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糖真的致癌嗎?專家揭祕糖和癌症的7大關聯

文/李路明

研究發現,癌細胞對葡萄糖的消耗速度是普通細胞的200倍。(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人氣: 43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你也許聽過某些說法,比如「吃糖太多會得癌症」, 比如「你應該少吃糖,它會讓癌症復發」。糖究竟和癌症有著怎樣的關係?請看專家揭祕糖和癌症的這7大關聯。

1. 糖直接「滋養」癌細胞

對癌症病人來說,「糖的攝入確實可以滋養癌症」,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和營養學副教授、哈佛醫學院馬薩諸塞州總醫院臨床和轉化流行病科醫學助理教授宋銘洋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

他表示,這種說法有較強的流行病學證據支持。

比如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對1011名3期結腸癌患者進行了超過7年的隨訪,發現與每月攝取少於兩份加糖飲料的患者相比,每天攝取兩份或更多份的人,結腸癌復發和死亡風險顯著增加了67%。

《臨床營養雜誌》2021年發表了一項對超過7000人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以液態形式攝入的糖每增加5克,癌症發生率上升8%。比起不攝入的人,攝入最多的人癌症發生率顯著上升46%。

攝入液態形式的糖最多的人癌症發生率顯著上升46%。(大紀元製圖)

為何攝入糖會令癌症風險增加?這是因為,腫瘤細胞需要攝入大量的葡萄糖才能存活。1930年代,德國生物化學家奧托·瓦爾堡(Otto Warburg)發現,癌細胞與正常細胞都需要糖分,但它們的代謝途徑不同:一般的細胞主要通過氧化呼吸將葡萄糖轉變為能量,而癌細胞不使用氧氣,而是使用糖酵解的方式獲得能量。這種現象,被命名為瓦爾堡效應。

癌細胞通過這種方式代謝糖,產生的能量很少、很低效,所以,它們便瘋狂吃糖——其對葡萄糖的消耗速度,是普通細胞的200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癌細胞劫持了體內的代謝過程」,《抗癌生活》一書的作者、MD 安德森癌症中心中西醫結合治療計劃教授兼主任洛倫佐‧科恩(Dr. Lorenzo Cohen),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

哈佛醫學院細胞生物系教授劉易斯·坎特利(Lewis Cantley)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以台灣的癌症發展舉例:二戰前,台灣的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乳癌等癌症相對較少,而當時那裡基本沒有加糖的飲料。但到了1960年代和1970年代,西方飲食(尤其是含糖飲料)傳入台灣後,其癌症發生率便不斷上升,已經與美國的癌症發病率相當。

糖可以直接滋養癌細胞。(Shutterstock)

2. 糖還通過肥胖間接導致癌症

「糖和癌症之間是一個複雜的關係」,耶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腫瘤內科)副教授、斯米洛癌症醫院胃腸腫瘤科醫生、耶魯癌症中心胃腸道腫瘤內科臨床主任傑里米·科特曼斯基(Jeremy Kortmansky)對《大紀元時報》說。

最常見的理論不是糖直接導致癌症,而是通過肥胖間接導致癌症。

許多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是高能量攝取和低能量消耗,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營養與疾病系主任營養流行病學教授艾倫‧坎普曼 (Ellen Kampman)表示,而飲食中如果存在大量糖分,在某種意義上更意味著攝入過量的卡路里。「減輕體重或維持健康體重是預防癌症最重要的事」,她告訴《大紀元時報》。

一項對超過3.5萬人的前瞻性研究顯示,與基本不喝加糖飲料的人相比,每天喝加糖飲料多於1次的人,罹患與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增加了18%。

2023年《癌症》雜誌上發表的綜述研究表示,大約48%的癌症歸因於肥胖,而且肥胖同乳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肝癌、胃癌、甲狀腺癌等13種不同癌症的風險上升相關。一個人體重增加越多,超重時間越長,罹患癌症的風險就持續增加

高糖飲食可以導致體內脂肪,特別是內臟脂肪的堆積。科學家們認識到,脂肪的作用不光是存儲能量,它們還是非常活躍的「分泌器官」,可分泌包括性激素在內的多種物質。而過多脂肪會造成這些物質的不平衡,誘發癌症產生。

高糖飲食可以導致體內脂肪,特別是內臟脂肪的堆積,從而導致肥胖和癌症風險。(Shutterstock)

3. 糖引發炎症和胰島素抵抗,增癌症風險

直接證明吃糖會引起癌症很難。因為,這樣的實驗存在道德問題,難以實施。而一些前瞻性的隊列研究可以揭示糖的攝入與癌症風險的關係。

2020年《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前瞻性研究,對超過10萬名法國成年人進行了多年的追踪。結果發現,與飲食中攝取糖最少的人相比,攝取最多的人,癌症風險顯著上升17%,其中乳腺癌風險上升更明顯,達到51%。而且當控制了體重的增加和體重指數等影響因素後,這種相關仍顯著存在。該研究指出,這意味著,即使沒有使體重增加,糖也可能通過另外機制而增加癌症風險。

「糖導致癌症風險上升的另一個機制是糖會影響代謝,」宋銘洋表示。高糖分的攝入會導致代謝譜的變化,引發炎症和胰島素不耐受,而這都是腫瘤發生的危險因素。

他還強調,這是獨立於肥胖之外的另一個影響癌症的主要機制——雖然肥胖的人更容易產生炎症和胰島素抵抗,但瘦人也可能產生。

「過量攝入糖分很可能是導致體內發炎的關鍵因素之一」,科恩(Dr. Lorenzo Cohen)表示。蔗糖和精緻碳水化合物會導致體內葡萄糖含量激增,身體需要按比例增加胰島素才能控制糖的平衡,過量的胰島素增加會導致發炎。

