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批評?

謝于涵
font print 人氣: 19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7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于涵編譯報導)大多數的人都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尤其有的批評可能帶來自尊受創,進而對人生產生負面的觀感。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專欄作家雪倫包格(Sue Shellenbarger)撰文指出,當別人批評你時,正是你轉化負面批評為正面思維的好機會。這是一項稀有技能,需要練習,謙虛的心態和相當程度的自我覺知。研究指出,能從批評中學習成長的人,工作更有創意,人際溝通更順暢,更有價值。

根據2013年人事管理及全球人才協會(the 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Globoforce)針對803位企業老板的調查顯示:現在的公司主管很少批評員工,原因之一是約有94%的人事主任認為常給員工正面的鼓勵更能提升他們的工作績效,所以員工幾乎沒有回應批評的能力。為了提升員工接受批評的能力,芝加哥行銷代理商Tris3ct特別訓練主管在關心員工的同時,也要經常給予員工直接的反饋。

三種理性回應批評的方式

哈佛大學講師史通(Douglas Stone)認為有三種批評是一般人最難忍受的。 一為聽者感覺批評有失公道;二為聽者不喜歡或不尊敬批評者;三為聽者的自尊受到強烈衝擊。

回應批評之一:感覺批評有失公道

談到「聽者的感覺」,有些人習慣把對方的批評曲解為極其嚴重的人身攻擊。史東建議大家在受到批評的當下,立刻思考兩點:一是「對方指的是什麼?」二是「對方不是指什麼?」這是排除負面想法,轉為正面思惟的關鍵,把那看似惡意的批評導正為具有建設性的評論。

史東先生舉了一個親身的體驗:幾年前參與的一場會議,有個客戶把他和同事雪拉合力完成的一份報告甩在桌上,並且大聲說:「這是什麼爛東西!」史東頓時一沉,心想,這個會怎麼開下去阿!沒想到雪拉平心靜氣的對客戶說:「當你說爛東西這話時,你可以講具體一點嗎?你指的是什麼呢?」結果她這樣的回話引發了兩個小時的討論,有力的化解了對方的誤會。

雪拉的回話「你指的是什麼呢?」用的是「什麼」問句,而不是「為什麼」。專家研究指出,「什麼」問句常引出更有用的訊息,能促進雙方的溝通;而「為什麼」問句則易使對方產生不滿的情緒,進而阻礙交談。

回應批評之二:不喜歡批評者

一般來說,當上司不能受到下屬的敬愛時,他們的批評最容易被排斥。舉個例子,芝加哥一位人力資源問題專家克萊曼(Lori Kleiman)幾年前跟一位客戶經過多次電話聯絡並完成簽約後,公司經理在電話中先恭喜她,然後給她一個評語:克萊曼女士跟客戶談話時,「像」這個字講太多了。由於克萊曼覺得經理常以技高一籌的姿態給她難堪,聽了之後非常生氣。初期,她對經理的批評完全不予理會;但幾經思索後,終於體會到經理是對的。從此,她在說話時選字用詞更加小心,而「像」這個字講太多的習慣也改正過來了。

的確,若能摒除對批評者的成見,確實做到理性回應,並改進自己,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回應批評之三:自尊受到衝擊

在會議中,當主管或同事當面批評你,令你自尊受到衝擊時,要如何克制情緒呢?芝加哥一家諮詢公司JB Training Solutions的總裁卡許(Brad Karsh)建議,碰到這種場合,千萬不能惱羞成怒而大鬧一場,只要點頭保持微笑即可。稍後,再謝謝他的批評指教,說明當時在眾人面前實在不便回應,並要求能否約個時間私下再聊。

另一例,生產顧問米勒(Miller)曾在職工大會的前一晚,主持了一個非正式的小組策劃會議。雖然小組會議成效很好,卻被老板斥責了一番(老闆規定任何小組會議都要在大會完後才能召開)。米勒當場雖然一語不發,但內心一肚子火。後來他終於想通了:問題不在他做了這件事情,而是老闆沒授權。於是他打電話跟老板道歉。米勒先生體會到:就算有些批評僅僅透露了批評者的一點想法,但都有很深的意涵在其中。 在排斥批評之前,記得問問自己「從中我得到了什麼啟發?」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別人的批評雖然帶給我們很多的不悅甚或剜心透骨的痛苦,但批評很多時候是我們成長的方向。我們應該正面對待批評,克制自己的情緒,轉變執著難改的觀念,這樣我們將能擁有更寬廣的心胸,更正面的人生。

(編者按:雪倫包格(Sue Shellenbarger)是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也是該報前芝加哥新聞處主任。她在1991年開始撰寫「工作與家庭」專欄。這是第一個定期報導有關日益升高的工作與家庭衝突,及其對職場與社會造成影響的專欄。)

(責任編輯:宋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九一二年,剛剛二十四歲的戴爾‧卡內基寫信給美國大作家大衛斯,請教一個寫作方法的問題。 年輕的卡內基希望讓自己顯得很重要,引起這位大作家的注意,所以他在信的末尾寫上這樣一句話:「信係口述,未經重讀。」他曾經見過這句話神氣活現地出現在另一位大人物的信中。
  • 卡內基找到了「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原則後,恐怕他最先想到的例子就是林肯先生。卡內基曾費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研究林肯的一生,還用了三年時間寫了一本林肯傳記。
  •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是《論語》上的一段話。唐太宗問孔穎達,這段話是甚麼意思?
  • 由於受到某些股東要求增加更多女性董事和主管的背後壓力,蘋果公司(Apple Inc.)已採取步驟平息批評和讓董事會多元化。
  • 陳奕迅日前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頒獎禮上獲得「我最喜愛的男歌手獎」,一晚連奪6獎成為大贏家。雖未獲「傳媒大獎」,笑稱並不介意。
  •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成就什麼樣的自己?……「空想」是沒有用的,「立刻去做」才有用。
  • 「我很想家。我很想你可以讓我去你的家,吃一頓我久違了的家常便飯。」短短幾行字,卻道出了漂泊遊子的無奈和盼望。一連串的節日即將到來,因為畫時事漫畫遭到匿名投訴、不獲校方續約的前香港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被迫流亡台灣,暫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
  • 當前中共病毒(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思考如何減少焦慮與憂鬱,進而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對此,有專家建議人們經常行善。行善有助於達到這些目的。
  • 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有他想要守護的東西。有人想守護好妻兒和父母,有人想守護好落難的朋友,有人想守護好自己的夢想……人從呱呱落地後,就和這個世界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甚或牽一髮而動全身,牽一人而動全族。生命的奇特,也隨著命運的歷程逐漸展現,愈加清晰。
  • 每個人的境遇都不一樣,現實的殘酷無情總讓人透不過氣來,經歷的磨難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老天安排要過的關,一個成長的契機,也許經歷的苦難越多,那麼生存能力也就越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