血糖与全身发炎有关,会导致线粒体损伤,进而引起癌症。

高糖分的摄入会导致代谢谱的变化,引发炎症和胰岛素不耐受。(Shutterstock)

4. 糖促基因突变、细胞增长失控

炎症和胰岛素不耐受还可以直接促进细胞基因的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的行为改变。宋铭洋进一步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细胞的正常生存周期会被打破。细胞不会按时死亡,而是可以无限制生长和增生,促进肿瘤的发生。

这些机制已经被许多实验证实。糖导致的代谢紊乱会使基因组不稳定,导致致癌突变的出现。而高糖环境下细胞的基因出现致癌突变的概率,是普通环境的5倍。与胰岛素讯号相关的其它基因突变也会使组织中出现某些肿瘤,并且某些类型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子宫内膜和甲状腺肿瘤)的风险增加。

5. 糖影响肠道菌群,增加癌症风险

“最近几年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肠道菌群(对癌症发生风险)的重要性”,宋铭洋介绍说,糖会使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一些有益的细菌会被有害的细菌代替”,导致肠道肿瘤甚至是远端肿瘤的发生。

宋铭洋解释了肠道菌影响肿瘤产生的几种机制,这些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糖可以促进一些有害细菌的生长,这些细菌表面会产生一些致癌蛋白,导致基因突变,直接促进肿瘤的发生。一些肠道坏菌则会影响代谢,导致细胞的行为发生变化,生长失控。

还有一些肠道菌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免疫监测功能降低;或产生一些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会从肠道转移至血液中 ,进入循环系统后使远端出现炎症和免疫紊乱,也会导致其它部位肿瘤的发生。

6. 糖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难抵癌细胞

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本来可以清除发生问题的细胞,使身体保持在一种稳定状态。长期大量吃糖,免疫系统的状态被打乱,就没办法抵抗突变的细胞,或者抵抗一些其它促进癌症发生的通路。

总体说来,专家们普遍认为,糖对发炎、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免疫调节等和癌症风险相关的问题都有影响,科恩还说,“我认为肥胖只是副产品”。而科特曼斯基表示,糖独立于肥胖的潜在影响癌症的这些途径需要更充分的研究。

7. 添加糖中的果糖和癌症联系更紧密

在糖可能导致癌症的理论中,果糖对肌体的威胁被科学家更多关注。

长期关注2型糖尿病逆转和间歇性禁食的肾病专家冯子新(Jason Fung)在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一般所说的糖是蔗糖,一个蔗糖分子包含了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可以吸收和使用葡萄糖,将其作为能量。而果糖分子不会像葡萄糖一样被体内的任何细胞所利用,而是直接进入肝脏,其中一些基本上就会转化为脂肪,并增加胰岛素抵抗。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动物实验。他们用不同的饮食喂养移植了乳腺癌细胞的老鼠,结果发现,基于淀粉的饮食的有30%发展出肿瘤;而基于糖的饮食的发生肿瘤的概率均超过50%。而且这些老鼠的肿瘤重量更大,且普遍发生了肺转移。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在基于蔗糖、葡萄糖、果糖、葡萄糖加果糖的几种饮食中,果糖饮食的老鼠情况最严重,不仅乳腺癌肿瘤质量最重,而且生长最活跃。

此外,果糖饮食老鼠发生癌症转移的情况更普遍。

摄入过糖促肿瘤生长。(大纪元制图)
摄入液态形式的糖最多的人癌症发生率显着上升46%。(大纪元制图)

“果糖和葡萄糖在体内的处理方式非常不同”,参与了该项研究的科恩介绍,该实验证明果糖直接促进了乳腺癌的生长,而且这个机制独立于肥胖。

还有研究证明,另一种在加工食品及饮料中被普遍使用的添加糖——高果糖玉米糖浆(45%是葡萄糖,55%是果糖)直接促进了结直肠癌肿瘤的生长和进程。领导了这项研究的坎特利表示,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更年轻的人群中发生,这与高糖玉米糖浆多年来急剧增长的消费量有关联。

之前提到的西班牙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与固体形式的糖相比,摄入液态糖与癌症发生风险上升的关系更显着——特别是液体果糖和果汁中的果糖。此外,大量摄入液体果糖使癌症死亡率增加最高。

液体糖摄入量大,癌症死亡率高。(大纪元制图)

“我确实建议有(癌症)风险的人专注于低添加糖的饮食,然后是高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科特曼斯基告诉《大纪元时报》,这是控制体内糖分的“最佳方法”。◇

· 高糖伤害肠道!防肠炎肠癌 远离甜蜜陷阱

· 喜欢甜饮料?小心慢性肝病和肝癌风险暴增

· 食糖上瘾如毒药 专家简单4招摆脱糖瘾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李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