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能否堅持?

胡少江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4月21日訊】自從上週中國政府公佈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以來,中國政府是否會堅持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成為分析家們關注的焦點。在人們的普遍關注下,中國政府對外發出的政策信號並不明確。在經濟數據發表的同一天,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強總需求管理,及時預調微調,進一步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其中,「及時預調微調」一詞引起了不少人對宏觀調控政策的持續性的懷疑。

在實施宏觀經濟調控的過程中,「預調」、「微調」、「提高政策的靈活性和前瞻性」等詞語的運用通常是中國政府為改變政策方向向社會發出的預警信號。這一信號的發出有兩重意義,一方面,中央的政策制訂部門會據此相應地調整政策細節,提出政策發展的新方向;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希望通過這一預警信號鼓勵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門加大經濟投資力度,從而能夠緩衝宏觀經濟調控對經濟帶來的衝擊。

當然也有不少人注意到,同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再次強調,要「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決不讓調控出現反覆」。有些經濟學家將此解讀為中央政府並沒有改變緊縮性的宏觀調控政策方向。其實,對於中央政府特意將房地產調控政策提出來,表示政策方向不會變化,人們同樣可以作出另外的解讀,那就是除了房地產之外,受到宏觀經濟調控影響的其他行業的政策都會進行適當調整,調整的方向是由緊縮轉向寬鬆。

在筆者看來,最大的可能性是,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否需要有所改變,中國的經濟政策決策機構還沒有想清楚弄明白。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數據不僅創下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也低於中外絕大多數經濟分析機構的預測,這一點肯定對中央決策者有震動。中國現有的經濟結構的脆弱和對宏觀調控政策如此敏感,很有可能是政策制定者們當初所始料不及的。假如受到影響的僅僅是一個房地產部門,中央政府到還可以承受調控的後果,假如由房地產到金融、有金融到製造業、有製造業到服務業這樣一路的影響下去,中國政府承受不了政治後果。

這個政治後果一方面表現在地方政府由於財政進一步逆轉而承受的巨大壓力,而且他們正在越來越多地將這種壓力轉化為向中央政府要政策。雖然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國家,所有的政治權力的走向是由中央到地方,而不是相反。但是由於現行中央政府領導人個人權威的缺失,在一些關鍵的時刻他們又不能對地方的要求完全視而不見,尤其是目前面臨中央政府的權力交接的微妙時機,權力安排的討價還價也會受到地方勢力的一些掣肘。

宏觀調控政策的另一個政治後果是對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壓力,這些直接關係到普通民眾的基本生活。當政府的產生缺乏公認的合法性的時候,在基層民眾因為切身利益受到損害而不滿的時候,政府能夠使用的手段只有兩個極端:一是通過強力將民眾的不滿壓下去,但是這樣做的成本越來越高,而且對集團體制的副作用也會越來越大;另一種方法是作出無原則的妥協,將本來已經積重難返的矛盾繼續拖下去,留給後人去解決。在我看來,中國政府似乎已經作出了妥協的準備,換言之,宏觀調控政策有可能半途而廢。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相關新聞
胡少江:中國混亂的地區發展政策(上)
胡少江:“六四”與經濟增長
胡少江:中國混亂的地區發展政策(下)
胡少江:解決中國城市交通的困境刻不容緩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