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徵文大賽参賽作品

【徵文】季年:詠而歸—父母臨終憶記(二)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80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9年04月27 日訊】(接前文)父親在我五十歲前去了。少年喪父,人生之悲。然畢竟元氣充沛,人生大道剛剛展開,歲月會彌合一切。壯年喪父,生命屏障缺失,人生悲劇已成深淵。孤獨的我將要把這個消息面告更加孤獨的母親。

我面前二十來本大大小小的日記本,高高地聳立。這是母親1949年以後寫的日記(散失了不少),日記本大都是學生送的,是那些貧窮黑暗年代的日記本,紙頁粗糙,封面是劣質塑料或硬紙板。

母親以什麼樣的毅力和勇氣寫下這一百多萬字的筆記,又如何穿過恐怖歲月保留下來的啊。我一次又一次痛哭失聲,不忍卒讀,一次又一次讓淚水灑落在母親的日記,母親的靈魂上。

母親漫長的一生,她在孤獨中遭逢的一切,她早已破碎的心靈一次又一次絕望,一次又一次掙扎前行,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母親無畏地往前進,直到實在不能再走半步。

時代所有想得出的苦難、屈辱、不幸、艱辛幾乎都落在母親身上,她把這一切扛起,以超凡的意志不讓自己有絲毫懈怠,她把這一切內化成沉重的十字架,再把它們記載下來,這是她對命運唯一無聲的對峙,這種對峙本身可是更深的痛苦!

像所有中國女性一樣,作為女兒、妹妹、姐姐、妻子、母親、祖母和曾祖母以及姨媽、舅媽、兒媳、弟媳、岳母……,母親在中國發明的所有加諸女性的角色中,都拚命盡她的心,她的力,她的道。

而時代和家庭給予她的是那麼殘酷無情的回報,包括正在為母親寫回憶文字的不孝的兒子。母親是被人生和時代折磨而去,但直到化成一堆白骨,母親仍是無比的剛強、自尊、慈祥!

母親的日記止於1999年6月8日:星期二,16-25℃,冬冬用自行車,寧兒扶我去看揚大夫,來回兩個小時,把他們累慘了,我也單純為了節約10元錢,所見者小。

——

母親寫字極快,獨特,字呈方型,橫豎都直,透出堅毅和焦急。母親寫黑板字更是飛快,母親學生告訴我,唐老師每節課都要寫幾大版板書,飄飄灑灑如雪花飛舞。

最後一本日記用的是重慶印製第七廠印製、重慶百貨站經銷的24開40頁紅梅軟抄,文革中的產品。母親寫完了最後一頁,打潑了紅墨水,浸了一大片,像血跡般刺目。

母親在最後一頁寫下兩句唐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

1999年6月20日,我站到寧姐家門口,摁響電鈴,隔了好久,門才慢慢打開,母親站在門縫裡。

母親又矮了一截,她抬頭望我,嘴嚅動了一下,那眼中含著多少期待和孤苦啊。第一次,母親沒有微笑。或許母親已預感到父親已經走了,或許她太累了。我扶母親緩緩走到沙發坐下,母親已經枯瘦如柴,我心痛如刀絞。

走時,有人介紹一位民間醫生,花了800元買了他四盒「蛇膽液」,據說能治喉癌一類頑疾。我把「蛇膽液」和其他藥都拿出,放在茶幾上。母親拿起「蛇膽液」,看了一下說明。母親的眼睛依然出奇地好。八十一歲的老人,至今從未戴過老花眼鏡。按母親的說法,她是「賴」過來的。她能看清報頁中縫的小字和股市數字。母親這點「奇跡」也總使我內心酸楚,母親早已到了連為自己配一幅老花眼鏡都覺得奢侈的境地。

母親用滿是皺紋的手指著「蛇膽液」,意思是就服點這個吧。我用白酒兌了少許「蛇膽液」,稍稍搖晃,突然想起母親千萬次地帶領學生做化學實驗搖晃試管、燒杯之類器皿的情景,母親似乎也有所感,她的眼睛一下濕潤了,嘴角有察覺不到的笑意。

