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讚

公益也是一種轉投資 讓愛傳出去

專訪殷勤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殷清隆‧殷敏寬夫婦
徐曼沅
font print 人氣: 62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2月19日訊】

文│徐曼沅

1969年,殷清隆離開了臺北。回憶過往,他說,當時年輕,只想四處去碰碰運氣,其實一開始是想去日本的,一來比較近,二來語言也比較容易溝通。但命運的安排就是這麼奇妙,殷清隆因緣際會的來到了洛杉磯,一待就近半個世紀。

胼手胝足的打工仔

殷清隆一直有想外出發展的念頭。受友人鼓勵,他決定到美國探探環境,看看朋友也好。初來乍到,殷清隆遇上了一個很會燒菜的人,於是殷與朋友和這名大廚三人合資,或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吧?就這樣就在長灘(Long Beach)開起了餐館。

但第一次的投資卻是讓人沮喪的,餐廳營運了六個月,沒有一個客人。殷清隆靦腆地笑著回憶,當地都是西方人,沒有人會吃中餐。

但這次的投資,讓殷清隆獲得許多經驗。他賣掉了餐館,拿回本金,決心腳踏實地的做一個「打工仔」。殷清隆到了雷東多海灘(Redondo Beach)打工,幫忙炸魚還有清理餐廳,當時生活艱苦,晚上還得到成人學校學英文,一方面訓練自己的口語能力,二來保持學生身分。

就這樣一切從月薪260美元開始,半工半讀了多年,殷清隆才將太太也接了過來。

老外也很有人情味

殷敏寬女士本在臺灣的旅行社當會計,來到洛杉磯,生活一切從頭來過。殷太太回想往事,歷歷在目。她說,當時真的遇到很多貴人相助,在美國醫療費用很貴,生二兒子的時候,鄰居是一名醫生,那位外國朋友除了幫忙安排住院手續,出院時她幾乎沒有付任何醫療費用,只有一個晚上的住院費。

對於當時的殷氏夫婦來說,真的是省下了一大筆錢。

其實老外也很有人情味。殷清隆表示,來到美國後他們獲得了不少「老外」的幫助,出門靠朋友,這些外國人其實還挺有人情味的。

他們的會計師除了幫助處理稅務,每當要投資或是有法律相關問題時,總會熱心地提供建議,甚至比他們夫妻倆還緊張。需要申請酒牌、公司合夥人證明時,這位會計師也義不容辭答應相幫。殷先生謙遜地說:正因為有這些貴人的幫助,所以我們今日才會有這樣微薄的成就。

轉戰猶他州

殷氏夫婦後來決定到猶他州發展,因為當時到猶他州投資的本金相對低廉,一家店面只需加州的三分之一。他們倆到了猶他州,盤下一家經營不善的炸魚店。

其實原來的業主是不夠勤奮。殷太太說,我們每天工作16個小時,全年無休,晚上營業到臨晨,上夜班的人都排隊來買,因為無論是下班想吃點東西,或晚上想慶祝一下,附近只有我們一家炸魚店有營業,顧客自然就會來找我們。

殷清隆笑說:都不用做廣告了。晚上周邊很暗,只有我們一家在馬路上燈火通明。

來到美國後,儘管殷清隆認為自己始終沒有打入主流社會,但與他生意來往的幾乎都是西方人。他認為,儘管西方人行事方面一板一眼,但正因為這樣,他們不會騙你,而且也不會耍些小手段、動些小聰明。他說:「在美國只要肯努力,沒有人會騙你,這裡講法律,凡事按部就班,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因為工作實在太忙了,根本沒時間花錢。不久後,他們就存到了第一桶金,轉投資中國餐廳,這次他們定位在高端的中國餐廳,很受當地人喜愛。

陸續投資的房地產也有不錯的收益。1994年,整體經濟衰退,殷清隆做了個更大膽的決定,他決定低價買進物業,開始投資旅館業與購物中心。殷太太說,其實做過餐飲業的人,就什麼都不怕了,我們面對各種行業的人,接觸的面向也多,所以放手經營。

殷清隆表示,自己的投資概念很簡單,房子租的不如買下來,因為付貸款付久了,房地產最後就是自己的了。

從沒離開過臺灣

一年平均回臺灣三四次的殷敏寬說:「我覺得自己從沒離開過台灣。」

正所謂人不親土親,開餐廳時,殷清隆總優先找臺灣留學生來打工,讓他們減輕生活壓力,至少吃飯有個著落。殷敏寬開心地表示:「我們餐廳可培養出好幾個博士呢!」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殷氏夫婦還將自家借給了臺灣留學生,讓他們辦了場賓主盡歡的風光喜宴。

二兒子大學畢業後,曾到臺灣進修一年。殷敏寬回憶,我將老二一人獨留在臺灣,放他自生自滅,沒想到他到了師大學中文還挺爭氣,發現同班同學一個比一個優秀,激勵自己學,然後知不足,回美國埋頭苦讀,考上律師執照。

