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艺海沧桑》( 下 )

1947年的评语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金受申的文章︰

1947年一月中旬,当时著名的民俗学家金受申在《北平日报》连载题为《相声》的文章,具体描述了那时相声在社会上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相声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发表到今天,已经超过一甲子,然而,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与相声界的一些流弊,仍然可作为当时的见证与目前的参考。

*《相声》内容︰

一、关于准词和“现挂”的问题。
文章指出︰朱绍文﹙‘穷不怕’﹚的功绩是趋于文雅,编大笑话;李德锡﹙‘万人迷’﹚的功绩是改正对口,能用面部表情来引人发笑。相声有一定准词的,只有几段说字意和十几段背的玩意。单春、对口皆系教授每段纲领,捧逗层次完全是半准词,半活口的。相声段子大约可以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特殊字意段子,人数二、三人皆可,全有固定可用的词句。常演的为数不多,只有十几段,例如《三字同头》、《八大吉祥》、《一物一象》、《四管四辖》、《切糕架》等。

第二类是三人相声,其实减为两人也能说,常演的如《文训徒》、《武训徒》、《扒马褂》、《大算人口》等。

第三类就是最流行的对口相声。新兴艺人自然不注重单春,而当时无论上馆子、“撂地”、上电台、走堂会,一切表演通常用这种段子,数量大约有百段上下。

其次,相声是注意谲谏的。说相声全在临时动机、随意抓哏、随机应变﹙现挂﹚,例如常宝霖﹙‘二蘑菇’﹚在敌伪期间,因表演时讽刺面粉涨价,曾被捉到宪兵队里去。

二、关于“艺人队伍”的问题。
在光绪庚子以前,有一个落魄文人朱绍文加入相声界,就是大名鼎鼎的“穷不怕”,北京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当时的相声艺人几乎全用滑稽的别号﹙如︰‘万人迷’、‘大头鱼’…等﹚,那之后的艺人又时兴在姓氏上加一“小”字﹙如︰小卢、小常…等﹚。

到了民初前后,北平有所谓的“相声八德”得名最盛,其中焦德海更有“相声大王”的名声;之后顺序传承,到了近代的侯宝林、郭荣起、常宝堃,他们所创作的“新相声”,实在来说,已经不是老派的说、学、逗、唱了!

三、关于“柳活”。
目前,许多新的相声艺人,大半离弃了土地上的场子,改入馆子作艺,白沙子撒字一法,渐次失传。…以前学相声,皆有一定的路子,固定的相声段子学会了以后,才能凭个人灵机编新的。…现在只以学点话剧,唱几个流行歌曲,便觉得了不得了?

四、关于“相声格调”的问题。
电台播送的相声太粗俗了,社会人士久有批评。北京电台已禁止播演《牛头轿》、《姊夫戏小姨》﹙此为‘太平歌词’﹚、《儿子迷》、《拴娃娃》几段,但仍有电台在那里点说《谁是谁的爸爸》、《羊怎么上的树》。毕竟有人点就有人说,那是谁低级了?社会低级了!…试观今日游艺场所中,有多少趣味高一点的材料?

五、关于“相声艺人收入”的问题。
文章指出︰某社开庆祝会,约说相声的表演《影迷离婚记》,三十分钟,十五万代价,而且汽车接送。据说有的炙手可热的相声演员,每月最低能赚数百万元,是时代的宠儿。试问那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驻美大使、现任北大校长的胡先生﹙胡适﹚,有此代价﹙行情﹚否?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张寿臣虽已出了师,老师却还在关怀、惦念着;有一天,张寿臣在护国寺“撂地”说单口相声,观众很少,焦德海和裕德隆也站那里听,一段说完打钱,观众一哄而散。张寿臣发现老师目睹这样的惨状,难过的低下了头。
  • *坎坷起步︰
    张杰尧﹙1893—1971年﹚,艺名“张傻子”,汉军旗人,祖籍浙江嘉兴,世代作官,后渐衰落。因此从他父亲张武林起,成了变“戏法”、说“评书”的艺人。
  • *出身及特色︰
    马三立,回族,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续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壆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李德锡,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
  • 常宝堃﹙1922—1951﹚,满族正白旗人,原籍北京,出生于张家口。父亲常连安,艺名“小鑫奎”,原在富连城科班学戏,后来与吴铁庵一起研究戏法,以变戏法谋生。常宝堃六岁开始随父“撂地”卖艺,表演戏法的“说口”。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取笑、机敏聪慧,颇受观众的喜爱。张家口盛产磨菇,人们亲昵的给他取个绰号,叫做“小磨菇”。
  • 侯宝林﹙1917—1993﹚,满族,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都市贫民生活的艰辛。抱着碗领施舍粥,捡煤核,卖冰核,卖报,打执事,什么杂活都干过,最后沦落成小要饭的,经常忍饥捱饿。他只免费念过三个月的小学,不到一百天。
  • 在侯宝林漫长的六十年艺术生涯后,他因病在1993年去世,临终前说了这样一段《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面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
  • *“单口”大王︰
    刘宝瑞﹙1915—1968﹚,北京人,自幼家境贫寒,曾向崇寿峰学艺,十三岁拜张寿臣为师,学说相声。十四岁赴天津,与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人在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并在广播电台播音,开始崭露头角。1940年从济南回北京,声誉鹊起。后去南京、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单口大王”。到了四十年代末,他赴香港演出,首先把相声艺术介绍给港、澳观众。
  • *讽刺艺术︰
    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处于成长期的相声更以“讽刺”为突出特色。相声的“讽刺艺术”并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的根源。
    从“谈笑讽谏”的古代“俳优”,到“直言敢谏”、“实不让当时言官”的唐朝“参军戏”,宋朝的“滑稽戏”,到“滑稽幽默”、干预生活为特色的历代笑话,“讽刺”的传统是一脉相承。到了相声艺术,可以说是集其大成!
  • “九一八事变”之后,著名相声艺人张寿臣曾经编演这样一段“垫话”︰“小日本想灭亡中国,那是痴心妄想!中国人同仇敌忾、团结御侮,谁想亡中国也亡不了。您只管放心,历史上记载得明明白白;元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蒙古也送来啦!清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吉林、黑龙江西半边都送过来啦!日本不是也要亡中国吗?好吧!待不多少年连蓬莱三岛也得送给中国。亡?亡什么?全日本国的人都到中国来,还不够站岗的哪!”
  • 成长期的相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由发祥地—北京,向外地普及的过程。在北京,相声艺人队伍逐渐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促进了相声艺术的成长。尤其是相声登上广播电台以后,拓宽了观众面,提高了相声演员的知名度,社会影响也愈来愈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