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读报 师生获益多

font print 人气: 184
【字号】    
   标签: tags: ,

我想,既然学生喜欢看报纸,何不帮他们选择一份适合的报纸,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之前,班上学生曾经带“水果日报”来学校,腥、膻、色的耸动标题、露骨的照片,其实很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去年我担任国文科领域主席时,有幸邀请到《大纪元时报》的读报讲师来校,介绍《大纪元时报》与读报教育,使我对《大纪元时报》有了深刻的认识。

有效率读报 剪报换小奖

为了让学生有秩序的阅读报纸,我制定一套方法,让孩子们更有效率的阅读。

首先,我将全班同学座位分成五排,星期一的报纸给第一排的同学轮流看(可以从周一看到周五),星期二的报纸给第二排,依此类推,星期五给第五排。因为每排拿到报纸的时间只有一天,时间较为紧迫,所以上星期六的报纸在星期一就优先给第五排阅读,这样第五排的同学可以在这一周内看到星期五和上星期六的报纸了。下周顺序交换,星期一的报纸给第五排,星期二的报纸给第四排,星期五跟上星期六的报纸给第一排。

我们规定,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先用原子笔将文章圈起来,并在文章旁边注记姓名或座号,等到星期五整排同学都看过报纸了,才可以将喜欢的文章或照片剪下来。

此外,我设计了一份简单的学习单,请同学们准备一本自己喜爱的笔记本来当“读报记录本”,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小本,最好是活页那种。不要太薄是因为我打算从国一推行到国三,不要太小是因为有时剪的报纸较大张容易突出。

为了鼓励同学用心写心得,我准备了6个印章有“厉害”、“赞”、“优”、“佳”、“阅”、等。凡累积满4个“厉害”或5个“赞”或6个“优”,可以跟老师换学用品。若拿到3个“阅”,表示未认真写作,必须重交一篇,以避免学生胡诌乱写。

寓教于乐 师生互动更好

透过班级读报活动,一些原本就喜欢阅读或看报纸的同学,可以增进交流或是彼此分享心得。程度好的学生除了阅读副刊文章之外,也逐渐关心国内、外大事,了解时事新闻,还会在课堂上提出议题,融入教学内容呢!

在“被迫”读报的环境下,原本阅读能力较差或是学习成就低落的学生,由于多挑影艺新闻或是新奇的照片来看,渐渐觉得阅读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也不像读书那么无聊了。“看报纸”对这些孩子来说,毕竟比“看书”轻松且容易多了!

推行班级读报近一年来,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对运动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剪报通常都是体育新闻或相关报导;在意外表及身材的学生则专门注意一些跟健康有关的讯息;追星族型学生每次剪报总是追踪偶像明星的消息;有些则是喜欢剪一些奇特的照片或是各地的奇人异事;经常安排家庭旅游的学生则喜欢搜集国内外旅游讯息,例如阳明山花季或是府城旅游指南;喜欢吃的学生就会专门剪各种美食介绍的报纸。

透过这些剪报内容,有助于我了解学生的兴趣与他们的想法。再者,我发现学生读报心得分享的表现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并无关联,有些学业成绩差的学生,读报心得分享却非常好,也非常认真写作,这些学生总是能在读报心得纪录本上获得很好的成绩,从中获得成就感。

对于老师来讲,收获也不少。透过批阅学生的剪报纪录本,等于是帮我筛选了各类报导菁华,改了29本,也看了29篇剪报,间接吸收了上周报纸的内容,堪称是非常“有效率”的读报。

实施遇困境 沟通是方法

刚开始实施读报教育的时候,有些家长误以为老师教学生在学校看报纸,未专心上课而有些微言,经过跟家长沟通说明后,他们渐能理解而无意见。

而学生也在导师说明后,也能利用学校读报时间──早自习、下课或是自修课阅读报纸。

此外,推行读报教育,必定会增加老师额外的负担。例如,每周须多花约2节空堂的时间来改记录本。以及为了鼓励写作心得表现优秀的学生,自掏腰包去买奖品,但这些部分目前为止尚未造成过多的负担,所以还能顺利推展下去。

感谢大纪元 凝聚向心力

非常感谢《大纪元时报》使我们这一班凝聚了班级向心力,无论是学业成绩好或差的同学,都能从中找到成就感,并且启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能力。透过读报教育的进行,也增加师生间、同学间的话题与情感交流,更有助于我的班级经营,这些收获都是始料未及的。期盼有越来越多班级一起投入大纪元读报活动,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读报的美好世界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快乐的学习是童年生命体验中的陶醉与享受,也是有效且有价值的学习。
  • 担任教职近三十年,每一年所带的班级都有不同的特质,每个孩子也都展现了不同的自我,他们用各种方式,让我学会生命中重要的课程,那是课堂上、教授们所无法提供的课程。
  • 〈大纪元记者于婉蘋台湾基隆报导〉朱奶奶每星期三的下午,都会来到仙洞国小教小朋友们写书法,12年来从不间断。朱湘怡是基隆市仙洞国小的退休教师,民国40年从香港来到台湾,早期在军闻社服务,结婚后才从事教书的工作;到仙洞教书30年从未离开。
  • 文章写作与阅读,就像文化内涵的编码与解码一般。文章承传文化内涵,作者写作就如同编辑文化密码一般,将其领悟到的文化内涵,隐含文章中;而读者透过阅读,解码文章含意,进而掌握整体文化内涵。只要留心观察,我们生活周遭处处隐含文化密码。
  • 王老师喜欢在教室中让孩子阅读《大纪元时报》,也喜欢带孩子走出户外,用脚阅读家乡。阅读大纪元,透过古人在报纸中演出的精彩历史,让孩子学习重德行善的道理;孩子在家乡巡礼的户外教学,能触摸在地曾经上演的故事,让他们真实感受祖先给他们的启示。
  • 中国的古老典籍《乐记》曰:“德者, 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 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音乐教育教学探索之路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
  • 经验丰富的教师都知道,一节课的开头与结尾至关重要。课的开始是导入环节,要简洁明了能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课的结尾即结束环节要耐人寻味,最好能够启迪学生深深的思索。
  •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J. Dewey)在其大作《艺术即经验》提到:“艺术是转化自然的过程,是一种发现新关系的历程,也是一种完整的经验。”
  •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J.Dewey)曾在《艺术即经验》(Art as Experience)一书说明艺术共同具备的内容包含了“兴趣”、“媒介”、“时间与空间”等。
  • 教育思想家杜威这句话说得好极了,我们可曾好好思考,不论在教学场域或生活周遭、公众社会等,我们是否常会用自己认为对的、经过分析性的言语来框架、限制、影响,甚至妨碍未来可能成为各领域的艺术家的学生或正在用行动实践教学艺术的同事,或诸多从事艺术与美的意念的艺术工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