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囝仔ㄟ童乐会》序

懂得珍惜,才谈得上拥有

文/李家同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一个住在偏远乡间,自称是放“牛”班的孩子,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是知福惜福,坦然面对生活中种种的酸甜苦涩,反而乐在其中。

读完黄振裕老师的新书《蕃薯囝仔ㄟ童乐会》,我在想,现在的小朋友能够体会书中的感受吗?比如说,孩子们会问:现在寻常可见的水蜜桃、爆米香、饼干值得“回味一生”吗?能准确将牛粪接到竹畚箕中,值得“沾沾自喜”吗?

对于现代在都市里的孩子,平常生活不是在家上网、打电动,就是偶尔去户外打打球,很难想像书中提到的童年生活竟然是爬树摘芭乐、溪边钓青蛙、树上抓蝉等田园活动。或许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并不富裕,没有现今小朋友拥有许多“便利的”玩伴,但是我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蕃薯囝仔,比许多生长在环境优渥的现代孩子快乐得多。

我觉得这点是因为现代孩子缺乏了一种对人、对事感恩的心。随手可得的东西何必珍惜呢?记得我之前在印度加尔各达的垂死之家当过志工,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那十来岁的年轻乞丐,每当我要离开时,常会握着我的手不放,这让我感到十分羞愧,因为我知道,离开后我将回到舒适的家里去,而他呢?

和印度的乞丐相比,生活在台湾的我们是何其幸福与幸运,然而对于生活在衣食无缺社会中的孩子们来说,或许感受不到;但是如果我们不时时怀着感恩的心,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等到哪天生活环境变差了,再来回想当时的美好,我想这可不是光光“一生”就能“回味”得来。

黄老师文笔幽默风趣,透过一篇篇的趣闻故事,一方面和大家分享童年的快乐时光,一方面也让我们回味二、三十年前的生活点滴。相信在愉悦地阅读当中,不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能领略什么是知福惜福,会更加地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过,从来没有人讲过或隐约提到,只有在教育等于娱乐的时候,有意义的学习才最有效、最持久也最真实。教育哲学家曾经设想适应文化是件难事,因为其中必然要受到各种约束。他们说过,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坚忍苦读在所难免;还说我们往往要舍却个人享乐来成全团体利益,而且养成判断能力、学习严谨概念思考,这对年轻人来讲是很不容易的事,必须艰苦奋斗才能成功。
  • 意大利有一句谚语:“成功有一百个父母,失败就成为孤儿。”甘迺迪总统最喜欢引用这句话,但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说,此话正是人生经验谈。台语俗语:“有现才有轮。”、“扶起不扶倒。”、“西瓜偎大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就是一句话,人生必须成功,失败是痛苦之事,人切不可在失败中自我折磨,一定要立志向上,忘记背后,迈向成功,获得别人的尊敬与肯定。

  • 一八六二年五月某个灿烂的下午,英年早逝的“美国梦”终于入土为安,与此同时,盛开的苹果树宣告了春天的来临。

    三点钟,丧钟为早逝的生命敲了四十四响,每一响象征活过的一年。三百名学生放学后顶着烈日迈向丧礼,这其中有些人凭着运气与志气,长大后将在“镀金时代”改造美国资本主义。

  • 她(以马内利修女)真挚的愤怒,忠心的坚持,她是这世界为数众多贫穷者的守护神。她热情的力量就是以马内利(上帝与她同在!)的爱。
  • 尽管我自己也不总有先知措词激烈的勇气,尽管我自己也不总有神耐心所呈现的智慧,我仍旧吁求唤起人最根本的核心——这是人的本性与基督徒信心的相遇之处,同时也是富人与穷人结为兄弟的所在。
  • 在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周书‧金滕篇》中,生动而详细地记载了周朝初年发生的一次强风暴过程。今天的气象学甚至把它当作一次典型的古代天气现象来研究。
  • 在塔里木盆地旅行,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缘的绿洲──若羌、且末、民丰、于田、策勒、和田、皮山、莎车、麦盖提,一站站走去,无论走到哪一个偏僻的角落,都可以听到民间流传的有关沙埋曷劳落迦古城的有滋有味的传说。1300多年前的唐玄奘听过;100多年前的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和斯坦因听过;今天,塔里木的子孙也会讲给每个客人听。

  • 几乎是自古以来,每当中国人想要寻访有着大智慧的长者、有着特殊绝学的宗师、武林高手、不世出的贤人甚至神仙时,大概都会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那云深不知处的深山。
  • 尽管隐士传统是中国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直到西元三世纪末,中国官员才开始费心思去传讲隐士的贡献。《后汉书》里有一章是专门讲隐士的,作者是这样开头的: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 那秋夜的凉冷最让人受不了,被子盖暖了,豆仔就发痒;掀开被子轻轻的搔摸,等豆子不痒时,身子也冷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