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取東都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李淵佔領長安的同時,各地起義軍也不斷發展壯大。除了瓦崗軍之外,主要的還有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不斷在各地打擊隋軍。殘暴荒淫的隋煬帝自己知道末日來到,索性躲到江都,每天和皇后、妃子喝酒作樂,醉得昏昏沉沉。

  他不願聽到失敗的消息,但是心裡到底發慌,對蕭皇后說:“聽說外面有不少人想算計我,且別管他,還是快快活活喝酒吧。”

  有一次,他拿起一面鏡子,呆呆地照了半晌,說:“好頭顱,不知道誰來砍它呢!”

  隋煬帝擔心的日子終於到來了。他身邊的一批禁衛軍兵士,多數是關中地區的人。他們眼看跟著隋煬帝沒有生路,都想開小差回家。將軍宇文化及利用兵士想回家的心理,發動兵變。宇文化及帶領兵士,攻進行宮,派人把隋煬帝監視起來。

  隋煬帝對監視的官員說:“我犯的什麼罪?”

  官員說:“你發動戰爭,窮奢極侈;相信奸邪,拒絕忠告;使男子死在戰場,婦女兒童走上絕路,百姓流離失所,你還說沒罪嗎?”

  隋煬帝說:“我確實對不起百姓,但是你們這些人也跟著我享受富貴,沒對不起你們。今天這樣做,是誰帶的頭?”

  官員說:“全國的人都恨透你這昏君,哪兒是一個人帶的頭!”

  隋煬帝這才無話可說,他自己解下巾帶交給官員。這個作惡多端的統治者就這樣被勒死了。統治中國三十八年的隋王朝宣告滅亡。

  隋煬帝死後,東都洛陽還在隋朝的東都留守楊侗(煬帝的孫子)和大臣王世充手裡。王世充把楊侗立為皇帝,繼續打著隋朝的旗號,對抗起義軍。

  東都周圍本來是瓦崗起義軍活動的地區,李密曾經多次打敗隋軍,但是因為李密驕傲自滿,跟將領們互相猜忌,在跟北上的宇文化及人馬打了一仗之後,力量漸漸削弱。王世充看準李密的弱點,發起一次襲擊,打垮了李密大軍。李密帶著殘兵敗將,逃到長安投靠唐朝。

  王世充趕跑了李密,自以為力量強大,把楊侗廢了,自立為帝,國號叫鄭。

  這時候,唐軍已經削平了西北的幾個豪強割據勢力,穩定了後方。公元620年,唐高祖派李世民統率大軍進攻東都。李世民大軍一出關,河南許多州縣紛紛投降,很快就把東都包圍起來。

  李世民不但善於打仗,而且善於用人。他從原瓦崗軍和別的割據勢力的降將中,收留了一批人。像有名的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尉遲是姓,尉音y□,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有一次,李世民親自帶了五百騎兵在陣地上巡視,被王世充發現,發動一萬多步兵騎兵突然圍上來,王世充的大將單雄信衝到李世民身邊,用長矛直刺過來。李世民後面的尉遲敬德飛馬趕上,大喝一聲,把單雄信刺下馬來。尉遲敬德保護李世民突出包圍,兩個人又帶著騎兵轉過身在鄭軍陣地來回衝殺,嚇得鄭兵不敢阻擋。接著,後面的唐軍源源不絕地上來,把鄭軍打得一敗塗地。

  從這年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唐軍把東都越圍越緊,日夜不停地攻城。王世充在城裡嚴密防守,不斷用石炮、弩箭襲擊城外唐軍。日子一久,唐軍將士也感到疲勞,有人向李世民建議暫時停止進攻,回長安休整後再打。

  李世民說:“現在四周各州都已經投降,洛陽成了一座孤城,遲早可以攻下,怎麼能半途停下來。”接著就向將士發出命令說:“不攻下東都,決不退兵。”

  王世充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派人偷偷地出城,趕到河北向竇建德求救。

  竇建德領導的起義軍是河北一支強大的力量。王世充自稱鄭帝以後,竇建德也自稱皇帝,國號叫夏,攻佔了唐軍許多土地。他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一面帶領三十萬人馬,水陸並進,援救東都;一面派出使者給李世民送去一封信,要李世民退回關中。

  唐軍許多將軍都被夏軍的強大兵力嚇得害怕了,主張暫時離開東都。但是有人認為王世充兵力還很強,缺少的是糧食。如果讓竇建德跟王世充兩軍會合,用河北的糧食接濟東都,那末勝利就沒有希望了。

