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看潮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6日讯】
宋 李嵩
月夜看潮 册
绢 设色 描金
22.3 x 22公分

南宋文化其精致优雅居历朝之冠,国都所在地杭州,风景优美,附近的钱塘江、太湖吴兴风物,皆是画家诗人的灵感泉源。西湖胜景加上不断兴建的宫殿、楼阁、庭园,更培养了诗人画家浪漫的生活方式。“月夜看潮”正是符合宫廷品味的台阁界画山水,此类作品乃用来歌颂国家笙歌太平,仿佛欲振奋南宋王朝逐渐衰颓的信心。

  浙江东流入海处的钱塘江,素以江潮险峻闻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至十八日,浪涛汹涌澎湃至数丈,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谓之弄潮。钱塘观潮之举,在唐、宋之时很盛行,又以南宋为最。宋吴自牧(公元13世纪中晚期)《梦梁录》卷四,即有此记载:“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军,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顾赁作看位观潮。”

  此图绘杭州岁岁观潮之乐,台榭亭阁,花木奇秀,影映湖山。天际皎月高悬,沿岸豪门贵宦的平台阁楼上,多人伫立观赏卷涌而来的浪潮。人物皆以粉点成形,再用墨笔勾勒,然因年代久远,画上点粉均已脱落,徒留白影而已。楼阁内部陈设简单,装潢尚典雅,置有一朱漆插屏及两张圆藤墩。根据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的敕令,红漆家俱只有皇室可使用,富贵人家则多漆以乌漆,故此图所绘应是皇亲贵戚的豪华建筑。

  画面楼身透空四周无壁,“单檐歇山式”屋顶和曲折回环的走廊,平直中另有变化,整个建筑组群主次分明,繁复而不乱。屋顶平梁上有丁华木抹头栱,为典型宋代较简朴的处理手法。(注1)图中建筑分区组合丰富,无论是在高台主楼上凭栏观赏,或是穿过厅轩、曲廊庭院,都予人步移景换的感受。华丽的宅第内更有时兴的斑剥怪石置于庭中,以为假山之用,旁则植有棕榈树。画家运用“框景”的园林造景手法,绘边角式台阁界画山水,以局部象征全体,创造出多层次引人入胜的景深效果。

  杭州八月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赏桂与中秋观潮同样具有强烈地域性。为了取得画面构图的平衡,在景观相对薄弱的地方,以山石树木来点缀。透过高阁脊檐和乔柯的枝梢,遥望潮峰奔腾、浪花飞溅的钱塘江,远山则构成优美的天际线。画家仅取宫苑建筑之一角、远山一抹用花青淡染,成功展现“江天一色,孤帆一片天边来”的寥阔之感。

  有关此画的相关着录资料,见于清厉鹗(1692─1752)《南宋院画录》卷五:“李嵩夜潮图,绢画小斗方一张,画法工致,上有蝇头小楷,题曰:‘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识两字曰李嵩。有坤卦图书,观于扬州张黄美家。”此段记载与“月夜观潮”有两点差异,一是原画形式非纨扇,而为小方幅;二是画家款署比故宫本少一“臣”字;怀疑可能是为另一副本。在传世的南宋院画中,经常可见多件作品同出于一稿,譬如马和之(约活动于公元12世纪中叶)“诗经绘图”、李嵩(约活动于1190-1264)“花篮”、“市担婴戏”等,可见当时风尚为此。

  关于李嵩,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书成于1365)有此记述:“李嵩钱塘人,少为木工,颇远绳墨,后为李从训(约活动于1120─1162)养子。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光、宁、理宗三朝画院待诏。”细审图左下方署款:“臣李嵩”,再比较李嵩其他几幅有可靠名款的作品,譬如嘉定辛未(1211)所作“货郎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以及“天中戏水”、“花篮”、“市担婴戏”(皆为本院收藏),疑“月夜观潮”非出自于同一人之手。(注2)

  自苏轼(1036─1101)提倡“诗画本一律”以来,两宋画家普遍重视诗词修养。诗人在文字中诠释对自然佳节的感受,画家则借着描绘诗句的过程,表达了对宋朝的咏赞之情。幅上有宁宗皇后杨妹子(1162-1232)题苏轼“八月十五看潮”诗两句,乃神宗(1048-1085)熙宁六年(1073)苏氏于杭州任通判,中秋观看钱塘江潮所作。(注3)近代学者江兆申先生认为画上所题十四字小楷,似已受文徵明(1470─1559)书法之影响,又右下方“臣李嵩”三字名款,与题诗字虽略有不同,然笔法却很一致,可能为同一人所写。因此这张画应该是真宋画,而由后人加上假题识之例。(注4)

(林莉娜)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 聚会宴饮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古希腊,有一种称为“会饮”(symposium)的特殊宴会,是当时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后,宴饮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十分盛行,并以不同的形式传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岁时就计划为但丁《神曲》着手绘制插图。他的艺术才能大多体现在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上。除了神曲之外,他还为其它文学名著制作精美的插图,如《圣经》、《失乐园》、《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图的面世,即被大众认为文学结合视觉艺术的一大杰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