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伤仲永

作者:幸紫

中国寓言。(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883
【字号】    
   标签: tags: ,

金谿县人方仲永,祖上世代耕田为业。仲永出世后直到五岁,都未曾见过书纸笔墨,有一回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见了觉得很惊异,便就近跟邻居借了一套给他。他立刻写了四句诗,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是以奉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此事发生后,一乡的秀才们都来传观。从此,随便指什么东西要他作诗,马上一挥而就,诗中那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的人听说都很惊奇,对他父亲也另眼相看、稍微以礼相待,或是给点金钱资助他。这样一来,父亲认为有利可图,便天天领着仲永到处拜见县里的人,可却不肯叫他上学。

我很早就听见这件事情。明道年间,跟先父回家,在舅父家里见到了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作得却没有像过去所传闻的那样好。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到舅父家里问起他时,据说“已经什么也不懂,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原文作者王安石自称)说:“仲永的聪明颖悟,乃是得自先天禀赋的好资质。那得自先天的部分,胜过普通有才能的人许多;结果仍然成为平常人,这是因为没有受教育启蒙的缘故。他那得自先天的部分,是如此的优厚,可却因没接受教育,开发不了智慧,所以最终仍然不免沦为平常人;由此可见,得不着先天好资质的,固然是平常人;又再不受教、不上学,岂不连平常人都不如了吗?”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事据王安石《临川文集》)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为良将不但要有将能、 将才,精于谋略,善于战法,勇猛善战;同时还必须具备有良好的将德修养,胜而不骄,谦退不伐(不自夸),不矜其功,克成其名。
  • 柳庆字更兴,北周河东解人。他长得相貌堂堂,威仪端肃,而且机敏善辩。在任宦生涯中不仅勇敢执法,不畏权势,耿直无所回避;而且更善于深思明辩,以“守正明察,雪冤辩屈,求实爱民”载于史册。
  • 少年吉翂的父亲是原乡县的县令,为人正直,作风廉洁,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可也得罪了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因此受到小人的陷害,被抓到建康城监狱里,又被糊里糊涂地判处死刑。
  • 贯高摇了摇头说:“算了,我以前之所以不自杀,是想要留着这条命,讲实话替赵王申冤。宁舍性命以存诚信!如今,赵王已经释放了,我死也瞑目了。况且做臣子的有刺杀皇上的心思,还有什么面目再为天子做事呢?就算皇上仁慈,不杀我这个罪人,难道我心里就不愧疚吗?算了,我还是做我应该做的事吧!”
  • 汉景帝时,太子太傅石奋年薪是二千石(读担,量词)小米。他有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的官,父子五人,合计俸禄一万石,这种情况是空前的。景帝向他家表示祝贺,特地送给石奋一块匾,匾上写着“万石君”。
  • 陶侃,字士行,中国东晋时期名士,江州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省都昌县)人。他是当时朝廷杰出的人物,很有个性。公元315年,他从荆州被贬调到广州当刺史,因为公务少,他除了读书,每天早晨都会从书房里搬一百块土砖到院子里去,傍晚又将土砖搬回书房,无论严寒酷暑,终年不断。同僚们都觉得很奇怪,问他这有什么意义?
  • 李光颜,唐代人,字光远。能骑善射、武艺高强。唐朝中期,蔡州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拥兵叛乱。唐宪宗命李光颜率领军队与吴元济的叛军作战,连连告捷。
  • 我过去曾到这个巫师家去玩,他家里没有什么令他牵挂 ,所以,为人祭祀时,诚意都全发自内心,神的福佑也就相应的降临;祭祀用过的物品,他也都散发给众人。
  • 九岁的小紫和父亲住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小小山谷里,他们拥有一个小小的农场。父女相依为命,过着简单幸福快乐的生活。
  • 在古希腊,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即《伊索寓言》。虽然每则寓言篇幅精短,但因深具哲理,不仅影响了欧洲的寓言文化,也成为世界上广泛流传的经典著作。牛年话牛,在古希腊流传着哪些关于牛的故事?我们撷取几则寓言,一起来看看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