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论教育——“我们对孩子们过于好了!”

温婧
font print 人气: 2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1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温婧编译报导) “我们对孩子们过于好了。”—— 伊恩•亚森(Ian Yorston),英国牛津郡(Oxfordshire)拉德利学院(Radley College)的数字战略总监。他在英国王家空军(RAF)工作了十年。

他说,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们如何失败,让他们失败,然后看他们会如何做。

“如果你没有时不时不断地失败一下,你肯定没有尝试任何独特的创新。”—— 伍迪•艾伦(Woody Allen),美国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喜剧演员、作家、剧作家和音乐家。

我们都知道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一个更具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摩尔定律(即可以被放置在一个电路的晶体管数量大约会每两年增加一倍)和“数字泰勒”(推动创新的现代劳动力生产线方式)都显示了对学生就业前景造成令人信服的威胁。并且,我们知道,如果学生们想要克服这些障碍,他们需要更赋予想像力和创造力。

德裔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说:“在你犯了6万5千个错误之后,才有资格制造火箭。”

我们都知道拥有一切的人并不一定快乐,无所失的人可能获得一切。我们也知道当你赛跑时落在后面,情况对你不利时,你会更加努力,最终达到更高水平。

“所谓成功,就是不停地经历失败,并且始终保持热情。”——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我们知道劳苦贫穷窘困的人群通过奋斗获得自由呼吸的机会;我们还知道那些被逼到墙角的人会更勇猛的搏斗;等等等等。

我们对孩子们过于好了,我们过去并不是这样的。汤姆•布朗和雾都孤儿都不是在安逸环境下长大的。(汤姆•布朗是美国博物学家、野兽追踪人、求生专家和多本书籍的作者。)

教育以一种无益的方式在逐渐变得温柔。

孩子们从最先开始的避免恐惧感、无安全感、甚至更进一步…… 太过依赖于成年人、老师、家长、科技、框架和规格说明……

我们需要找到新方法使我们的孩子们经历失败。我们需要往后退一步、放放手、少给他们一些帮助。

当然,我们的学生不会总是喜欢这种方式。但我感到他们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会学到更多。而且如果幸运,他们将学会如何成功。

法国作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说:“试过吗?失败过吗?没关系。再试一次,再失败一次,失败得更好一点。”

(责任编辑:瑞木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人人总是有许多不同的立场。有些人对于自己的立场,总保护得很扎实,也就是坚守原则,但有时,太过坚守立场,或许变成固执,到顾人怨。如果可以变通一下,有个弹性的共同原则,才能制造双赢的局面。
  • 人的可塑性很低,却又常自以为是的教导孩子。其实跳脱来看,观察整个场景,孩子的表情及表现,就是我们的翻版。好真实的照妖镜啊!没有人在当父母之前,就有经验。所以父母照着自己父母的模式,继续教导自己的孩子,却忘了自己当初当孩子时,气得七窍生烟的模样。
  • 前几天和同事一起去骑马,因为我们都没有骑马经验,所以马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培训,如何让马停下,左转、右转等。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请相信你的马,它们都是受过良好训练的马,它们知道自己再做什么。”
  • 教育家史宾塞说:“教育孩子从尊重孩子开始;怎样尊重孩子呢?问问自己你要别人怎样尊重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是恶魔,就会遇见恶魔;如果你是天使,那么必然就会遇见天使了。
  • 有句老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非常正确,没养过小孩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另一句话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就值得商榷,因为有很多父母对子女抱着或多或少的愧疚感,总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却不知道该怎么教养孩子才最恰当;还有些父母出发点是好的,最后却把亲子关系越搞越糟。
  • 我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演练“正反合”的思辨。譬如“快与慢”,“快”有什么优点、缺点?“慢”有什么优点、缺点?别人会有什么感受?我们会有什么感受?透过不断正反合的思辨,与对感受的体悟,我们才会慢慢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而这就是相对的“对”与“错”。
  • 原本男孩的活泼好动也算是天性,无可厚非,但是身为家长,最担心的就是接到孩子顽皮后的结果──同学家长的电话投诉。
  • 毕业典礼后整理教室,发现阿杰将整叠妈妈寄给他的信,弃置在回收桶中。看来他还是无法原谅母亲……
  • “我长大以后要当妈妈。”当我询问孩子未来志愿时,三年级的小庭大声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