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今》中的天命

思明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在韩剧《大长今》中天命扮演了一个主线的角色,在片子的一开始一个道士便向长今的父亲预言了长今未来要走的道路。在故事发展到一半的时候,另外一个小道士的出现则再次提醒观众天命不可违。而最后闵政浩和对中宗皇帝所讲的对长今的爱慕则使得对天命的认同上升到了自觉的境界。

关于一开始道士的预言,已经有多篇评论给予了讨论,这里就不多说了。而另外一个小道士的出现则较少有人谈及,就是在整部故事进行到了一半的时候,长今受崔氏家族诬陷而被流放到济州岛后师从张德学习医术有成,但由于在一次突发事件中治疗倭将而被再次诬陷。

在回到京城终于获得清白后,本来正值朝廷选拨医女,恰好可以留下来应征的,不过太医院的主薄郑白云因为不放心长今心中的恨而故意不告诉长今这件事情,所以长今怅然告别了必须留在京城的闵政浩,踏上了回济州的路,眼看着就要错过这次难逢的ZQ觥?p>不过这次依然是人算不如天算,另外一个小道士出现了,在长今拜祭半师半母的韩尚宫时,他突然出来告诉长今韩尚宫的埋身之地是非常不吉利的地方,而心怀仁心的长今则发现这个小道士身患无名恶疾,于是自告奋勇替这个实际上是富家子弟的小道士治病。

恰好这个小道士有些预测的能力,知道长今是自己命中的贵人,所以尽管他父亲极力反对,还是坚持让长今替他治病,在长今替他治好了病后,也无巧不巧的得知了朝廷选拨医女的事情。道士在临别的时候,对长今说根据麻衣卦象,她将来会救活很多人,最后长今也终于在最后一刻赶上了医女的考试。

有人评论说郑白云在这件事情上“境界不够”,不懂得君子“以直报怨”的道理。其实另外一点上,他也是不懂得天命不可违的道理,不过好在他后来似乎明白过来了,在长今没有肯定的回答他是否会救治自己的仇人时,依然给了长今机会,终于成就了一代大长今后面的故事。

如果天命这条线到此为止,那么长今的故事也就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因为剧中人只不过是在天命的支配下被动的漂泊沉浮而已。真正使这部电视剧从通常的爱情与传奇中超拔出来的乃是最后几集中闵政浩和中宗皇帝关于应该如何爱慕长今之间的互动。

在对大长今这部电视剧中,人们往往因为长今这个人物的特别光彩照人而忽视了其他人物。特别是闵政浩这个“男一号”,实际上如果说长今是世间女人的表率的话,那么闵政浩就是世间男人的榜样。作为一个受儒家文化教育的朝鲜贵族,他是剧中唯一可以自称儒生的人。

闵政浩最为难能可贵的就是他对皇帝所讲述的自己是如何“爱慕”长今的,他对长今的爱慕完全超脱了普通意义上的爱情,而是升华成了对天命的一种自觉的认同。他所求的不是和长今的常相厮守,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给长今一个幸福的生活,而是鼓励和支持长今完成自己的天命,去走她应该走的路,就是成为皇帝的医官,成就一名伟大的医者,尽管这条路上布满了荆棘,艰辛异常。

如果说长今个性的成长历程更多的是一种先天的,她的一生都走在了一条预定好的,不得不这样走的道路,在这样的道路上她不断的从被动到主动,浴火重生,内心不断的获得了升华。那么闵政浩的升华则有更多后天因素,他从儒家经典中所学到的一些抽像和概念性的东西,受到与长今爱情的激发而成为了一种具体的实践,而在这种实践中又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所学儒家思想的精粹,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的走在自己必须走的路上。

整个《大长今》的结构应该说是一个完整的太极图的结构,从个性成长上,长今和闵政浩两个人殊途同归,又互相扶持,达到了世间女人和男人的顶峰。也是因此,剧集最后的大团圆的圆满结局其实不是一种导演的媚俗,而是剧情内在结构的需要——如果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故事没有圆满的结局,那么天理何在呢?(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秦用锥刺大腿,提醒自己发愤苦读;李勣为姊姊煮粥,不小心烧到胡须。
  • 《三国演义》处处蕴含着古人的天机,只是我们有时会忽略那些东西,认为是迷信。刘备的坐骑叫“的卢”,人人都认为他妨主,以为不详。可是真相却像是龙马,可以腾空。关键时刻救了刘备一命。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 “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明清以来,许多文人认同这一论点,重视女子才华,因而这一时期才女大量涌现,才女文学之繁荣,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评明清才女,大多推举商夫人为冠。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时的江南贤媛商景兰。富庶而风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闺秀数不胜数,商夫人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样的英灵之气呢……
  • 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逃至吴国,说服吴王攻破楚国首都;越王句践表面向吴求降,暗中发愤图强,二十二年后一举消灭吴国。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西湖之畔,段家桥头,有一处小摊格外引人瞩目。摊位上摆着一幅幅颇具元人笔法的淡墨山水,画作上题着娟秀的小楷——“黄媛介”,摊主恰恰是位布衣荆钗的少妇。一旦赚够一日的生活费,她就匆匆收摊,不肯再作画。 女子抛头露面来养家糊口,在古代称得上是一大奇闻。这位独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兴的名媛淑女黄媛介。她和姐姐黄媛贞,更是一对才女姐妹花。时人对她们有一段知名的评价……
  • “我谢絮才,生长闺门,性耽书史,自惭巾帼,不爱铅华……”一出独幕剧,一场独角戏,吟唱着清代女子的才情与心志。这部杂剧名为《乔影》,甫问世就被之管弦,传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颇似有井水处必歌柳永词的盛况。
  • 曹操足智多谋,颜回大智若愚。
  • 在唐中宗、睿宗之时,武则天夺嫡之谋得逞,肆行不义之威,大唐的国祚差点脉断武则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诬告“谋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义士舍命护主,忠义的魄力震慑奸逆,改变了逆乱之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