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哲学的生命思维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渊博,辩论叫人机灵,写作令人细腻,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那么他就要有很强的记忆力。”

书写是心情记忆的产物。文字可以能很质朴,也可能很华丽,内容可以很感性及理性,或是在当下心灵的原实美感在于个人出身及修练,才学会经历完美诠释因此要求‘完美感’较高。

罗马文豪西赛罗曾说:“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如果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

学习哲学,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要服下一颗“定心丸”,从完整而根本的角度思索人的生命是怎么回事、该往何处迈进?人生是一个奥秘,正是因为结局未定,才使我们怀着惊讶与敬畏之心,踏出自己的每一步,因此哲学是不可或缺的准备工夫。

大自然的法则均是一种“循环复始”的过程,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有生必有死”。无死即不是生命,生老病死从一出生就注定的人生过程,但是否我们就该如此悲观看待人生呢?不,记起一段话:“生命永远都在,我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但是生命她会再回来。”

这是一句多棒、多么令人省思的话语呀!生命可以重新来过,虽然肉体已经腐朽,但是透过尼采的“永恒轮回”,生命会一直不断地轮回在不同的时空,重燃起我们对于人生的热诚,“生命永远都在,我们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但是生命她会再回来。”这里我突然心有所感,“生命永远都在”指的是精神灵魂层次的,它是精神不朽,它是灵魂不灭,它是灵化的超越时空。

至于“生命永远都在,我们可能不会再回来了。”真的不会再回来了吗?既然尼采斩钉截铁地认定“永恒轮回”,生命会一直不断地轮回在不同的时空,也就是说生命可以重新来过,那么为何“我们可能不会再回来了”!这里面似乎有一些未知数,话里并没有完全否定,但是已经接近完全否定的答案了。

尼采认为,未来的不确定使人生更具魅力的要素:“我的思想应该向我指示我站在何处,但不该向我泄露我将往何处?我爱对未来的无知…”

没错,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答案,尼采并没有给这段话一个标准的答案,但他在字里行间所展现的是拥抱阳光,迎接美好的极佳未来的美丽人生。

其实,当人生的乐章到了句点的时候就以优美的姿态鞠躬下台,不需恐惧和遗憾,因为这就是“生命”。这才符合宇宙的自然法则,循环不已,生生不息。我们看地球绕太阳运行,周而复始,如果它是一直线的前进,恐怕也没有我们这么多的生命了。我们欣赏一朵盛开的花,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它不久就会谢了,所以我们格外珍惜。如果,这朵花是永远不会凋谢的话,想想看那是怎样的花呢?因此生是真理,死亦是真理,生固可欢,死亦可欢,人对死亡的恐惧,是来自于未知的恐惧,但未知是种无名,因不了解宇宙真相,而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这是可以靠哲学思想和修练来超越,生命哲学的形而上思维其意义即在于此。

庄子认为生与死是可以超越超脱的,我更认为生命在活在当下以及创造当下生命的价值观。“生命因付出而丰富,生命因分享而充实”,就像我常说:“分享就是一种幸福快乐,幸福快乐就是一种分享”,让每一个人都能坚强、快乐的站在自己的生命舞台上发光发热!

这人生,如你现在经历和曾经历过的经历你必将再一次并无数次地经历它;其中没有任何新东西,却是每种痛苦和每种快乐,每种思想和每种叹息,以及你生涯中一切不可言说的渺小和伟大,都必对你重现,而且一切皆在这同一的排列和次序中—一如这蜘蛛和林间月光,一如这顷刻和你自己。

上述尼采说的话里,颇有深意深思,但是他谈到“其中没有任何新东西”,是不是意谓着当生命重新来过时,我们对于前世的一切浑然不知呢!或者,尚有其中深一层的意涵呢?以我的推论,在生命重新来过时,“其中可能有新东西”,为何我会这样认为呢!来自于“有生有死,死而复生”到“无始无源,源而返始”,以及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如此,彰显的不只是积极奋斗的生命哲学观点,当轮回转世时,我们对于前世的一切记忆都已忘掉了,但前世修练行善的因缘,却会在新的来生中相感应,诚如佛经说:“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所以说:“其中可能有新东西”,只是当我们失去前世的记忆,却没有忘掉积累的智慧根底,智慧根底不同,生命的价值能量与视野也截然不同。

人生命的肉体伫足在世间短短数十年,有多少人可以用坚定的语气说他用心的过每一天,生命的价值可以丰富富有,生命的价值也可以贫穷孤寂,其中的决定权在于自己。人要学会拥有“选择权”,不要只有“参与权”,因为拥有选择权才表示你在意用心你的生命,希望透过对于生命哲学的思维,反思生命的价值与精神生命的永恒性,激励我们迎向生命丰富圆满的极佳未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个问题︰“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功立业吗?”
  • 一直以来就是个喜欢读书思考的人,说它是默想也好思考也好。有时会有快乐或忧伤一闪而过,淡淡地不留痕迹。
  • 昨天改了一篇学生写的心得,很欣赏他认真读书思考的态度,希望能持之以恒,阅读思考不要间断,假以时日必有一流的文笔产生。
  • 我觉得文学创作从阅读(Reading)+思考( Thinking)而来,我比喻它们是两个好朋友,或称它们是知己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末而后止也。”可不是吗!
  • 前些日子上课时,发现讲桌上多了一瓶矿泉水,原本一瓶矿泉水也没什么,当我问到这是谁的?学生笑得非常开心,这是意料中的事情,此时,有一位学生举手了,我知道这是他掉在地上被同学捡起来的,正当我要拿给他时,看到矿泉水的名称取名为“观自在”,让自己惊讶不已。
  • 阅读思考彻底改变了我生命的品味、生命的心的方向、灵魂的深度;加之,阅读思考写作生活的进行让我的心胸和视野更加宽阔舒朗起来,我努力从个人小我慢慢融入大环境的转变,从个人狭隘的空间向整个人生和社会的触角延伸,试图以更大的心灵境界作一转念转变。
  • 最近读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他在普遍性的哲学思考原则中,尼采只确立两点:
  • 培根说:“人即心灵,心灵即知识。一般人知道些什么,他就是什么?”
  • 爱因斯坦说:“在阅读过程中,他找到了阅读的方法,在所阅读的书籍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