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中的天地人(下)

文、摄影╱白宜芳(玉壶真香工作室)
font print 人气: 79
【字号】    
   标签: tags:

春茶圆容 秋茶治病

茶叶采摘的节气、天气、时辰等制茶关键,也都属于“天”的范围,天、神所赐与人类饮茶息息相关、至为密切。

一年之计在于春,野生茶树,春天萌芽率最高,所制茶叶品质最佳,无论茶的香气、滋味与内含物均达到顶峰的状态。以阴阳五行而论,“春茶”对人体医疗保健最全面、营养状态最丰富,而“秋茶”是全年医疗强度最佳的季节,秋属金,有肃杀、转变之意,经由茶师制造调理,药用之秋茶乃针对糖尿病、肾脏病患有保健功能。春茶乃全方位摄取,保健功能成分均含有一定比例,只是秋茶对肾脏方面成分的多。

茶因应季节发芽、采制,与天地规律紧密相扣。有些经拜师学艺有传承的茶师,甚至算好四月份春季的那一天、那一个时辰去采茶,可以做出顶级的乌龙茶,当然最后还是天公要作美--不能下雨,最好连续五天以上好天气,如加上优秀的品种、有机的茶园、一流的制茶师与炭焙师,天、地、人三才多元条件融会在一起,才能创造出“茶王”级的乌龙茶品。

水、火、器、济、人、茶

水、火、器、济、人、茶,是影响一杯茶的六大要素。

水。谈到水,现代自来水比唐代陆羽茶经说的下品“井水”要差一些,水经漂白--水体受伤、身心不健康,虽然自来水经过滤会好很多,但与天然山泉或高级的承露不可同日而语。

茶事或茶道的立足点就是自然主义,“水”为茶母至关重要,而取水汲泉的山脉、植被与时辰都有考究的,取用完全属于大自然、天生优质的泉或露沏茶,茶道才开始上路。

今人煮水易,古人候汤难。在茶艺班的教导中,水温、置茶量、浸泡时间等都是很关键的事,进一步才会教导使用不同的器皿,无论烧水壶(汤瓶沸)、泡茶壶、茶杯,出来的茶汤也千差万别,这是茶席“器”与组合次序的“济”环环相扣的关系,至于用什么火源、如何烧开,水火相济、汤辨老嫩等则是现代茶的空缺--烧开水太容易了!


不同的铁汤瓶沸,用不同的炭火,又煮出不同调性的水质。


火。为什么候汤难?为何人还要守着炉火与汤瓶沸?茶是心灵事物,要达到高层次的“以心衍茶”之境,从身心、内外,物质到精神都要净化调理一番,茶席上的“炭火”属软火温温然,能以90℃~96℃之间的温度,全面深度解析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而且带有个人慈善的主见,瓶里的汤也传达出它自己的秉性、个性与神采,此时才能顿入天、人合一。

器。古人以整套烧水器为茶席上的主角,茶壶或茶碗是第二主角,今人大都改以茶壶为主角了。

茶席上应用自动烧水器只能说图个方便,与烧水的汤瓶、釜鍑及风炉、火断绝了关系,自然少了亲近炭火--少了那需要时间燃烧自己的过程,大自然微妙真火之赤诚,炭火全面、深入而温缓的将热幅射传达给水,水之初沸、二沸到三沸,表现是汤的生命。茶席上汤的展演过程即在主人的手边,水分子经炭火与铁汤瓶结构,逐渐达到全面细微的涌沸,所以烧水沏茶“汤”的品质应有三:水温、带氧、水沸的动态。

人。什么人喝什么茶,但经试验“人”确有先天泡茶与品茶的天赋,这是先决条件很难被改变。

从先天资质到后天教育与交友缘分,促成了他个人饮茶的类型,而他自己的空间场也从茶叶、茶具到沏出一壶茶,形成一个逻辑、一种磁场,合乎他自己的茶别人拿过去如鱼得水,不合他的茶别人即使用山泉水、挑选茶具来泡,不合的茶会变味,降低其层次与表现的清晰度。

茶。茶王有茶王树、桂冠茶种、乌龙茶王等意涵,以云南普洱而言,茶王既指茶王树,也指经五十年以上酝酿而成的老普洱王,在此只讨论新登基的茶王--近五年采造一千五百岁以上的野生大茶树,这些茶瑞--茶王树─所制之新普洱:未来桂冠普洱王。


