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流芳】幽人独往来 归隐山水的孟浩然

font print 人气: 6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开元年间的长安城,突然多了一个大龄书生的新面孔。四十岁的他,一袭白袍朴素无华,凭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在太学赋诗夺魁。一夜之间,孟浩然的大名传遍公卿。

然而那一届的科举场上,他首战失利。京城里中年的白衣郎消失了,襄阳的鹿门山中,却多了一个独来独往的隐士。

黄昏时分,是山下渔梁洲最喧闹的时候。渔夫争相渡河、村民赶着回村。他总是乘一小舟,驶向山中最幽深迷濛处。他望着山色树影,倍感寂寥,却体验到古代隐士独处清修的境界。他用诗笔记录下夜归时的感悟,成就了他的佳作——《夜归鹿门歌》。

订阅频道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1OYKxRpBsudVX2zY2rrdw

古韵流芳】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吕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 一位来自长安的青年书生,一路西行到塞外游历,他或许没有披甲上阵的机会,却做着一腔热忱的军旅梦。他用诗意的眼光穿越汉唐历史,纵览古今边关战事,写下两首七绝,表达了对国士良将的慨叹,以及对克敌立功的渴望。这就是王昌龄的《出塞》。
  • 普通的出行,因为他眼中的风景和怀旧的心绪而变得与众不同。他把这次辛苦的奔波旅途,写成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这就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 心中的失落感更沉重了,他将那千丝万缕的心绪写成了一首小诗。这首诗却意外地成为他传唱度最高的作品——《滁州西涧》(韦应物)。
  • 美要眇兮宜修,是湘水女神飘逸绰约的风姿,也是一位晚明闺秀的芳名。沈宜修,究竟是什么样的妙人,担得起神仙一般的美好形容? 江南自古繁华,山水清嘉,地灵人杰。世家大族诗书传家,女教兴盛,涌现出众多品貌俱佳、文名远播的淑女。沈宜修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她身处柴米油盐的俗世,却以细腻婉约的心灵,构筑了生命的诗意桃源,更为后世留下了灿烂的笔墨。
  • 有宋一代风雅无双,才子才女更是风华绝代。即使在动荡的末世,仍然出了一位浊世佳人张玉娘,其文采可与清照齐名,其德行远追班昭遗风。她如幽兰白雪高洁,在韶华芳龄仙逝,走过了短暂却才情双绝的传奇人生。
  •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 宋朝的李之仪,立于长江之畔,则以江水之无尽比喻情意之绵长,写下一首流传千年的相思词——《卜算子》……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