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釋(25)

四、關於孔子的「仁」
黃鶴昇
font print 人氣: 217
【字號】    
   標籤: tags:

有人說《論語.顏淵》篇是專講仁的。我們來看看此篇是如何說仁的: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這就是說,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禮儀法度,就是仁了。並且做得到或做不到仁是你自己的事,由不得他人。孔子進一步指點顏淵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2這就是說,你做到一切符合禮儀法度,就是仁人了。那麼,這個「仁」不就是等於禮了?而仲弓問仁,孔子又是另一種說法,「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3出門時如迎接貴賓那樣肅整,差使民眾如大祭時那樣謹慎認真,我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強加於別人,在國在家都做到毫無怨言,這樣就是仁了。這個說法,有點近似現代人說的「憑自己的良心認認真真做事,對得起上司,對得起民眾,國事、家事都做得融洽和諧,沒有一點怨言」。這是孔子對仲弓說的仁意涵。而孔子對司馬牛又是另一個說法,「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4這裡孔子說做事不容易,你能做到語言慎重溫婉就是仁了。可以說,如果我們依孔子在《論語》說仁的話來解釋仁,仁的確切概念、定義是什麼?這是很難說清楚的。如果我們認為孔子不把仁的概念說清楚,是孔子自己對仁的概念沒有弄清楚那就錯了。有個學生叫宰我的打個比方問孔子,「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孔子聽了這話很生氣,說:「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5孔子心中顯然對仁是有個確切的定義的,不然他就不會對宰我這樣不倫不類的發問生氣了。從孔子的答話可以看出,孔子認定宰我是在胡說八道,誣蔑他的「仁」。從孔子說仁中得不到其確切的概念、定義,我們從其他方面看看是否有其確切的概念定義?《易.繫辭下》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6天地最大的恩德,就是創造出我們這個有生命的世界;聖人最大的寶座,就是守住大德道生的位置;如何守住其位置就叫做仁;如何凝聚人力就叫做理財;理財有正當的言辭,禁止民眾為非作歹就叫做義。《繫辭》這個說辭,用「三才之道」的說法,即「天、地、人」,天地廣生萬物,人,這個最有靈性的生命,如何在天地之間安身立命呢?聖人有一個大法寶,就是他總是能在天地大德的道上安身立命。何以守位叫仁,那麼,就是你如何能守住生生之大德的天地之道。仁,軀人徬,上下兩橫代表天地,這不就是人站立在天地之間嗎?仁,就是人如何在天地之間安身立命,就是如何侍賴天地,守住天地之道,也就是《中庸》所說的「建諸天地而不悖」的意思。《易.繫辭傳》解釋仁是很妥切的。仁人,就是不離道本,守住天地之大德本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7(《中庸》)而能坐上聖人大寶(天道)這個位置,並非容易的事。以《中庸》來說,叫做「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要「慎其獨」才能體悟到這個道。故能做到仁人,也可以說是聖人了。如何守位曰仁,那麼仁就是儒家聖征的方法論。只要你做到仁,就達到知天命之境界了。如何守位呢?所以孔子就說:「克己復禮為仁」。你用禮來匡正你的一切行為規則,使一切所欲所為都符合天道。這就是禮的功能。以禮踐仁,符合禮數也就等於做到仁了。而仁是守住天道那致深致微的大寶位置,這個大寶之位要由你自己的心性來完成。故孔子說「仁者樂山,仁者靜」,又說「為仁由己」。仁,是由你自己在「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的心性感悟下而得的。所以孔子有時答他的學生某某是否做到仁則說「不知其仁也」,「為仁由己」,這實在是不好說。孔子這個「仁」,確是有些含糊其辭,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則與道德倫理相聯結,其上,則與天命相連繫。所以宋儒陸象山說「夫子以仁發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上面我們也論述過,孔子用其仁來「言渾」貫穿整套儒學道德論的。我們現在再來看看,孟子是如何將孔子的「仁」打開來說的。(待續)@

1、2《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222頁。
3、4《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223頁。
5《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19頁。
6《周易正宗》,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647頁。
7《大學、中庸》,華語教學出版社,1966年第一版,3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亡國,只不過是改朝換代而已,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這個國家興亡的責任,是匹夫走卒的事;而天下興亡就不同了,它關係到文化禮教能否傳承的事,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下大事,這個責任,要由知識分子(士大夫)來擔當。
  • (shown)「國家是永久的」,即近似於古人的「天下」;政府、政黨皆可更換,說明此不是儒終極服務的目標。其言可說是一針見血,此僅供愛政府、愛黨專業戶參考。愛黨、愛政府與愛國是不容混淆的。
  • (shown)中國歷代的文人志士,以天下為己任,譜寫出許多可歌可泣的篇章,說明儒學,他不是屬於那一朝代,那一個皇帝,那一個政黨,那一個國家的;而是天下人類所共有的精神文明財富。
  • (shown)有人說,孔孟的學問,叫「成德之學」,即培養你的道德如何圓滿的學問。而以我看,孔孟的學說,也可說是教你如何成就自己,也即成己之學。
  • (shown)孔孟這套學說,講的就是天下文化。他要使天下人井然有序,安分守己,和睦相處,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這一套道德說教,都是根據天道的演變而來。故我稱其為天下文化。
  • (shown)我們別看就「道、德、仁、藝」四樣東西,你要能「通其學」,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後儒稱孔子為聖人,其中一個原因是孔子博學。
  • (shown)儒者,就是人類文明知識的播種者,儒學,就是人類所需要的學問。
  • (shown)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它是有秩序法則的。即天道是有它運行的法則的,我們人不能違背天道而生活。
  • (shown)禮,它是儒家天道文化的表現行為準則,沒有它,則天道不可見,天道沒有了,整個儒家傳統文化就倒塌了。
  • (shown)我華夏聖哲先賢,上觀天象,下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緣人情而創禮,造就了多麼輝煌燦爛的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