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瞬间】

泱泱辉煌成传说——长安城

文:蔡大雅;绘图 : 萧素惠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展现大唐盛世的国际城——长安城在历经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后,已经被摧残殆尽,从前泱泱大国的光采已不复见。盛世天朝的长安光辉壮盛,自此留存在后代中国人的心中……

唐朝皇室姓李,相传是老子李耳之后,因此唐朝皇帝多信奉道教。唐朝自开国之始,便由皇帝诏令,确定了道教为三教之首的地位。长孙无忌与皇室渊源既深,本身又极好学,博览群经,自然有着道家谦冲无求的态度。他身兼外戚和开国功臣的身份,又累居高位,却没有骄傲跋扈之气,相反的,他时常以盈满为戒,屡次恳请太宗准许他辞去高官大位。他那贤德的妹妹长孙皇后也如此劝告太宗,只是太宗不听,因为他认为任命长孙无忌以要职,并非因为他是皇后的哥哥,而是鉴于他的才能与德行。

佐国忠臣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对太宗极为忠心,他的表现使太宗相信,即使自己驾崩以后,长孙无忌仍会尽心辅佐未来的皇帝,贯彻贞观之治的政策。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有大功勋的臣子肖像绘于凌烟阁,以彰其功,长孙无忌排在第一位。太宗临终时仍不忘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而长孙无忌也的确不负太宗所托,作为顾命大臣,他与褚遂良全力辅佐他的亲侄子——唐高宗李治。高宗仁弱,即位初期实际上是由长孙无忌掌政,长孙无忌继续推行贞观时期的制度、完善律法,并结束对高丽的战争,使人民休养生息。贞观之治的盛世在唐太宗之后得以继续持续下去,可以说是长孙无忌的功劳。

唐高宗一向听从长孙无忌的话,但在废立皇后一事,却不顾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众大臣的反对,坚持立武媚娘(后来的武则天)为后。武后对长孙无忌自然怀恨在心,伺机构陷他结党谋反。高宗懦弱昏庸,竟然不经对质审问,就将扶持自己登上皇位、十年如一日的辅佐自己的舅父削去官位、流放边疆。

唐高宗显庆四年(西元六百五十九年),长孙无忌被囚于牢车,最后一次行于长安街头。他望着渐行渐远的皇宫,忽然觉得长安好小,一下子就走出了城门。他在年轻有为之时来到长安,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历史大戏,怎知却以老朽戴罪之身离开长安,他用自己的一生演绎着命运的造化、世事的无常。他再也没能重回长安——三个月后,长孙无忌在流放地被迫自杀。

与长孙无忌戏剧性的一生相仿的,是长安城的宿命。

动乱不停 长安辉煌消失

长安在盛唐时期增建兴庆宫后,基本上就没有大的更动了。它的辉煌持续了一百七十余年,直到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西元七百五十五年)时被叛军攻破,长安遭受严重的破坏。这场持续八年的动乱也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国库拮据,藩镇又割据叛乱,致使物资无法顺利运至京城,造成各项所需短缺,长安城不仅无法进行重建,连维持现状都显得有点吃力了。

唐德宗贞元三年(西元七百八十八年),一名十六岁的少年带着自己的诗集到京城长安去求见顾况。顾况是当代有名的诗人,也在朝廷里任职。那时的后生小辈经常请名人阅读自己的作品,除了能获得前辈的指导外,可能还希望得到其赏识,进而争取晋升仕途的机会。

顾况生性诙谐,看见递上诗集与名帖(当时的名片)的小伙子叫白居易,就拿他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百物方贵,居大不易。”顾况说的虽然是玩笑话,却也如实反映出长安当时的社会情况。经历近两百年的风风雨雨,这时的长安开始露出它人老珠黄的景象。