母親端起小杯,凝神看了一下,送到嘴邊,仰脖堅決地喝下。母親已是喉癌晚期,吞咽食物非常困難,喉部早已潰瘍,膿包腫得幾乎堵塞了咽喉。

母親劇烈地咳嗽、嘔吐、抽搐。我這不孝之子,竟如此輕信民間庸醫,母親如此嚴重的喉疾,怎麼承受得起烈性酒。母親啊母親,你是為兒受罪,你不想拂兒子的心意,滿足他盡孝的心願,不惜如此苦痛自己。

快到中午,母親平靜下來。

我下了決心,要把父親喪訊告訴母親。

母親無比衰弱地靠在沙發上,茫然地朝前望著。是時候了,必須說出來。母親聽力已有減退,母親正在向生命告別,時間不多了。

媽媽,爸爸去世了,他走了,時間是3月5日。

本文作者王康的父親王肇年、母親唐恂季1998年80壽辰合影

1978年2月2日,大舅在香港去世。蘇州二爸爸來信,被我先取回。哥哥、寧姐、培生等正好在重慶,正是新年前夕。最後由我告訴母親,她最敬愛的長兄已不在人世。

母親怔怔地坐著,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好久,才失聲慟哭,昏厥過去。我們沒有想到,母親會如此難受,我們不了解母親與她的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不了解天涯海角的分隔讓母親多少回夢斷雲山,不了解兄妹同胞之情對母親一生的意義。

晚飯前,昏睡了大半天的母親獨自出門,直到天黑不見歸來。我到學校操場邊,見母親坐在大黃桷樹下,陷入無限的哀思。

母親沉默著,承受巨大的哀慟。那天晚上,母親徹夜伏案備課、出題,拚命工作是母親擺脫苦難的唯一方式。

1991年,《唐君毅全集》在台灣出版,母親懷念大舅的短詩印在第30卷第671頁:

悼 兄

一、一樹五枝,頂枝摧折,四枝彷徨,何所仰息。

二、天地胡不仁,以人為芻狗,既生我良兄,何忍又奪走。

三、昔日夢裡驚,醒來暗慶幸。今日夢裡驚,醒來淚濕衾。

四,落月滿屋梁,音容何處尋,追思成往事,不覺淚縱橫。

本文作者王康的大舅、新儒家學者唐君毅先生遺照

現在,我必須把父親去世的消息告訴母親。

母親靜靜坐著,她在等待最後的消息。

父親3月5日去世後,母親每週六晚打電話來,詢問父親病況,文級都按我的要求,回答說「穩起的,還好」。

以母親的敏感,以母親對苦難的熟悉,她或許早已知曉。

爸爸已在3月5日走了,他去得很安詳。

我沒有說,他生前清醒時一直在呼喚您的名字。

母親把頭靠在沙發上,仰天長嘆,淚水奪眶而出,肇年啊,你怎麼先走了……

我覺得時光黑暗下來。母親慘然地流淚,發不出聲音。雖不是執手注目地生離死別,108天之後才到的噩耗,依然是怎樣一股飆風,吹撲母親那盞顫抖搖曳的風中之燭啊!

我殘忍冷漠地坐著,任由母親兀自悲傷。

我能再說什麼,我能再做什麼。

母親要我扶她走進她那間小屋。母親永遠住在最小的屋裡,最角落的屋裡,最簡單的行囊用具。母親床頭是她的日記本,水杯,藥,信札,永遠的教材和備課本。

——-

1989年6月7日下午三時,公安人員過了39年之後第二次光顧我家。母親正端一碗稀飯,看著身穿制服的惡煞,失手鬆開飯碗,摔落一地,嗓音也喑啞了。

在中國絕大多數母親已免於政治恐怖之後,我的母親卻以古稀之年重新承受恐怖。

夜裡夢醒 1989年6月20日

日裡多擔憂,夢裡聞兒走。

促年(父親)速同往,心急如鍋蟻。

車輪何遲遲,車路一何多!

未得車站名,一一跑各路。

行人見兩老,來往何倉猝!

聞得為尋兒,同情復笑痴。

惶惶無所獲,悵惘還家裡。

室空人已去,心肝俱迸裂。

痛哭失聲呼,驟然驚夢醒。

才知在夢裡,兩頰淚零零。

窗外雨淅淅,似與我同泣。

來日復何如,仰天長嘆息!