二零零八云南大雪山,一千七百岁野生大树普洱清雅茶汤。


一千七百岁大雪山的茶瑞,经历深遂幽雅又细致的茶汤洗礼后,全身细胞、中脉与四肢百骸像被安抚过般的舒畅达意,平日不喝茶的一位远地来的国小校长,无意间品赏到此株茶王树,霎时全身酥软、茶气充沛,松果体似有能量补充与刺激,茫茫然临走前竟然忘了带走随身的皮包。

红袍加身 奇丹之妙


另一次高峰品茗印象,是发生在武夷山崖壁上的老丛大红袍品鉴。大红袍原名“奇丹”,自古即为灵妙的药茶,红袍茶名为后世转取之名,恰巧应合时代的趋势,大红袍变成了风华绝代的香气与招牌,实难意会“奇丹”之妙。

一九九四年、一九九七年武夷山茶科所招待品鉴九龙窠崖壁上老丛大红袍母树时,首先惊艳于其香型之错综复杂兼美妙天成,今年五月我又拿出最后几片叶子复习一次,事隔多年同样有此深刻感受。

兰花、桂花、香蕉、玫瑰、花粉与凉气,在不同时间迭次变化扬起,茶汤入口即化,非常柔软、温暖又饱实,身心不知不觉轻泰起来,原本舟车不适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红袍茶气甚强,但其行径却又近乎隐形,此茶集:轻盈、澹化、凝神之功于一身,过去在茶书杂志上发表过:上通鼻窍、泥丸、顶门,下达脾胃、幽肛、脚踝,上通下达、通天彻地的庞然茶气,比之端午节午时茶不知强过多少倍。

今年五月茗赏的记录更上通天庭,于鼻梁所到之茶气如放鞭炮,松果体即道家所称的泥丸宫,泥丸是天的精华,如此超凡入圣的茶汤,其茶气与茶功,在另外宇宙空间中的展现则暂时不为人知。

--转载自《新纪元周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这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晚年时写下的诗句,在感叹宦海沉浮的同事,也表达了自己一生嗜茶的癖好。
  • 乾隆是清朝的一位长寿皇帝,在位60年,他也是一位嗜茶的皇帝。在他决定传为给当时的皇十五子,即后来的嘉庆帝时,臣子们劝谏:“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笑着端起茶碗,对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 中国古代的文人名士很多喜欢品茗之道,他们之间时常以茶会友,茶助诗兴,这种风尚自唐以来愈加兴盛。宋代诗人陆游就是一位嗜茶诗人,他诗词皆精,与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并称“诗词四大家”。在《陆游全集》中有关茶事的诗词多达320首,是历代写茶诗茶词最多的诗人之一。
  • 北宋蔡襄不仅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家,还是一位精于品茶,鉴茶的大行家,并且创制了当时的稀世珍品──小龙团贡茶。在宋人彭乘撰写的《墨客挥犀》记载着一段蔡襄品鉴小龙团茶的故事。
  • 郑板桥,名燮,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精通诗、书、画,号称三绝。他虽然做了12年的七品芝麻官,但郑板桥为官清廉刚正,最后为百姓罢官归隐田园,其品格为后人所赞叹。
  • 北宋蔡襄不仅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家,还是一位精于品茶,鉴茶的大行家,并且创制了当时的稀世珍品──小龙团贡茶。在宋人彭乘撰写的《墨客挥犀》记载着一段蔡襄品鉴小龙团茶的故事。
  •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清新婉约,富有感情。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对考古学极下功夫。夫妇俩伉俪情深,可谓琴瑟和谐。
  • 苏轼对福建的壑源茶情有独钟,他说佳茗似佳人...
  • 中国历代品茶讲究茶艺、茶道,宋朝尤为盛行。宋朝人喜欢饮茶,饮茶不仅仅为品味解渴,而上升成一种高雅的意义,受宋代理学的清谈的影响,宋代的茶道有着清雅、淡泊的特性。
  • 苏东坡是品茗行家,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十分讲究,也颇精妙。他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这也是苏东坡对茶艺茶道的一种追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