波士頓學院生物學教授托馬斯·塞弗里德(Thomas Seyfried)告接受採訪時說,高血糖與全身發炎有關,會導致線粒體損傷,進而引起癌症。

高糖分的攝入會導致代謝譜的變化,引發炎症和胰島素不耐受。(Shutterstock)

4. 糖促基因突變、細胞增長失控

炎症和胰島素不耐受還可以直接促進細胞基因的突變,進而導致細胞的行為改變。宋銘洋進一步解釋,在這種情況下,細胞的正常生存週期會被打破。細胞不會按時死亡,而是可以無限制生長和增生,促進腫瘤的發生。

這些機制已經被許多實驗證實。糖導致的代謝紊亂會使基因組不穩定,導致致癌突變的出現。而高糖環境下細胞的基因出現致癌突變的概率,是普通環境的5倍。與胰島素訊號相關的其它基因突變也會使組織中出現某些腫瘤,並且某些類型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子宮內膜和甲狀腺腫瘤)的風險增加。

5. 糖影響腸道菌群,增加癌症風險

「最近幾年人們才開始意識到腸道菌群(對癌症發生風險)的重要性」,宋銘洋介紹說,糖會使腸道菌群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一些有益的細菌會被有害的細菌代替」,導致腸道腫瘤甚至是遠端腫瘤的發生。

宋銘洋解釋了腸道菌影響腫瘤產生的幾種機制,這些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糖可以促進一些有害細菌的生長,這些細菌表面會產生一些致癌蛋白,導致基因突變,直接促進腫瘤的發生。一些腸道壞菌則會影響代謝,導致細胞的行為發生變化,生長失控。

還有一些腸道菌會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害,使免疫監測功能降低;或產生一些代謝物,這些代謝物會從腸道轉移至血液中 ,進入循環系統後使遠端出現炎症和免疫紊亂,也會導致其它部位腫瘤的發生。

6. 糖導致免疫功能下降、難抵癌細胞

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本來可以清除發生問題的細胞,使身體保持在一種穩定狀態。長期大量吃糖,免疫系統的狀態被打亂,就沒辦法抵抗突變的細胞,或者抵抗一些其它促進癌症發生的通路。

總體說來,專家們普遍認為,糖對發炎、葡萄糖代謝、脂質代謝、免疫調節等和癌症風險相關的問題都有影響,科恩還說,「我認為肥胖只是副產品」。而科特曼斯基表示,糖獨立於肥胖的潛在影響癌症的這些途徑需要更充分的研究。

7. 添加糖中的果糖和癌症聯繫更緊密

在糖可能導致癌症的理論中,果糖對肌體的威脅被科學家更多關注。

長期關注2型糖尿病逆轉和間歇性禁食的腎病專家馮子新(Jason Fung)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我們一般所說的糖是蔗糖,一個蔗糖分子包含了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果糖分子。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可以吸收和使用葡萄糖,將其作為能量。而果糖分子不會像葡萄糖一樣被體內的任何細胞所利用,而是直接進入肝臟,其中一些基本上就會轉化為脂肪,並增加胰島素抵抗。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研人員進行了一項動物實驗。他們用不同的飲食餵養移植了乳腺癌細胞的老鼠,結果發現,基於澱粉的飲食的有30%發展出腫瘤;而基於糖的飲食的發生腫瘤的概率均超過50%。而且這些老鼠的腫瘤重量更大,且普遍發生了肺轉移。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在基於蔗糖、葡萄糖、果糖、葡萄糖加果糖的幾種飲食中,果糖飲食的老鼠情況最嚴重,不僅乳腺癌腫瘤質量最重,而且生長最活躍。

此外,果糖飲食老鼠發生癌症轉移的情況更普遍。

攝入過糖促腫瘤生長。(大紀元製圖)
攝入液態形式的糖最多的人癌症發生率顯著上升46%。(大紀元製圖)

「果糖和葡萄糖在體內的處理方式非常不同」,參與了該項研究的科恩介紹,該實驗證明果糖直接促進了乳腺癌的生長,而且這個機制獨立於肥胖。

還有研究證明,另一種在加工食品及飲料中被普遍使用的添加糖——高果糖玉米糖漿(45%是葡萄糖,55%是果糖)直接促進了結直腸癌腫瘤的生長和進程。領導了這項研究的坎特利表示,近年來,結直腸癌在更年輕的人群中發生,這與高糖玉米糖漿多年來急劇增長的消費量有關聯。

之前提到的西班牙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與固體形式的糖相比,攝入液態糖與癌症發生風險上升的關係更顯著——特別是液體果糖和果汁中的果糖。此外,大量攝入液體果糖使癌症死亡率增加最高。

液體糖攝入量大,癌症死亡率高。(大紀元製圖)

「我確實建議有(癌症)風險的人專注於低添加糖的飲食,然後是高體力活動的生活方式」,科特曼斯基告訴《大紀元時報》,這是控制體內糖分的「最佳方法」。◇

· 高糖傷害腸道!防腸炎腸癌 遠離甜蜜陷阱

· 喜歡甜飲料?小心慢性肝病和肝癌風險暴增

· 食糖上癮如毒藥 專家簡單4招擺脫糖癮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李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