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話中國歷史上的“虎符”

琴心
font print 人氣: 321
【字號】    
   標籤: tags: ,

虎為百獸之王、山林之王,虎的形象威風凜凜,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神靈之物。我國古代對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別是在軍事上,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稱為虎符。

虎符的形制和使用

符是古代軍事調遣、命令傳達的重要憑證。早在周代時就已用之。最初的符以竹子制作而成,後來用金屬制成,形狀也由竹節逐漸多變為虎形,稱為“虎節”,也稱“虎符”。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盛行於戰國和秦漢兩代。從出土文物看,東周時期有鎏金虎符,戰國以後虎符一般由青銅制成。作為國君調兵的憑證,虎符的背部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兩半的形狀、銘文都是相同的,右半存於君王或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合在一起就成為調兵的信物。兩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對應,就好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一樣,只有同為一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這就是“符合”二字的來歷。所以虎符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

歷朝虎符精品的述說

戰國時期的銅虎節“韓將信庶節”,側面有“韓將信庶節”十字的陰刻銘文,可見是當時發兵過關的一種信物和憑證。


“韓將信庶節”

目前藏於西安市的陝西博物館的杜虎符,據考是戰國秦惠君時期的虎符,稱為秦代錯金“杜”字鐧虎符,高4釐米多、作猛虎疾奔狀,昂首,尾端捲曲,象徵軍威和進軍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錯金銘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殹。”

秦代錯金“杜虎符”

杜虎符記述調兵對象和範圍,大意是說,兵甲之符,右符在君王手中,左符在駐扎於杜(故址在今西安市南)這個地方的將軍手中,凡需要調動軍隊超過五十人以上者,君王都會派人持右符去杜,與將軍手中的左符符合,將軍才能出兵。但是,如果遇到緊急情況,看到烽火台燃起烽煙,將軍不等到君王的右符來到,也可以自作主張出兵救駕。

杜虎符銘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銘文最長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別是40個錯金字,做工精致,筆畫優美,反映了中國古代錯金工藝的高超水平。(目前只尋到杜將軍的這一半,王那邊的一半還沒有找到)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皇帝“虎符”成為徵調軍隊的憑據。如秦“陽陵虎符”,符身背左、右各有錯金篆書銘文兩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秦“陽陵虎符”

漢代在兵符上承襲秦制,但不同的是,漢代虎符上的銘文大多刻於虎背上,採用錯銀書,用篆書刻寫“一、二、三、四、五”等字樣。同時字由中間剖開,因此只有兩個半符的字完全相合才可發兵。但在漢代,要發兵除了對驗虎符,還要需要有璽書或詔書。虎符是發兵信物,詔書則是為了明確統兵長官的職權和任務。當然,漢代的軍隊調動並非只靠詔書和虎符作為信物,同時作為信物的還有“節”和“羽檄”。

西漢齊郡太守虎符,銘文清晰,工藝精湛,兩半對合完整,在一處出土,是非常罕見的。


西漢 齊郡太守虎符

西漢時期,南越國王趙佗用的錯金虎節,正面有錯金銘文“王命:車徒”, 其形制、字體、用途與秦國杜虎符相類,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錯金銘文虎符節 西漢

虎符的演變

隨著歷史朝代的變遷,虎符的形狀、刻銘、尊卑等也有較大的變化。

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漢代虎符銘文多為銀錯。漢以後虎符銘文,不限於符背,也有分布在胸、肘及腹等部位的。到隋朝時,除了虎符,又出現了麟符。唐代時,為避其祖“李虎”名諱,改用魚符,武則天時改用龜符,唐中宗後復用魚符,也用兔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


唐代的龜符

品味虎符故事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符,就是信的意思。見虎符猶見君命,不可置疑,立即接受持虎符人的命令調遣,這可以說是古代軍事指揮中的一個高效率的創舉。但是,正因為認虎符有不認人的權威性,一旦被有心機之人竊取利用,就可以瞬間扭轉乾坤,反敗為勝。歷史上這樣的著名大戰例有:《史記》中的“竊府救趙”,《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虎符詐兵取勝。

《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 257年,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後來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讓如姬在魏王卧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勇將趙雲奪城成功,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

信陵君的“竊符救趙”,第一次給虎符的“信”蒙上了陰影,後世再用虎符就加強了種種防範。西漢時,虎符的變化,以及詔書等其它信物的出現,正說明了這一點。以後,虎符逐漸變化為龜符、魚符、兔符以至銅牌,雖然原因很多,但不能不說是信義逐漸流失的結果。聰明人的智慧或曰姦詐,破壞了多數人對一種 “信”的遵守。人無信,信物也不可信,虎形虎威自不再來。聖人嘆:“人離道遠。”


春秋戰國時期金虎符(陝西省鳳翔縣出土)

轉載自 新三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真是一顆人造衛星的話,當然月亮就不會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是在某一個時期放上去的。
    果真如此,那麼月亮又是在何時被放上去的呢?
  • 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到各式各樣的紙幣,有些人更巴不得能將大把大把的鈔票塞進錢包中。然而我們又對這些皺巴巴的小紙張,了解多少呢?其實在許多的人眼中,這些小紙片,都是一本本無數指紋交織而成的歷史書呢!
  • 既然是辛辛苦苦的工作,那麼,放假的時候就一定要好好把握吧。雖說是政府要大家放假好好去休息、沐浴一下,打理門面,但其實可以做的事情還挺多呢。
  • 中國古代女子,很會裝扮自己,僅就頭飾一項,精巧、華美、漂亮的飾品就數不勝數,從現今留傳的古代畫看,一個個都是“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幹”,綽約漂亮,風采迷人。
  • 早期用大鼎(意即:大鍋子)煮飯,因此煮熟時,一方面「大鼎」裡水分還很多,一方面還要用「大鼎」煮其他食物,所以須先用「飯籬」必須放很多水……
  • 這對龍鳳禮盒十分罕見,上髹鈷藍、朱紅、貝白、墨黑和石綠等礦物顏料,畫作線條流暢,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刮魚鱗、磨薑汁,多種用途的刮板。
  • 五十年代夜市買賣、夜間抓青蛙和清晨打竹筍的最佳工具……
  • 沒有沒聽過「壞蛋蟛蜞的故事」?照片之後,有精彩的故事哦!
  • 賣糖雞的,是小孩最愛光顧的攤販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