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珍藏

一部智慧的兵书 《六韬》(13)

姜太公 吕望
font print 人气: 51
【字号】    
   标签: tags: ,

卷二 武韬

发启第十三

周文王在丰邑召见姜太公,对他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任意杀戮无辜百姓,请您帮助我拯救天下百姓,您看该怎么办?”

姜太公说:“君主应修养德性,礼贤下士,施惠于人民,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还没有灾祸征兆时,不可先宣导征讨。当人道没有出现灾祸时,不可先谋划兴师。必须看到出现了天灾,且发生了人祸之后,才可以谋划兴师征伐;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心想法,才能知道他的真正意向;既看到他疏远某些人,又了解他亲近某些人,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情感。行吊民伐罪之道,政治抱负就得以实现;遵循正道去做,一统天下的愿望就可以达成;建立适当的制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拥有壮大的优势地位,就可以战胜强敌。取得全胜而不经过战争,大军临头而没有人员伤亡,这真可说是用兵如神了。神奇啊!真是神奇啊!

能与人同甘苦而互相帮助,同爱好且有共同追求,这样。就是没有军队和冲车机弩也能取胜,没有沟垒也能防守。真正智慧的人不轻易显现智慧,真正有谋略的人不轻易显现谋略,真正有勇的人不轻易显现其勇气。能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让天下人都受害的,天下人也都会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争夺天下,就像猎捕野兽一样,天下人都想要分吃兽肉;也像同乘一条船渡河一样,渡河成功,大家都达到了目的;失败了,大家都遭受灾祸。如能这样做,天下人就都欢迎他,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却能够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夺利益,却能够从别国那里获得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却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利益,民众拥护他,这是民众给予他利益;不掠取别国利益,别国归附他,这是别国给予他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利益。所以,这种方法使人看不见,这种事情使人听不到,这种胜利使人不可知。神奇啊!真是神奇啊!

“鸷鸟将要起飞攻击时,必定先收起翅膀低空飞行;猛兽将要搏斗时,必定先贴着耳朵伏在地上;圣贤将要行动时,必定先向人表示自己愚蠢和迟钝。现在的商朝,谣言四起,社会动乱不已,而商纣王却依然荒淫度日,这是商朝覆亡的征兆。

我观察他们的田里,野草长得已经超过了稻苗的高度;我观察他们的大臣,奸邪小人之徒远远超过了正直之士;我观察他们的官吏,暴虐残忍,违背法纪。面对这种局面,他们商朝上下竟浑然不知。这是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

旭日当空,则天下万物都能沐浴在阳光之下。正义所至,则天下万物都能得到利益。大军兴起,则天下百姓都会欣然归附。伟大啊!圣人的德化,独到的见地,无人能及,这才是百姓最大的欣慰啊!”

【原文】

文王在丰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人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

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

鸷鸟将南,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草菅胜谷;吾观其众,邪曲胜直;吾观其吏,暴虐残贼,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文王好奇,上前询问:“先生您很喜欢钓鱼吗?”
    太公回答说:“我听说君子真正高兴是在于他心中怀着远大的志向,而一般人高兴则是在于把目前的事情做好。我钓鱼,与这个道理很类似,我并不是真正喜欢钓这个鱼啊。”
  • 文王问太公说:“天下大局熙攘纷乱,有的时候强盛,有的时候衰弱,有的时候稳定,有的时候又很混乱,之所以会如此,到底是什么缘故?是因为在上位者贤能或不肖所致呢?还是因为有天命难违、大自然变化的必然因素在其中呢?”
  • 文王问太公:“我想了解治国的基本道理,我想知道如何才能使君王受到尊重,百姓得到安居?”太公答:“只要学会爱护百姓就足矣了。”
  • 周文王问姜太公:“君王和臣子之礼应该是怎样的?”
  • 周文王生病在床上休养,把姜太公召来,当时太子姬发也在床边。周文王说:“啊!天将要放弃我的寿命了,周国的社稷大事就将要托付给您了。现在我很想听您说说至理明言,好让我明确的传给后代子孙啊。”
  • 周文王问姜太公:“统理国家、治理百姓的一国之君,其所以失去国家和百姓的原因是什么?”
  • 周文王问姜太公:“如何才能保住国家呢?”
  • 如果他遵照天地运行常理来治理天下,百姓就会安定。百姓如果不安定,就有可能产生动乱。那么,天下纷争就必然随之兴起。圣人君子此时就悄悄的储备自己的能力与才华,等到时机成熟才公开进行征讨。
  • 太公回答:“身为君王,应该尊崇有才德的人,抑制无才德的人,任用忠诚可靠的人,防止奸诈虚伪的小人。严禁暴动的行为,制止奢侈浪费的习俗。也就是说君王要警惕六贼和七害。
  • 桓公三年,晋败我一将。十年,楚庄王服郑,北败晋兵于河上。当是之时,楚霸,为会盟合诸侯。二十四年,晋厉公初立,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合谋击晋。二十六年,晋率诸侯伐秦,秦军败走,追至泾而还。桓公立二十七年卒,子景公立。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