我攙扶可憐的老母一步一步走到她的床前,看她慢慢側身躺下,她瘦弱的身軀無聲無息地轉過身去,才猛然了悟,母親已是老人!

多年來,我怎麼沒有想到,母親早已是一個老人。我從沒想到,母親患有多年的風濕病、胃病、便祕、高血壓、美尼爾氏綜合症,又偏癱了近十年,因為幾十年教書生涯,長期慢性咽炎,早已轉為晚期喉癌。

母親受到所有人的敬愛,卻沒有一天享受一個老人應該得到的享受。

1969年冬,母親曾萬里迢迢,轉了若干次火車汽車,到黑龍江大興安嶺加格達奇看望哥哥,為他那清貧的小家縫補漿洗。母親引阿婆詩,為自己東奔西走作註:

萬里迢迢出蜀都,為兒何暇計征程。

世間只識窮通理,毋怪時人笑我迂。

八十歲生日,是母親允許的唯一一次做壽。父親比母親小十天,一齊做壽。第一次為父母買了鮮花。那天,母親情緒難得的好,先唱了《女師校歌》。

峨眉秀拔劍關雄,巫山十二峰湧;大江環繞西東,秀毓兮靈鐘。巴蜀風,齊魯同,女校辟蠶叢。偉哉斯校,偉哉斯校。廣廈宏陣濤,成人有德小子造;巾幗履英髦,濟濟靄靄,濟濟靄靄,民國光耀。

文翁石室周公殿,森森古木參天,半畝方塘涵涵,堤柳帶朝煙。衣舍後,映門前,結構本天然。我愛校兮,我愛校兮,四時多逸趣。芙蓉城繞浣花溪,地靈人傑聚。濟濟莘莘,濟濟莘莘,豈讓須眉。

母親記憶非凡,不知從哪裡記下許多詩詞、對聯、格言、兒歌:

坐南向北吃西瓜,皮朝東甩

思前想後漢左傳,免往右翻

舊歲雲除,世短意恆多;讀書尚友古人,閑看煙雲幻空相。

長江環繞,水流心不竟;學種時師老圃,偶裁桃李蔭吾廬。

阿公阿婆對聯:

四月八日,十月八日

東方一人,西方一人

四月八日為孔子誕辰,十月八日為釋迦牟尼佛誕辰

阿公阿婆題成都奎星樓街寓對聯:

三五間小屋即安居,直道上城頭,好與兒童數星斗。

八九樹梅花作良友,疏枝邀明月,自疑身世到羲皇。

那天,母親還唱了幾首英語歌。在母親孤苦內心,現實完全不可理喻,人世滄桑不堪回首,惟有有性靈有慈愛有溫情的事物,才讓她留戀。

但母親心如死灰,為時已久矣!這兩年,母親經常焦急、流淚、嘆息。我忙於各種應酬俗務,竟天良障蔽,多年罔顧垂老母親的棲惶苦楚!母親笑容越來越少,偶爾有,也是悽苦慘然的一剎那。母親晚年的日記,深深地陷進絕大多數中國人似已陌生的政治恐怖和精神深淵。我經常勸母親開朗超然,認識母親的人都說, 您怎麼不像其他老人,出去散散步,打打拳。每當看到那些安享清平、悠閑幸福、不問他人痛癢、更無精神苦難的人們,我就想到生活在另一境界中的母親。母親的心只有永遠揮之不去的憂鬱,只有她的「債」和「道」。

不知從哪裡來,母親認為,她的一生就是還「債」。她非常贊同愛因斯坦的觀點:我們都生活在他人的勞作裡,生活在他人的善意裡,我們欠這個世界太多,只有努力工作,悉數奉獻。

本文作者王康1999年畫的一幅素描:愛因斯坦肖像

母親踐行她的「道」,以她殘障的右手,以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寫出她一生的教學總結《高中化學精要》。該書編輯在「作者簡介」中寫道:「唐恂季老師近年 以偏癱之身、古稀之年,居陋室,臨寒窗,抖索顫悠,以心血碾墨,以腦汁作筆,歷盡艱難,將一生教學經驗寫進此書。」母親本想待此書出版之後,將所得稿費贈予窮苦學子。熟料中國已入「市場」社會,須先行自墊印刷費用三萬餘元,母親東湊西借,方勉強促成。

