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必解育兒千愁

與心靈共鳴的圖畫書──繪本(十五)

作者: 劉如
與孩子通過提問互動,不僅互相取樂,還能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站在孩子角度智慧地處理育兒的問題。(fotolia)

與孩子通過提問互動,不僅互相取樂,還能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站在孩子角度智慧地處理育兒的問題。(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82
【字號】    
   標籤: tags: , ,

如何把讀繪本也變作大人的樂趣,讓父母也能樂在其中,使得繪本教育得以輕鬆堅持呢?我們繼續為您講述這位日本媽媽的另一個有趣的育兒故事。她因為學會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從不急於否定孩子,智慧不斷湧現,連帶育兒生活也變得輕鬆有趣。

生活就是最大的繪本

上次提到,這位媽媽因為很耐心智慧地面對孩子不斷要求讀同一繪本的問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變得更愛聽媽媽讀書,媽媽也因此獲得了樂趣。

那麼,除了上次轉換角色的做法,是否還有什麼更加有趣、更加簡單的方法享受繪本的樂趣呢?當然有,關鍵還是要改變只執著於提高孩子成績的目的來讀繪本的心態和固有的讀繪本必有一套固定形式的觀念。

這位媽媽說,通過很多自我觀念的放棄,她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讓孩子無論面對什麼事物,都能樂在其中上,而不是注重形式的完美,只要孩子感到快樂,就會自主自發地去看書學習,再也不需要大人天天催促,鬧個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的結局了。

通過繪本教育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她有一天突然明白,生活就是最大的繪本,她要把自己悟到的繪本教育成功的方法和心態運用到自己整個的育兒生活當中。沒錯,日本的很多繪本原本就是基於日常生活,甚至描寫的就是點滴的日常生活,不僅僅是為了父母眼中最執著的學習成績,更是為了讓交流日漸淡漠的現代社會的父母和孩子能得到交流,能通過繪本,讓失去了童心的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站在孩子角度智慧地處理育兒的問題,也讓孩子發現繪本說的就是自己的心聲。

既然如此,那麼自己天天面對的生活,不就是一個最大的繪本嗎?她能成功讓孩子喜歡繪本,就是因為讀繪本時不急於否定;不追求完美故事;不執著是否合乎邏輯,是否有很深意義的主題,是否完全跟繪本脫節,只是孩子自己發揮,看到一個畫面就開始編自己的故事,是否整本讀完讀懂,這些她都不在意,只要孩子覺得有趣,樂在其中就好,從不把自己認為的應該如何如何讀,孩子必須怎樣聽才行的觀念和做法強加於孩子。因此她的這份寬容心態使她變得非常智慧,平凡瑣碎的日常育兒生活處理起來常常趣味橫生。

如何巧妙地把生活變作繪本?

這位媽媽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使得生活處處都可以變成繪本,讓她們母子關係變得非常和睦快樂。這就是她多年給孩子讀繪本獲得的最大的領悟、智慧和樂趣。

比如說,孩子與媽媽日常生活經常會碰到這樣一個畫面和情景,那就是領著孩子出門買東西。她會隨時就眼中看到的事物問孩子問題。比如,正好看到一輛裝載石油的車經過,媽媽明知道既然寫著石油的字樣,肯定就是裝著石油,不會是別的東西,但是媽媽不在乎兒子是否明白,也不介意孩子回答的是否合乎邏輯,她就當作給孩子讀無字繪本,當作是一次鼓勵孩子踴躍動腦、積極參與、展開想像的訓練,而且孩子和自己也會很快樂,於是就開始問兒子:裡面裝的是什麼呢?沒想到兒子回答那是牛奶!媽媽聽了雖然很意外吃驚,但是不動聲色地繼續問兒子:那這台車要把牛奶運到哪裡去呢?孩子馬上回答了他們母子經常光顧的一家超市名字。

媽媽說,這樣的問答,幾乎每天都在做,非常簡單,孩子的回答經常出乎大人的意料之外,比如有一次,她領著孩子去葡萄酒製作工廠見學參觀,看到很多木桶,大人理所當然就知道那是裝酒的木桶,然而,當她問孩子:裡頭裝的是什麼?孩子卻連想都不想,立即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說道:炸彈!

