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何必掉眼泪(4)语言的魔力

第2招:语言的魔力
黄金源 (特教博士,儿童问题咨询专家)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并且可以一跃三万六千里,如此神通广大如孙行者,竟然服服贴贴地听命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唐三藏,此无他,唐三藏的紧箍咒厉害非凡。当孙行者不听命的时候,唐三藏只要口中念念有词,孙行者便头痛欲裂呼天呛地求饶。在唐三藏的咒语之魔力下,孙行者有再大的本领亦无济于事。此段神话说明语言之魔力非等寻常。

因此管教子女时,父母应对自己使用的语言谨慎小心,父母或许不会唐三藏的紧箍咒,然而父母平日所使用的语言,仍然有着紧箍咒般的魔力。老师也是非常有机会使用语言魔咒伤害学生的人。语言所以有如此偌大的魔力,主要在于语言的暗示力量。

当然语言的暗示力量有消极摧毁性的暗示力量,但是也有正面积极的暗示力量。有句名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充分说明语言助人与伤人的力量。我们平日起居生活,无时无刻不受自我或他人语言暗示之影响。以下举数例说明,语言的魔力之可怕。

例一:
一位五、六岁的小孩童,拿着洋洋得意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妈妈看,妈妈一句话:“唉!你画什么哟,简直是鬼画符吗!”如此一句负面批评的话,可能箝制或抹杀孩子的美术天分。

例二: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学弹钢琴,若钢琴老师对妈妈说:“算了!省点力气与金钱吧!你的孩子没有音乐天赋。”如此一句话,足以断送这位小孩学弹钢琴的机会。

例三:
一位高明的医生面对一位歇斯底里的病人,以维他命丸做处方,暗示患者说:“此为目前最进步的胃溃疡治疗药,保证一周见效,三周断根。”维他命当然治不了胃溃疡,但是凭着医生语言暗示的魔力,确实可以治好病患的胃痛。

例四:
一位心理学者以不含咖啡因的浓咖啡,使一群受试者彻夜辗转反侧无法成眠。此无他,受试者是接受了“喝咖啡会睡不着觉”以及“他今晚喝了浓咖啡”等语言暗示的影响。

例五:
从前有位师专生,在放学时间找笔者聊天,在聆听完笔者的留美经验谈之后,感叹地说:“留学之路,对我们师专生而言,路途太遥远了。”

针对这感叹的话,笔者可以有二种反应:一是消极的反应:“是的,师专生毕业后要当二年兵,而且要实习五年,等当兵及实习后,志趣早就磨光了,何况师专生普遍英语不好,想要留学,简直是梦想”。另一是积极反应:“留学之路就目前而言,可能还算遥远,不过等你毕业后,再念完大学,留学之路便不再遥不可及了”。

一句话可以鼓舞一个人努力实现梦想,一句话也可以彻底粉碎一个人的希望,语言之魔力不可谓不大。

例六:

从前笔者在一次师生聚餐中,以可乐向老师敬酒,老师微皱眉头道:“你为何用可乐敬我?”笔者立即陪罪道:“报告老师,学生实在不会喝酒。”师曰:“你从没喝过,你怎知道你不会喝酒?”这句话深深铭记于笔者心中(当然,我不是要去喝,也不是鼓励大家去喝酒) 。目前为人之师,每当学生向笔者报告: “我不会……”时,笔者立即回应以“你从未试过,你怎知道你不会?”老师一句话,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甚至影响世世代代。

平日开玩笑的话:“为人师者,死后要下十八层地狱”。若从语言之暗示力量来看,语言可能杀人不刃血。言重一点,有时候,老师一句无心之过的伤人语言,可能损毁学子的一生,也让自己“罪过不少”。相反地,老师也可积极运用语言的影响力,造就无数的学生。

为人之师,一生的的确确可以“诲”人无数,也可能“毁”人无数。因此,老师该不该下地狱,其实决定于老师会不会妥善使用语言积极的暗示力量。信佛的人屡屡劝人莫做口业,就是警惕人:福从口招,祸从口惹,语言之“生”、“杀”力量简直不可思议。@*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想法与期望。所以每个父母知道他们怀孕后,就开始注意营养的吸取,避免感冒、吃药,希望宝宝出生后健壮聪明。可是有些儿童年龄逐渐镸大后,开始出现不听话、抗争,甚至各种偏差行为,当初的期望完全落空。教养孩子变成苦差事。许多父母被子女的偏差行为气得暴跳如雷。父母也把孩子打得哭哭啼啼,自己也伤心掉眼泪。
  • 莎士比亚曾在其名剧“皆大欢喜”(As You Like)中,阐释人生如戏,每个男男女女都是演员。事实上,生而为人每天扮演许多角色。归附角色对一个人是很可怕的。因为当一个人被归附某种角色开始,他便会努力学习该角色行为,卖力演出,并养成了人格角色,从此一辈子抛弃不掉该角色......
  •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叫做“自我应验的预言”或者称之比马龙效应。其主旨都在说明当一个人被“认定”或“归附”一个角色后,他个人很可能实践了所被归附的角色。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