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三夾板」的老人

作者:佛州老叟 張芸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

我是一個耄耋老人了。大約七、八年前開始腰酸背痛。那時候,我常晨泳,從游泳池出來,即泡入熱水池半個小時,如此經過半年,但是沒有用。游泳池在體育館,是兩層樓的新建築,樓梯大約30個臺階,我游泳前後,上下跑四趟,又過了半年,仍毫無幫助。最後只得掛號看醫生了。

醫生說:「是LUMBARPAIN. 開刀就好了。」詢問護士費用多少,答案是「免費」,由保險公司全包。我立刻填了表格,心想活了快九十歲的這一輩子,醫生在我身上動刀的唯一經驗是:我在山西太原中學初中部的時候,一個耳朵上面起了一個疙瘩,騎著自行車,跑到太原中學後面的「桐旭醫院」(好像是桐旭醫專的附屬醫院)去開刀,如今只記得醫生護士都穿著白衣服。開完刀,耳朵背後,貼上膠布,那年代山西還是中醫的天下,回到家,家人圍在一起左看右看,我好像一個「外星人」。如今,身在美國,可稱「西醫之都」,手術也該是世界第一。我從來沒有上過手術臺,此時應該嘗試一下了。

回到佛州塔城(TALLAHASSEE)的家,老妻不贊成,孩子們也不同意,他們都覺得八十多的老人了,能不開刀就不開吧。查了電腦,LUMBAR是脊椎最下方的五截骨頭,上面白紙黑字,也說開刀是唯一的辦法。

我一直拖延,外侄孫從加州送來一個小型按摩器,可以綁在腰部,或者墊在床上,一插電,裡面有幾個「球」,滾來滾去。我試用了兩個月,沒有用。

內兄內嫂大約七,八年前與內人通電話,得知我腰酸背痛的狀況,他們幾乎立刻從愛州寄來一個硬床墊,我睡在上面一共三個月,也沒有用。內人戲稱那可是一個「愛心床墊」啊!

今年(2017)的賀年信裡頭向親朋好友報告一年大事,提到我的「腰酸背痛」,告訴大家,我經過多少年的「苦難」,如今走路得用拐杖,拐杖下面有四個「爪子」,走累了,拐杖可以「自立」。走一會,休息一會。老頭兒了,奈何!

一位來自香港的錢姓朋友,住在佛州清水鎮(CITYOFCLEARWATER)看了我的一年「報告」立刻回信說:

張兄:腰酸背痛很簡單,我在香港多年,那兒很潮濕,很多人有腰酸背痛的問題。我現在是睡在一塊「三夾板」上,很有效果。你可以去你家的HOMEDEPOT(家得寶),買一塊4尺x 8尺的三夾板,大約美金二十元。請售貨員鋸成三塊:58寸x4尺;26寸x4尺跟一塊是12寸x4尺。

把最大的一塊,放在靠枕的一邊,第二塊,中型,放在靠小腿跟腳的地方。最小的一塊可以丟棄不用。靠腳跟小腿的那一塊,不必太寬。這兩塊三夾版,放在床墊上面,在三夾版上面,舖些毛毯,薄棉被。這樣,那你就有了一張「硬床」了(HARDBED)。這個「自製硬床」比市面上所賣的「硬床墊」要便宜多多了。我在此向您鄭重推薦。

收到錢老兄這封信,我馬上開始行動,開車到了家得寶,售貨的小夥子手腳利落,找了一塊三夾版,放在奇大無比的大電鋸下面,「唰」了三聲,大工告成。

回到家,老妻幫忙,找到薄毯薄被,舖將上去,吃過晚飯,急奔「新」床(敝人有「吃過飯,躺一趟」的習慣)腰脊立刻有感覺——舒服多了。

從去年十一月一號到現在,睡「三夾板」還不到兩個月,親身體驗效果不錯。@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幾年前,岳父母(林南敏,李玉華)在世,每逢過年、過節、過壽或喜慶日子,都會跟老伴,林芸,飛去加州洛山磯,為二老略盡孝意。
  • 「聯邦快遞」是一家私人公司,專為顧客想做郵遞服務。親戚說,他寄得是「第二天到達」。要我在4月26日早上在家等,11點以前,應該收到。這家公司很可靠,信譽卓著,我曾用過,所以那天一直在家等。
  • 當然主要還是受家父家母教誨──凡事要「誠」,因為「誠則靈」。後來,很多年過去了,其間,我親身體驗到有很多事件真的是「誠則靈」。
  • 我在美國住了四十多年了。今天出門,列了四件該辦的大事,有的順利,有的不順利,但都成功了,可謂一天闖了四大關。
  • 近來,大家都瘋林書豪,我呢?
  • 那次跟葛林見面,餐會上談了很多關與閻錫山的事績。葛氏是學者,研究深入,態度客觀,使我對閻錫山有了更深,更客觀的瞭解。
  • 回家途中,看見一個修車行正在開門。那時車不多,我一個急轉彎,開到裏面。 修車店的名字叫首都修車廠,一個穿藍色修車制服的大個兒向我走來:「我可以幫忙嗎?」
  • 山西人,尤其山西太原人,成千上萬人忘不了民國38年──1949年4月24日「太原陷落」的悲痛與恐懼。
  • 話說我這個老人,近日「經了一事」,當然「長了一智」,正如俗語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關於此事,不大不小,是一起車禍,還好,沒人受傷,包括我自己!
  • 從此以後,每次活動,北佛州中華會館的消息都是佛州新聞的一部份,我變成「特約記者」,如有特殊事件,我也以特寫稿寄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