  所以,一定要把南下的竇建德大軍堵住。

  李世民接受了這個意見,把李元吉留在東都繼續圍攻王世充,自己帶三千多精兵北上,扼守武牢關(就是虎牢關。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

  竇建德大軍到了武牢關,被唐兵攔住,夏軍發起幾次進攻都沒成功,李世民卻派輕騎兵抄小路,把夏軍的糧道切斷了。

  竇建德認為自己兵力強大,不怕攻不下武牢關。他拒絕了他部下和妻子的勸阻,命令全軍出動,擺開陣勢,鼓譟著衝了過來。

  李世民上高地觀察了夏軍的陣勢,說:“竇建德沒有遇到過強大的敵手,從他的陣勢,就可以看出他驕傲輕敵。我們只要按兵不動,等待他們兵士疲勞的時候,一舉出擊,一定能打敗他們。”

  夏軍兵士擺開陣勢,準備交鋒。但是,從早上到中午,還沒有見唐軍出來交戰,兵士們又疲勞,又飢餓,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到河灘上舀水喝。李世民一見時機已到,就命令將士渡過汜水,直衝竇建德大營。

  竇建德正和他的將帥在大營聚會,聽到唐軍騎兵突然衝來,趕忙指揮騎兵應戰。雙方發生了激戰,陣地上塵土飛揚,箭如雨落。

  李世民乘夏軍不防備,帶領一支隊伍猛插到夏軍陣後,舉起了唐軍的大旗。夏軍將士回頭一看,以為唐軍已經佔領大營,沒有心思再戰,爭先恐後地逃散。竇建德在混戰中受了傷,被唐軍俘虜了。

  竇建德失敗後,李世民再回兵圍攻東都。王世充還想突圍,將士們說:“現在夏王已經失敗,我們就是突圍出去,也沒有用。”王世充眼看大勢已去,只好向唐軍投降。

  竇建德被送到長安,不久就被殺害,他的部將劉黑闥(音t□)率領河北夏軍,繼續和唐軍作戰。唐軍又花了三年時間,才把河北地區穩定下來。公元623年,唐統一中國的戰爭基本結束。但是,唐朝皇室內部的矛盾卻尖銳起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祖父外祖父雖是東晉的名士,但是到陶淵明時,家世已經衰落。然而自幼就貧困的他,並不以貧為苦,他一生雖沒有顯赫的功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詩文的成就,卻受後人崇仰傳誦不已。
  • 海瑞一生無私為民,清廉至極,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能為民請命,冒死進諫。正是這種敢觸龍顏諫君王的凜然正氣,使他千古留芳,許多後世文藝作品都描寫了這一點,由此可見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于謙自幼聰穎過人,善書法,其書靜穆高雅,氣韻盈沛。青年時代就寫下了《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著名詩篇(《石灰吟》出自《于少保萃忠傳》)。在三十餘年的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興利除弊,剛正不阿。于謙的這些半神的操守準則,對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像韓信﹑岳飛﹑袁崇煥一樣,其品德操守舉世崇尚。
  • 「堯舜」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典範,作為一個女人,誠孝張皇后獲得「女中堯舜」的稱號。600年前的這位傳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幹,默默地站在幕後,輔佐三代帝王處理朝政。她從來沒有走上前台,沒有垂簾聽政。她只是謹守婦道,做了一個女人該做的,就為她的時代帶來了安定與福祉。
  • 郭氏是史上唯一經歷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過無以復加的榮華富貴,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孫之禮;親歷過朝局動亂和生離死別;目睹了皇位走馬燈似的更換,她輕而易舉就可奪取。可是,她始終穩坐於後宮,扶持子孫皇帝,沒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難做到的,因而這些帝王對她非常敬重。史書評價,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與她的爺爺郭子儀相輝映。
  • 兩度被廢,兩次垂簾,出家近三十年,一位被趙宋皇室遺棄的女人,卻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宋王朝多延續了153年。她就是北宋哲宗趙煦皇后——元祐孟皇后。
  • 世人皆知中共是一個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政黨。然而世人往往不太清楚的,卻是中共之所以無法,究其原因,是在於其無天。或者說,在當今的中國,中共偷天換日,將自己變成了如天一般的存在。
  • 如果您曾觀賞過神韻的演出,那麼您肯定透過逼真的天幕布景探訪過唐朝。橫跨七至十世紀的唐朝,是當時亞洲勢力最雄壯的帝國。名垂千古的良君、才高八斗的文人,唐朝盛世之繁榮、兵力之雄壯,使其在當時的影響力遠播世界,萬國來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