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器官,主要功能包括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多余的液体以及一些毒素。然而,肾脏也很脆弱。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的肾脏非常容易受到损害。
另外,长期使用药物也会损害肾脏。下面向大家介绍7类容易导致肾脏损伤的药物和制剂。有下列问题的患者,一定要酌情慎用。
7类伤肾药物
第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萘普生、扑热息痛等。这类药物透过抑制身体炎症反应来实现镇痛、抗发炎的效果。然而这类药物会降低肾脏血管的血流量,影响肾脏过滤毒素和清除水分的功能,会对肾脏造成伤害。此外,这类药物对心血管也有不良影响。因此,如果你感到一般性的头痛或发热,不应轻易使用这些药物。慢性关节炎及慢性疼痛患者,更要注意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对肾脏造成的损害。
第二类是降血压药物。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降低血压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但长期使用某些降血压药物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特别要注意的是利尿剂,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肾脏血流下降,对肾脏造成损害。另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要谨慎使用,尤其是人在脱水状态或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时,容易造成肾损伤。
第三类是抗生素。当人们在感冒发烧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服用抗生素,但这类药物只对急性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菌株,这时需要用到某些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它们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
第四类药物是抗病毒药。爱滋病患者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通常是由多种药物组合的联合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容易导致肾脏受损,尤其是在患者使用药物时间较长和剂量较大的情况下,后果就更为严重。当然,其它抗病毒药物也可能有这个问题。
最近,我有位朋友感染了带状疱疹,但他坚持不使用抗病毒药物,而是选择中药和针灸治疗,让他的病情也得到很大改善,或许这也令他避免了抗病毒药物对肾脏的潜在伤害。
第五类药物是抗骨质疏松药物。年纪较大的人群容易面临骨质疏松的问题,因此可能会服用这类药物。然而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肾小管形成钙盐结晶,造成肾小管功能障碍,从而对肾脏造成伤害。
第六类是免疫抑制剂。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会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例如降钙素酶的抑制剂,它可以降低淋巴细胞的排斥反应,但对肾小管和肾小球具有毒性,使用剂量越大、用的时间越久,毒性就越大,所以这类病人需要格外小心。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注重保护身体器官的健康,预防相关的疾病,如果到了需要移植器官的阶段,不仅可能引起一系列医学伦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品质会大大降低。
最后一类会损害肾脏的是造影剂。人们在进行CT检查时,为了能清楚地看到骨头和血管,需要给身体注射造影剂以增加骨头和血管的对比度。然而造影剂具有放射性,因此对某些人来说,可能直接对肾脏造成损害,有些人在完成检查后就出现了肾脏问题。
5个症状 肾脏可能受损伤
有的时候肾脏损害是没有症状的,那么怎样判断自己的肾脏情况呢?建议当你开始吃这些类药物的时候,就要关注你的一些早期甚至轻微的症状。如果你有以下症状,有可能是肾脏损害,就应该去就诊看医生了。
症状一:尿液中带血或泡沫。尿液中带血可能是肾脏损伤或泌尿系统问题的表现。血尿可能表示存在肾小球或其它部分的损伤,导致血液渗入尿液中。泡沫尿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现,当肾脏受损时,可能会让过多的蛋白质进入尿液。
症状二:尿液颜色变深。尿液颜色的变化,可能是尿液中含有血液或较多废物的迹象。
症状三:尿频或排尿困难。这可能是由于泌尿道感染、炎症、前列腺的问题,也要考虑到可能是肾脏受损。
症状四:下背部或腹部疼痛。肾脏附近的部位感到疼痛,这已经是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的症状。
症状五:尿潴留。出现无法排尿的症状,需要用导管导出尿液,这是肾脏损害比较严重的表现。
总之,在我学医的过程中,我的一位老师曾告诉我:当一个正常人突然出现新的症状时,首先要考虑是不是药物的作用。有些肾脏受损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因此在使用以上药物时,应当密切注意肾功能的变化。
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患者应与医生及时沟通。医生通常会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及检查,来确定是否有肾脏问题,并决定如何调整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停止或更改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降低肾损伤风险。@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李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