母親從無「退休」概念,最後十年間,仍為相識不相識的孫輩曾孫輩學子輔導不綴。一邊是白發蕭蕭嗓音暗啞的老母,一邊是天真爛漫的秀髮少年,此情此景中,苦難無存,憂愁遁跡。

培生的老師過八十大壽,母親代為撰寫賀詩: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飲水思源,師恩何深。

泰岳不老,松柏長青。

起居咸吉,福壽康寧。

1994年7月10日,母親在日記中感傷地和一些小東西告別:

粉筆、擦布和小黑板

一年來,我和冬冬與你們常相聚首,得你們支持。我宿心願方能夠,顯示人生價值,驚喜心頭。

本文作者王康的母親唐恂季與學生合影。

高考了,與你們不再團聚即分手,看你們各居一處,傷別離情,油然而生。不禁涕淚縱橫,悠悠天地心,物物都有情!

天生我材自有用,盡其在我盡職責,此乃天經地義,以爾等多情擬我們,徒自添感傷,有何意義!惹人笑痴。

母親一生教學,桃李天下。對青春年少累於寒窗感懷萬端:

高考有感(1994.7.9)

中學生累,中學生苦。還在青少年,不似青少年。

學習重,學習累,忘卻了春秋佳日,忘卻了夏暑冬寒。少有星期日,多是星期七;晨曦不見被叫醒,萬籟俱寂還未寢;告別電視與廣播,報章雜志也罔顧,更不要說去游樂園。學習復學習,作業永難做完,莘莘學子,失去嬉戲與歡樂,還在青少年,不似青少年!

高考生累,高考生苦。考試場,在十幾裡外,天雨路更難走,遠道考生,天朦朧就得走。雨水加汗水,衣服被濕透。

臨考試,缺經驗,膽怯意亂,心慌緊張,精神負擔重,超負荷寫作,發揮少,失誤多,卷面比實際,系數遠小一。考完後,出考場,如梗在喉,哽咽難已,失落感湧心頭,搔首問青天。

問考生:考後何打算?

看世界足球大賽電視。

美美的睡一覺。

考生多如是說。

悃了,為沉重的學習負擔所壓,悃極了!

願天公重抖擻,還美好青春於我青少年!

母親慢慢把父親遺像擦乾淨,端放桌上。我與寧姐、冬冬分別陪伴母親與父親遣像合影。如此殘缺遲來的合影!

母親在日記中寫道:

康兒上午10時來,告我肇年已3月5日晨六時走了,永遠走了。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我不禁痛苦……,他怎會先我去了?不久前曾夢中見他來了,能走路,我醒後即有些不祥之感,你竟有靈來呀……

康兒來,他和我都無語凝噎……

人生,人生!肇年此生我竟不能去見他,三個月前他住院,抬上救護車,我未去送,住院期間我亦未去看他一次。一些事未及時做,就再也沒機會了。死別吞聲,音容兩渺茫……

寧兒幾日都在家陪我,她今日去為肇年遺像做鏡框。不勝惆悵,淚眼模糊……

想到肇年一生潦倒,有才有德,竟受此待,我亦不該去上海,他孤獨……,竟二次中風不起……

想到康兒總是不快,噙淚。他擔子太重,而又不順。肇年去了,他在重慶如何過的,又擔心我,這隱忍苦情好折磨人!

悠悠故人情,我現只有老同學與我信。1949年後50年沒有朋友。友情、親情、愛情,現只有老同學友情和兒孫們親情,沒有了愛情。肇年去矣,在他生時,我們這五十多年中,愛情被若干次政治運動衝擊到蕩然無存。現他去矣,這愛情還似乎返回,但他已永不知曉了……

母親把生命的孤寂愁苦永埋心裡,永遠以古道熱腸直面世界,神情始終年輕。她總是聚精會神地聽人講話,眼睛明亮,充滿善意;她總是嘉許所有的造訪者,給他們鼓勵:世界畢竟是如此美好,值得去奮鬥。

1986年,母親從上海乘火車到貴州熄峰某內遷廠子弟校任教。擔任高中三個年級15節化學課,為期一學年。走時,母親用全部薪水為該校建了一個化學實驗室。我曾去息峰,母親置身那荒涼的山景和純樸的學生之中,忙碌而充實。那位校長對我說,唐老師真像他的老母親。

母親八十歲以後,懷著空前的內心危機,拖著殘病之軀,從重慶到上海,從上海到北京,從北京到重慶。幾乎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母親總在收拾行裝,不顧寒暑,只要兒孫需要,只要命運召喚,母親會把省吃儉用積攢的錢化為盤資立即上路。

托爾斯泰晚年出走,去找他的上帝和真理;母親何嘗不是在苦苦尋她的「家」和「道」!

