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狂,教出好孩子(5)

教养守则 :放轻松一点,孩子犯错不用大声斥责
理察.田普乐 译/游绣雯
【字号】    
   标签: tags:

当我十几岁时,有一次帮忙料理全家的餐点(你待会就会知道,我用“帮忙”这个字,实在有点言过其实)。其实真正煮饭的人是我妈妈,我则帮她把冷冻豆子拿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我用手抓着那包豆子包装袋上端的一角,然后用剪刀,沿着我手指的下沿,剪开包装袋的一角。可预见的,(除了我手中抓着的袋子一角)豆子整包掉到地上,豆子四处飞散,撒得满地都是—冰箱和厨具底下,洗衣机底,我们的脚边。

我吓坏了,抬头望着我妈妈,等着一顿无可避免的高声斥责,那时我妈妈已经很紧张,忙着边切肉,边注意不让淋在肉上的酱汁煮焦,炉子上还有蔬菜,但是那时我老妈却笑弯腰了。

然后你知道吗?从那次以后,我没有再犯过同样的错误了(是的,我知道,大部分的人,一辈子都没犯过这类错误)。重点是,我无须被骂才能学会教训。妈妈用笑声而不是骂我笨(老实说,那显然是满愚蠢的),让我对妈妈的看法,以及对我们母子的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啦,不管那件事有多蠢,那真的纯属意外。那么当孩子存心找碴、顶嘴时,又怎么办呢?即使是在这种时候,父母通常也能化麻烦为欢笑。如果你能掰出个笑话,或是在适当的时刻,以温馨,戏而不谑的方式调侃他们,通常就可以改变他们原来会让你活受罪的心态。如此一来,大家都会比较快活,亲子关系也会更加稳固。

约翰.柏宁汉(John Buringham)写了一本很棒的童书,书名叫做《你宁可……?》(Would you rather?)他在书中问孩子,他们喜欢,例如,全身涂满果酱,被水淋得湿搭搭,还是被狗狗拖过泥泞地?(顺便告诉大家,我全力推荐,我是说这本书,不是说被狗狗拖着经过泥泞地。)我的小儿子很爱这本书,所以有时候,当他刚要开始调皮,我就问他们问题,以解除状况:“你们宁可……现在赶快停喔,回房间禁足五分钟,还是接受三十秒钟无情的搔痒?”这会引得他们咯咯笑,分心忘了原来要做什么。

孩子似乎对不用斥责来制止他们这件事很领情。现在我又想到,我知道我也应该对某些成年人试试这招。

摘自:《不抓狂,教出好孩子》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你还记得自己的孩提时光吗?回想过去的时光—你当然会记起来。假如老师告诉你,下次数学考试考得好,就记嘉奖,赏糖果吃,或是在公告板上表扬。好,另一种方式是,老师警告你,如果考试考不好,下课时间不准出去玩,或是放学后留校察看,体育竞赛,禁赛一场(或者罚你连打两场球—视你的运动细胞而定)。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比较可能让你想把考试考好?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