只要你不帶任何觀念地問孩子問題,總會聽到不可思議、想像不到的答案,孩子的回答是否符合現實真的不再重要,對於媽媽而言,真的變成了育兒生活的樂趣,有時她因為非常想要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會如何語出驚人而提問,自己也自然樂在其中,更加積極提問,果然證實了教學相長的互動關係。為此她的繪本教育輕鬆自如,充滿快樂。

這位媽媽還告訴大家,她與孩子通過這些提問互動,不僅互相取樂,還使得她了解了孩子的思維方式,孩子的興趣愛好,以此更好的運用到解決各種孩子的問題上,孩子也因為常常看到媽媽總是不否定自己,還為此笑口常開,更加積極思考和回答,母子關係越來越和睦,孩子也越來越聽話。隨著不斷讀書,知識也就自然不斷豐富,根本不必著急一下子就讓孩子能夠做到多麽合理地回答出大人要的所謂正確答案。

給孩子讀繪本懂得站在孩子角度考慮問題的體貼用心,使得這位媽媽不再執著於固定的讀書技巧和急功近利的學習目的,所有的辦法都以孩子是否輕鬆接受和樂於接受為準,為此她學會了默默等待和耐心引導,學會觀察和肯定。並運用到了下一個階段的繪本教育。(待續)◇

(點閱【與心靈共鳴的圖畫書──繪本】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我們以善念來對待對方的不善時,只要是真誠的,總有一天對方會改變對我們的看法,也以真誠的心對待我們,或許這就是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吧。
  • 只有能做到無私無我,能為同伴、能為每一個和我們結緣的人作出最大付出的人,才能得到上天的指引,找到前進的方向。
  • 感受到自己失去從容的時候,要想想該怎麼消除腦袋中擾亂自己的事物。把不必要的東西推到腦海外,集中注意力於眼前的事,只要這樣就能忘我地去做。
  • 其實,髒與淨,是個相對的概念。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流傳著上帝用泥土造人的故事(中國人是講女媧用泥土造人)。那麼在上帝眼裡,人就生活在泥土的世界裡,我們也可將之理解爲介於星球與分子之間的這層空間。對於生活在更高境界、更微觀、因而也就更「乾淨」的世界裡的生命來說,人的空間當中,一切都是髒的,哪兒都是髒的。
  • 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幾乎被日本人完整地傳承下來。來過這裡的中國人都會喜歡上日本,因為這裡能夠看到中國的過去,中國曾經是禮儀之邦,現在的日本也是如此。
  • 紐西蘭那種獨有的韻致,只要走一趟,即瞭然於胸。紛呈流轉的百色千貌,僅是靜觀已心醉。我們常說美景如畫。惟此情此景緩緩流淌,平添生動,更勝於畫吧?
  • 不同時段的青池會展現出不同的風情。天氣轉變或陽光強弱,都會令池水呈現不同層次的藍。清晨的話,池面或許浮著一曾薄霧,水色也更純澈動人些。四季更迭會為它上不同氣質的妝。
  • 去年聖誕節來臨時,12歲的小姑娘決定,是時候向這個男人提出正式收養她的請求了。她將自己與傑夫這些年來的合影拼貼在一塊硬紙板上。中間鑲嵌了她製作的小小詩冊,每一頁翻開,都是她寫下的一句詩,裡面隱藏了這個特別訊息……
  • 人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哲學家認為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普通人認為他是一個謎,修道人都認為人來自遙遠的天上,必將回到遙遠的那顆星上。我們都在西行路上,有人認為那是死亡,也有人認為那是自己的天堂。
  • 神韻藝術團將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在舞台上展現,讓世界各地的觀眾得以分享這寶貴的文化傳承,West對此表示倍感興奮。「是的,我以前從未接觸過(中國)傳統文化,」他說,「但今天親眼目睹演出,我被深深吸引,演出讓我得以領略這樣燦爛的文化和歷史傳統,令我興奮不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