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要换工作,你们意见如何?”

黑立言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小时候,家里常常开家庭会议。大多数的会议,都是为了讨论要去那里玩、到那家餐厅吃饭。当我们最后敲定了餐厅,父亲就说:“由你们负责打电话跟餐厅订位。”

那时我才念小学,弟弟、妹妹们不用说了,年纪更小,但是父亲却坚持由我们去预约订位。于是,我们只好战战兢兢的拿起话筒,告诉对方我们用餐的日期、时间、人数。现在想想,当餐听接到这样的订位电话,会不会觉得是小朋友恶作剧?幸好,他们都蛮相信我们的。

到了餐厅门口,父亲也要我们小孩出面向服务生确认订位。在一般家庭,通常都是父母亲一手包办这些事,但是我的父亲却把我们当成大人,要求我们独立完成一些任务。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让他跟别的父亲很不一样。

在这么多次的家庭会议中,有两次最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父亲说:“爸爸想要换工作,从美国休斯公司换到光启社,虽然薪水会少一半,但是爸爸如果做光启社的工作,会比较开心。你们有什么意见?”

说实在的,还是“小朋友”的我们,对于父亲想要换工作一事,能表示什么意见?不过,父亲还是郑重其事的问我们的看法,让我们觉得自己很重要。

另一次,是我们第二次举家搬到美国,父亲又要问我们的意见。这一次,我已经小学六年级了,就有点想法了。

记得第一次搬到美国,其实过得还不错。美国小学的课业本来就比较轻松,加上学校很体贴外国学生,会特地为我们配一个“导师”辅导功课,虽然换了一个求学环境,但是不至于适应不良。

只是,我对美国的小孩印象实在不佳。那几年,美国流行李小龙的“功夫热”,那些美国小孩以为我们中国人个个武艺高超,老是想来跟我们比划比划,甚至还会上门来挑衅,有一次,奶奶实在受不了,抓起扫把,冲出去要修理他们。那些美国小孩看到那来的东方怪婆婆,一脸穷凶恶极,立刻作鸟兽散。

于是,在家庭会议中,我就列举到美国读书的好处和坏处:好处是可以练习英语、会有比较多不一样的生活经验,坏处是会遇到美国小孩找麻烦。

不过,弟弟、妹妹们对于回到美国念书,都还蛮支持,即使我有一点“异议”,最后也投了赞成票。

长大以后,有时候还是会想起,父亲当年召开家庭会议的用意。

父亲真的那么需要我们的意见,他才能做决定吗?其实未必。父亲是个思虑绵密的人,当他举行家庭会议时,一方面是咨询我们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用这种方式,告知我们他的决定。他也许心中早有决定,但是保留对话空间给我们,让我们也能参与这个决定,因为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事。

这十三年来,因为在台湾卡内基和父亲共事,我发现。他真的非常重视沟通,当他要求员工执行任务时,有三个步骤非常重要。

首先,他会让别人清楚的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事。而且,他也会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最后,他会为对方设下一个目标,作为检视成果的指标。

如果,要让一个家朝着某个目标前进,就让这个家庭的成员,都来参与决定的过程,只有当大家都清楚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一起完成目标。

这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重要一课。

摘自: 大好书屋出版《黑幼龙慢养教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卡内基训练创办人黑幼龙,四年多前将“卡内基训练”引进中国大陆。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大陆不少企业开始重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少大陆企业、政府机构都开始接受“卡内基训练”的培训课程。
  • 今天早上接受中广吴瑞文访问的时候,他在节目中问我要选播的二首歌曲,为什么要选“感恩的心”与“夺标”(My Way)?
    我当时回答说,回想这一生,我真的好感恩。
  • 小儿子黑立行在美国结婚的时候,有一个亲戚从美国墨西哥州来参加婚礼,他告诉我:“你今天的成就、名望我一点都不羡慕,但我最羡幕的是你有这四个好孩子!”当时我连声说不敢当,但我必须承认,内心其实是非常安慰满足的,而我的母亲也说过同样的话,妈妈都会跟我说:“龙龙啊(我的小名),你生这四个孩子真好!”。
  • 不只是婚姻,工作、读书都必须为自己负责,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那么我们在教养小孩的过程中就必须给他们自由选择、勇于承担的机会。

  • 有一个理论认为,孩子的生命有一个自然律,而这个自然律来自周遭的人怎么看待他。有一个爸爸带着一个智能障碍的小朋友到社区散步,路上经过一个棒球场,智障的小朋友问爸爸:“你觉得他们会让我上场比赛打球吗?”爸爸知道机会很小,但他还是去问问那个领队,那个领队说:“现在是第九局我们落后三分,我们设法把你的孩子排进来好了。”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