当老诗人读到白居易诗里的其中二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马上对他刮目相看,认为有此文才,任他想住哪儿都容易。有了前辈大师的肯定,作为新人的白居易自然很高兴,只是在现实生活中,长安居仍然大不易。因为长安城内虽然有些地区荒凉空旷,渺无人迹;有些宽阔的大街两旁则被居民辟为菜园,但是好地段,尤其是凉爽干燥的坡地上,那里的房价依然不菲,经常只有达官贵人或商业巨贾才能负担的起。也许因为如此,白居易并没有在长安待下来,跟许多怀抱梦想来这里寻找安身立命之处的人一样,带着失望离去。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形成北实南虚、东贵西穷的形势,长安逐渐萎缩衰败。

在唐朝末年,长安又因黄巢之乱再度遭受严重破坏。天祐元年(西元九百零四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将长安城内的多数建筑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一座伟大的城市就这样戏剧性的烟消云散。在往后的历史里,长安再也没有被选为国都。后来,驻守长安的节度使为使长安便于防守起见,在皇城的基础上进行缩建,就是现代的长安旧城,其面积只占唐长安的十分之一。

长安的黄金年代已然逝去,那段时光是唐朝最辉煌的日子,也是中国文化达到最顶尖的时期。盛世天朝的长安光辉壮盛,自此留存在后代中国人的心中。长安的消失,开启了研究长安的时代,这个时代从宋朝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累积至今的文献洋洋洒洒,不少于专立一门的敦煌学。

历代皆有一个再造长安的梦想,其实是想重新找回如大唐盛世般泱泱大国的光采。唯盛世的荣耀不在具象表面上的攀模,而是在精神内涵的继承。舞台再华丽,若无好演员在上面表演,舞台也只是个没有内涵的存在而已。唐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化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唐人全面体现了佛道儒所阐述的神传文化的精神。(完)◇

转载《新纪元周刊》99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汉中、荆州这两座三国时代的古都,不只彰显了汉初三杰叱咤风云的豪义,也述说了诸葛亮、周瑜、曹操三人斗智赤壁的精彩故事
  • 时辰到了。羿明白,骑上大花马,背上神赐的彤弓素矢去十头金乌出没的山渊的日子到了。十太阳不耐地把天空燃到沸点,一寸寸加强了光度,它们刺耳的一声声嘎叫是对羿下的战书。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绵延数百年的恩仇纠葛,在各自出世历劫后了结因果。三国古城就在其中显示历史教训,劝世为善不为恶
  • 十太阳把火焰戴在头上,做他们的王冠。在这史前的大地,万叶的叶脉欲裂,岩石风化成粉末,老树根死抠住石头索求水滴,大地是一座不设防的火药库……
  • 太阳的马车伕,羲和,远远坐在马车上望着十日在大地洒下的,没有人能补救的灾难。她干燥的、漆黑的眼凝望眼前的一切,黑色瞳人里没有残忍,也没有仁慈。
  • 卷起黄袍,行走在遍地是银树香草的天庭,天帝感到一种深沉的厌倦。羲和知道,他意图这十个逆子的毁灭。他得在地下渺小的人类当中找一个心足够大的人来做这件事……
  • 中国神话的源泉《山海经》竟然这样支离破碎。
    读完这些承载着神话骨架的断简残篇,不禁掩卷叹息,并突发奇想:应该有另一部《山海经》……
  • 天地初启的日子,我造的人活在大地上,浑浑噩噩,和自然、和万物没有疆界地活着。我竟有些嫉妒他们和路边的羊桃树一样无知无识,没有烦忧。
  • 如何把这蒙昧的王国中危险、叫人迷惑的万物凝成清晰的形象,好叫未开化的百姓认识?在从透明的叶子筛下来的晨光中,这是禹和臣子讨论的主题。
  • 于是夏王朝收集来据说是神创世时遗留下的,横卧海底的镇海铜杵,把它融了铸成九座巨鼎,鼎上雕了一个个吓人而深具艺术成就的,奇异生灵的面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