我卻始終以為母親還充滿朝氣和樂天精神,母親的病痛、煩惱她自會像以前一樣獨自承擔,總以為母親孱弱的肩頭仍像以前一樣為我們分擔一切。竟不曾想到,病體的苦楚、精神的寂寥和內心的絕望正把母親推向深淵!(待續)

責任編輯:古言

(點閱「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被稱作民間思想家的中國著名獨立學者王康,於海內外華人紀念9.18事變82週年之際,在美國舊金山發表題為「中國大陸抗戰史觀的演變」的演講。他談到抗日戰爭是誰領導的,指出:在中國大陸,只要不懷偏見、有基本歷史常識的人,都會承認是國民黨領導的。
  • (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報導)「中國現在的政治、意識形態和外交政策,不符合中美兩國利益,要改變的一方主要是中國,」 中國民間思想家王康近日在美國的一個演講中表示,「共產黨必須放棄馬列主義和斯大林的鬥爭模式,中國人只有回到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才能重建和振興大中華民族,才能談新的中美關係和兩岸統一。」
  •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8週年紀念日。中國學者王康在紐約「紀念南京大屠殺78週年」活動上發表演講,剖析日本發動這場戰爭背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因素。王康指出,在恢復歷史真相的基礎上,紀念抗戰勝利還有一項重大責任,就是「驅除馬列主義,恢復中國偉大的儒家傳統」 。
  • 近日,北京一小學生叫板人教出版社,稱語文書的一副宋朝知縣著裝配圖顏色有悖常識。中國民間思想家王康表示這是中共虛無主義歷史觀的寫照,並表示當中國人知道一些真實的歷史時,中共的統治基礎就會土崩瓦解。
  • 那是1957年,父親剛從監獄放回。他於1950年初入獄,罪名似乎是在川大讀書時跟蹤某地下黨員同學。父親1937年入四川大學物理系,與母親認識後轉入化學系。一名流亡大學生,一家四口天各一方。父親天性超脫,習自然科學,對中國式的政治了無興趣,所謂“跟蹤”,純屬烏有。
  • 劉佳聽到「為它賣命,能好嗎?」這句話,感覺自己從牢籠裡跳出來似的,大聲說:不好,當然不好,我就是被這個邪黨害苦了!從小到大聽它的話,結果怎麼樣?拚命工作,剛到中年還被一腳踢開!讓多生孩子,生了養不起了,還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個政策是為老百姓著想?瘟疫來了,全國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開,拿民生當兒戲。
  • 茂利一邊裝菜,一邊對大車司機說:這岔路口把兩塊地分開,東邊的老地用老法子種,菜好看還好吃,我們西邊的差點誤入歧途,我就是聽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著啊,走什麼路,選哪邊太重要了,你選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給壞的邪的站隊,就沒個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邊。
  • 老蒙在離休前是個「長」,「平穩著陸」退下後,買花草,認識了老鄭。一來二去熟了,老蒙跟老鄭說,現在朋友多數相互利用,稱兄道弟也不見得為情誼,我們的花緣比金子珍貴。
  • 記得我整個小學階段好像都在撿破爛,學校每學期要求每個學生必須上交多少斤廢鐵,還撿過廢紙。家裡能上交的東西都交出去了。那垃圾箱,臭水溝我們都不會放過。我們很大一片家屬區的孩子都在同一間學校上學,全校的學生都要求撿廢鐵,到哪裡去撿呢?
  • 大陸知名媒體人江雪的文章《長安十日——我的封城十日誌》,記錄了一些封城細節和感受。在嚴厲控制言論的牆內,作者只是用平和的文字表述,但仍然難掩內心憤怒的吶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