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为善最乐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620
【字号】    
   标签: tags: ,

人世间有许多人生活得不快乐,并非都是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之本。其实人的善心善念常与快乐同在,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就是快乐之本。只有乐于助人的人,心境才能保持开朗,有了良好的情绪,也就自然拥有了健康。一位心理学家说︰通常乐善好施的人,都会因做善事而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人生也就变得积极乐观。

凡是去过中国山西晋中乔家大院的人都知道,大院正房中央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叫“为善最乐”。据历史资料记载,乔家从发迹到走向辉煌,“为善”一直是乔氏家族的立家之本,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商业活动的一条主线。乔家的兴旺和繁荣,与“为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更高的人生哲理来讲,行善就能积德,有德之人则必有福报,他们的精神状态自然是坦然快乐的。

“为善最乐”一语出自《后汉书‧卷四十二》,意思是说︰做善事、与人为善是最快乐的事。史书中记载刘苍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儿子,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刘苍博学多才,汉明帝刘秀对他很器重,每次外出巡视,都把京城交给他管理。刘苍虽然地位很高,却毫无骄奢淫逸的贵族习气,而且很关心百姓的生活,还常常提醒汉明帝,为东汉初年的“太平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他品德醇厚、待人至诚,声望也越来越高。这却使他感到非常不安,多次请求辞去职务,想回他的封地东平国(今山东省东平县),汉明帝拖了很久才答应了他的要求。回到东平之后,刘苍仍对国家大事提了许多有益的见解。汉明帝很关心他,有一次问他在家里做什么最开心,刘苍回答说︰“为善最乐。”世上的善事不一定要用金钱去做,也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是善还是不善。一个人只要发出做善事的心,就已经在做善事了。人在任何时候付出的善心善念都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它将会在人们的精神环境中良性互动,带给人们长久的精神快乐。

乐善好施并不只是富人的专利,穷人如果有一颗慈悲向善的心,同样也可以做到时时刻刻与人为善。以前笔者曾见过在某肿瘤医院有一位年轻患者,因拿不出数万元的手术费而准备停止接受治疗。他的亲属透过媒体求助于公众,在消息刊登的第二天,第一位前来捐款的竟是一位下岗工人。那位下岗工人领着自己生理残障的孩子来捐款,使在场的人们深受感动。探究缘由,那位下岗工人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穷人再拿出一点钱来,还是穷人,这是不会改变的。不同的是,当我拿出一点钱时,使我感到了自己的自尊和富有。”一个人如果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选择了与人为善与乐善好施,其真诚善念就为他自己生命的未来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不仅将得到生命中的快乐,好人必得好报,其未来的人生也必定充满光明,度过幸福美满的一生。@*

更多: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名句中的人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因为心性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内心容量的大小,所以要想达到心胸宽广的思想境界,就必须先修好自己的品德,看淡人世间的名利得失,平时保持一个平静祥和的心态。只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才能在遭到误解或恶语中伤时坦然面对,无怨无恨。
  • “仁者无敌”一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谈中,梁惠王说︰“晋国是天下最强的国家,这也是你知道的。到了我这一代,东面战败于齐国,长子阵亡;西面丧失了七百里疆土给秦国;南面受辱于楚国。我对此感到耻辱,想替死者来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样才能办到呢?” 孟子答道︰“拥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能称王天下。大王如能对民众施行仁政、减省刑罚、薄敛赋税、深耕土壤、清除杂草;青壮年在空闲时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用这些来事奉父兄,出外用这些来事奉尊长,就能使他们拿着木棒来打击秦楚的坚甲利兵了。那些国家侵夺民众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农田来养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冻受饿,兄弟妻儿离散。那些国家虐害自己的民众,大王去讨伐他们,谁能和大王对抗?有道是︰‘仁者无敌’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了﹗
  • 人活着就会有所追求,然而世上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用自己的头脑去认真思考过。大多数人不过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看到别人追求什么,自己也仿效着去追求什么。与一些青年朋友谈到人生的理想时,有些人认为金钱财富很重要,没有金钱财富就不能幸福,所以值得一生去追求;也有人认为名声很重要,一旦成为名人之后金钱财富就自然滚滚而来;还有人说,权势更值得去追求,因为拥有了权力之后就可以名利双收了……这样的议论听起来很俗气,人们也很难想到更高的目标是什么,很少听到有人把高尚的道德品质或完美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
  • 真诚待人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在收集的人生座右铭之中,我特别钟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格言。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业力轮报的关系,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对自己怀有敌意的人,或者由于自己的言行不慎让一些人产生了误解。此时我总是在心中默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话,以自己的真诚和善意慢慢的化解生生世世所累积下来的孽缘,一旦能做到化敌为友时,内心的深处就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
  • 以前有一些亲朋好友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出于同情心,逢年过节时我经常寄一些钱给他们。原来的想法只是想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时间一久才发现寄钱并没有使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观,相反却使他们产生了依赖心,这时我才感到寄钱不如教他们一些赚钱的方法。此外,一时阻止一个人做坏事比较容易,但是要想改变一个人做坏事的心就很难了。古语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由此可见让一个人弃恶从善的难度很大。而一个人如果不能真正从内心弃恶从善,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他仍然会做坏事。
  • 遍读中华史书,看尽古诗名句,在成千上万的名诗佳句之中,唯独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所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最让人刻骨铭心、 终生难忘。这两句诗,表明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他认为人生在世谁都会死去,死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精忠报国的赤忱,永远照耀在青史之上。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之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畏生死折磨,面对淫威,威武不屈,坦然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从容就义。在文天祥看来,生固然可贵,但忠义更高;为了持节尽忠,牺牲生命是在所不惜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坚贞信念,所以他才能做出气壮山河的义举。可见,真正有气节的正人君子,是能够坦然对待生死福祸的。这种坚贞不屈的崇高志向,养成了他们身上的浩然正气,使他们义无反顾、无所畏惧的为道义舍身成仁。
  • 在走上修炼的道路之前,我不仅没有任何文艺创作的经验,而且由于生长在中国大陆那样的学习环境中,小时候各种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因此连中文也没有学好,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总感到有些词句半懂不懂。然而,自从走上了修炼的道路之后,心灵在佛法中开智开慧,在文艺创作方面也有了一种无师自通的感觉,经常在头脑中自动的涌现出许多优雅的诗句与灵感,所写的诗歌和散文自然而成,几乎都是自动的从心中流淌出来的心声,而没有经过任何刻意的构思和创作。
  •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经常为自己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而烦恼。虽然他们很想摆脱烦恼,却找不到烦恼的真正根源在哪里。如果向他们询问生气或者不快乐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理由:老板太刻薄,所交的朋友对自己不忠诚,孩子太不争气而没有进入名校,以及老公或家长太过吝啬给的零用钱太少等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把个人的得失看得很重,而且都认为自己的烦恼完全来自于他人的错误,却没有人去真正反省自己的任何缺点或过失
  • 从人的本质来讲,本来善恶分明,正邪不两立。然而,如果处在一个安定的和平时期,却很难分辨出一个人是忠是奸或人品的高低,这是因为奸臣可以用花言巧语遮掩其奸行,坏人也可以随时为自己带上一副伪善的面具。因此,大凡逢艰难的时势,才会构成对人们信念与气节的考验。每一个时代,能在逆境中、以至于临生命危险仍坚持自己崇高追求与信仰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义士。这就是千古以来很多忠臣义士遇难之后仍能被后人尊敬与传颂的原因。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