殷清隆夫婦發現,無論他們離家再遠,臺灣還是最堅實的後盾,最溫暖的故鄉。

下一代接棒 回饋社會

儘管在猶他州的生意繁忙,但殷氏夫婦還是決定回到加州定居。一來是氣候宜人,更重要的是許多華人朋友在這裡。

殷清隆表示,公司發展到某個程度,就必須企業化經營了,不可能再用過去家庭式的管理方法,但可以交給專業,讓公司永續發展。

殷敏寬女士說,孩子們比我們懂得更多,也更了解美國社會,所以我們要學會放手,現在生意都交給下一代掌管。殷氏夫婦目前將 四間公司都交給大兒子打理,他們的二兒子是執業律師,也會幫忙處理公司相關的法律事務。

殷清隆和太太現在每日生活的重心就是參與社團活動,積極回饋社會。這次臺灣發生地震,他們夫妻倆二話不說就捐出了美金三萬一千元整。

殷清隆和殷敏寬借助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長梁俐玲的幫助,透過他們設立「殷勤文教公益基金會」,籌辦美國南加州留學獎學金。殷氏夫婦將對子女及下一代的呵護,延續散播給更多的臺灣子弟。

殷敏寬表示,成立基金會的宗旨是讓這份愛能夠傳出去,他們不求回報,只希望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們能繼續將這份善心回饋給其他人,代代相傳、個個相幫。當初他們從臺灣來到美國,也是靠了許多貴人的幫助,才能有今日。因此要把這份感恩的心,回饋給社會,多做公益。

殷清隆希望這個獎學金的興辦能永續經營,規模逐步擴展,就像他最擅長的「轉投資」一樣,讓涓滴的小愛,匯成川流不息的大愛,使更多人受益。◇

1月1日至3月31日止,凡家庭年收入在新臺幣100萬元以下,就讀南加地區教育部認可的公私立大學碩、博士班新生與在學臺裔學子皆可申請。「殷勤文教基金會」將提五個名額的1萬美元獎學金。

責任編輯:何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殷勤文教公益基金會為鼓勵更多臺灣學子來美留學及培育優秀人才,設立「美國南加州留學獎學金」每年5萬美元,提供給五人,每人10,000美元。
  • 賈賈普爾縣(Jajpur)位於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在過去75年來,該縣一名男子一直在樹下義務教導兒童讀書和識字,而且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他致力於教學的熱情與精神感動了人們。
  • 印度比哈爾邦一名男子花費30年的時間,獨自以簡單的工具挖出一條3公里長的河渠,以便將水引進村裡的池塘,供村民和牲畜使用。此一利益眾人的事蹟與他不斷堅持的恆心與毅力,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
  • 英國一名100歲的二次大戰老兵,上個月在生日前發起一項為醫護人員募款的活動,迄今募得4,000萬美元。此舉獲得英國民眾的廣大迴響,紛紛寄生日卡片向他祝賀,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他總共收到了超過15萬張卡片。
  • 在當前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醫護人員顯得格外辛苦。他們不但要面對感染病毒的風險,而且必須長時間戴著口罩,這不光是會在臉上留下壓痕或瘀青,也會導致耳朵疼痛。為此,加拿大一名男童製作了一個小裝置,可以緩解他們耳朵疼痛的問題。他甚至還大量生產,並捐贈給各地的醫院使用。
  • 俄羅斯一名9歲男童以替人們的寵物作畫的方式,換取他們提供的物資來捐給動物收容所。他以行動證明,每個人都可以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為動物保育盡一份心力。
  • 肯亞(或譯肯尼亞)男子穆查米(Nicholas Muchami)藉由簡單的工具,獨自挖出一條穿越樹林的泥土路,以方便其他村民前往購物中心,而且省去了行走更遠距離的時間與體力。他因為這項無私的奉獻被譽為英雄。
  • 經常聽到人們抱怨說,這年頭,除了薪水不漲之外,什麼價格都漲。然而,在德國卻有一個抗通貨膨漲的住宅社區,其每戶的年租金只要1美元,而且這個價格500年來都沒上漲。
  • 英國13歲女孩史帕克斯(Nadia Sparkes)因為習慣在上學途中撿垃圾,被霸凌她的孩子稱為「垃圾女孩」(Trash Girl),但她不以為忤,還是致力於環保工作。她以這方面的貢獻在最近獲得該國首相頒獎表揚。
  • 在任何大型國際機場裡,過往旅客都是神色匆匆忙著趕路,就算坐在登機門前的候機室裡等待,人們也多半閉目養神或低頭划手機。不過,去年12月8日,在美國納許維爾機場裡出現一幕感人畫面,讓過往旅客駐足停下腳步,一起感受這個溫馨片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