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足迹(十)

章冬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5日讯】十、那个干旱的夏季

秋雯她们从监狱出来,姹紫嫣红的暮春已经过去了,在他的记忆中,十几年来,这是第一次没有看到丁香花的春天。

冯姐爱人工作之余,种了几亩地的甜瓜。在瓜苗不大时,大地旱的快要冒火。路边的树叶有星星点点的发黄的、下落的。中午,秧苗的叶子干瘪着,打着卷。旷野中裸露的土地被风刮起的尘土到处扬着,城里的大街上也是热风吹得灰尘四起。脏啊,到处都脏,路上没走几步就冒汗,洁白的手帕擦在额头,拿下看看是黑乎乎、油腻腻的污渍。

一天,秋雯在家,突然来电话,是雪妍打来的。她说师父来经文了,你看到没有?秋雯当然没有看到,因为那时他是资讯的传递末梢。雪妍说念给你听,于是,电话那边传来柔和的、祥和的、抑扬顿挫的女中音,朗读师父的“心自明”。灵魂被大法的威力震撼着,身心被同修的慈祥感染着,秋雯感到非常的幸福、愉快。那个电话给他的印象太深了。放下电话,心里还美美的。老婆问谁来的电话。

“你不认识。”

“你不说我也知道,就是你们那些人。一句一句的那套嗑,我都知道。”

秋雯背诵《洪吟》时,她经常听到,所以她能猜出来是怎么回事。

从此,师父开始陆续地发表经文了,大法弟子走出来护法的更多了。而且,坚定而成熟的老弟子已经着手印制讲真象传单了。

李锦茗与程明动用了本来不多的积蓄,买了台速印机放在家里,把业余时间几乎全部投入了正法工作。

当然,穆姨、大葛他们紧紧配合。提供蜡纸啊,传送材料、资料啊等等。当时能够发传单的弟子是很少的。多半都自己看,然后给亲人看。那时世人看到大法传单还是感到很震惊和新奇的,许多抱着好奇心也是认真地看了。

秋雯的学法精进起来了,也能够渐渐地双盘打坐了,虽然从二、三分钟,痛得揪心裂肺的状态开始坚持,渐渐的在增加时间。当时董嫱、冯姐、彩云等切磋一下,说不能在屋里炼功,要走出去炼,我们是主佛的弟子,炼功要顶天立地,而不是顶着屋顶踩着地板炼功。于是,她们清晨分别在自家附近的开阔地带炼功。

后来大家悟到应该把从穆姨等处拿来的讲真象的传单,发给常人看,于是,她们开始发传单,不够的部分,自己找复印社复印。但是,那时发的很少,只是每批几十张,或一、二百张而已。

到那年的夏末秋初之际,走出来进京护法的弟子陆续不断。而且真象传单的发放量也成倍地增长。

一个渠道供应不上,秋雯就找到‘老仁义’。那时‘老仁义’大概在资料点工作,所以弄到资料很容易。为了避免频繁接触引起居民委的注意,‘老仁义’决定把带回的材料放在自家楼道最顶层的7楼半的阁楼上,自家放在那里的一个木箱里,箱子盖儿上放些杂物或大葱什么的。秋雯可以随时去取。果然,这个办法很好,没有人能够注意到。那时,‘老仁义’他们的材料有很多是彩色薄纸印制的,同样的体积,比复印纸的要多不少。其实,那时他们已经使用价钱非常贵重的数码一体机了。

那时,董嫱还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证实大法,就是出去‘盖戳’。她到刻公章的地方,让店家把真善忍三个字刻在橡胶上,然后到大街上,沾上红色的印泥,印在合适的地方,比方电表箱子、商店橱窗旁、汽车站台牌子等处。好长一段时间,她每天晚上和冯姐爱人一起去做,直到秋末感到冻手的时候为止。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夜,漆黑的夜,暴雨被狂风卷着,打着旋涡,拧着劲,在抽打一切地倾泻。
    路,泥泞的路,水在地上流,坑在水下伏,每一步下去,都深浅莫测,每一步的拔起,都是紧咬牙关,泥泞中深深的脚窝,很快被雨水淹没。这样的雨,这般的夜,人们啊,在温馨的梦乡甜蜜着,在美酒桌旁欢乐着 ……
  • 大纪元2月4日讯】(法新社巴黎四日电)法国文化当局近来推动“乔治桑(George Sand)年”活动,纪念这位以诸多文艺作品、前卫思想,以及一串名流爱人享誉盛名的十九世纪小说家暨女性主义者。   这项活动炒热了民众对一度被视为是天赋异禀作家之一的乔治桑的兴趣;过去一个世纪来,她的荣耀消褪,埋沈在岁月的尘埃里。
  • 2000年新年,董嫱在父亲家过年。大概是初五吧,她接到黎仪的传呼,说在工程大学开个法会,具体地点没说。约定上午9 点在大学门口见,然后他带路。
  • 瑟瑟深秋,穹空一抹浊黄笼罩着北京城。天安门广场上剑拔弩张,持枪的绿衣武警,弄棒的黑衣警察,还有嗅着气味逡巡的便衣;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密密麻麻,把天安门广场管制得水泄不通。
  • 擦地的时候,心中万般难舍的感觉,和想到监狱这个字眼时带来的恐怖压力,真的是感到即害怕又痛苦。当擦地结束,决心已下,那些揪心的东西似乎也没了。“不能退缩,不能成懦夫而被耻笑,在大法中受益,就要为大法仗义执言。”
  • 讲什么呢?李玺有点为难。每次给他讲从大法网站看到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而上次聪明说今后再讲,请叔叔讲自己身边发生的修炼人的故事,平凡的也行,精彩的更好,离奇的最好。
  • 根据英国媒体讣告,一九七八年推出以印度为背景历史小说“远方楼阁”(TheFar Pavilions)的著名女作家玛丽.玛格丽特.凯伊,已于十天前辞世,享寿九十五岁。根据讣告,凯伊已于今年一月二十九日在英格兰南部的索夫克家乡去世。
  • 猴年的新年,虽然邪恶还是做强弩之末的疯狂挣扎,但是明显看出它们已经是彻底的力不从心了。
  • 一段一段的材料陆续地整理出来了,可是还得往一起串缀啊。秋雯在电脑前琢磨着。他反复地看着写出来的东西。
  • 其实,在秋雯、冯姐她们没去北京上访之前,穆姨和洋姐就到冯姐家里去了一次,重点是交流如何走出来护法。这时穆姨和洋姐已经从监狱被放了出来,她们通过谈自己在正法过程中的境界提高,来鼓励那些在此问题上还悟不透的,还在观望的同修。冯姐在犹豫,彩云说自己没路费钱,能凑够路费就去。可能这次的交流对后来冯姐尽快走出来,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