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感受到真愛

文/曉美

教養孩子,我認為尊重孩子是關鍵,盡量不要以家長的權威來壓迫孩子做事。(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72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叫你起床你還不快起床,趕快去洗便當盒,都快遲到了!」隔壁的王媽媽又開始罵小孩了。

我懶懶的翻了身,恍惚當中有一絲清醒,今天是沒有設定鬧鐘的日子,翻身想再睡去。這時,小孩開始嚎啕大哭,夾雜著鋁門被用力的拉開,又用力的關上,「啪…」,機車也轟隆隆的響起,在高音、快版的交疊中呈現出一種紛亂、喧鬧的場景。王媽媽吼叫著「老是要人家催,再不上車,晚上回來就不准吃飯。」緊接著一陣隨風飄盪的哭聲,交錯摩托車排氣管的聲音「澎…澎…」,漸行漸遠的結束在巷口。

街道再度恢復平靜,晨曦的陽光依舊溫柔,窗台上的小花盆精神奕奕,有一種閒逸的情緒在萌芽,睜不開眼的我帶著微醺再度進入夢鄉。

孩子要的是具體的愛

夢中,我望見阿嬤佝僂的身影,走路有點慢、講話是輕聲的,阿嬤牽著我,她的手有點皺又單薄,每天早上我們一起走到小學,我是阿嬤扶養長大的孩子。

阿嬤沒有念什麼書,也不會教我功課,聯絡簿的簽名欄是蓋手印的,在學校我成績不突出,因為沒有人教我功課,有時候我會做錯事,阿嬤會拿藤條打我、還要罰站,但是我很少聽到她對我大吼大叫。長大後我到孤兒院當志工,發現很多孩子行為偏差,因為他們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但是卻不清楚「行為」的本身是對與錯,成年後成為社會的邊緣人、無業遊民或是擾亂秩序者。

某次,參與某個社會救助的會議,有位家暴中心的成員分享:有個優渥家庭的孩子是資優生,孩子在學校常被發現身上有傷痕,但是他總是堅持自己撞傷、跌傷,老師和家長接觸幾次發現也無異樣:父母都是高知識份子。後來經過社工介入調查才發現,孩子的母親因為對孩子的成績和表現要求過高,常會不自覺的情緒失控,因而有不合理的體罰,甚至暴怒後常毆打孩子。

薩提亞家庭治療創始人薩提亞(Virginia Satir)女士曾表示:「孩子的問題,來自於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人是家庭塑造出來的,家庭的健康才能帶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曾經思考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又應該怎麼去教育下一代。但是這個議題廣泛又難聚焦,或許可以確認的是「孩子需要具體的愛」。

孩子在幼年對於「錯事」的定義通常廣泛而模糊,只要大人認同、應允的事情就以為是「對的」,反之是錯的,而非依據普世價值、道德規範來衡量善惡行。孩子會擔憂自己的表現遭致大人的排斥或否定,因此在成長過程中會吸取正(反)面教訓來定義對(錯)事。然而,正面、積極的人格養成是需要環境和大人的用心培養的,就像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養成,除了短時間重複鍛鍊核心肌群,還需要經常訓練才能維持。

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好的,壞的,善的,惡的,什麼樣的人都有。過去老人家常說,孩子小時候就要教好,長大後就不好教了。其實這句話涵義深遠,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累積人生的視野,從幼年被動接受大人的教養,到青春期的叛逆,一連串的人生際遇穿插的是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變,然而不變的是父母的愛。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瞳孔裡的小人,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父母的縮影。與其思考要怎麼教育好孩子,不如換個思維,學習怎麼當個優質的父母。

正面認識孩子的偏差行為

有時候,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問題才會犯錯;如果是明知故犯或累犯,不妨反過來思考我們教育的方式是否要調整。請思考是否曾對孩子用責備性的語言:「你很討厭!」「你不能用心一點嗎?」「不要這麼懶惰。」或是簡略的誇獎、敷衍式稱讚:「你很乖」「你好棒」。然而,對於還在學習和人互動的孩子,這些責備的話或模糊的形容詞讓他們不容易具體了解行為本身的優劣,無助於反省與思考。

請試試以下正面的用語:「我能玩你的玩具嗎?」「我和你交換玩具玩好嗎?」「可以不要推我嗎?這樣我會受傷」;稱讚的內容:「媽媽不在家,你沒亂跑,你真乖!」「寶貝,這次比賽雖然沒得獎,但是媽媽看到你認真準備的態度,真的好棒!」;告誡的說法:「餐盤吃完要隨手洗乾淨晾乾,這樣才不會滋生細菌,也可以分擔媽媽的忙碌。」「出門前注意上課要攜帶的物品,媽媽要上班,不能隨便離開辦公室,我們用心一點養成好習慣好嗎?」

壓力不是貶抑詞 

孩子面對外在環境產生情緒壓力時,正是訓練耐性、解決問題能力的好時機,面對這樣重要的課題,如果父母沒有重視,反而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容易讓孩子產生偏差行為。孩子的行為不但沒有獲得矯正,還誤以為自己就是「壞孩子」,因而養成負面、消極的性格,沒有自信或否定自己。上一代人情緒管理不良承傳給下一代人,彼此生厭,這也難怪有的孩子會怨恨自己的個性像爸(媽)。

人生充滿著很多挑戰和機會,溫室的花朵容易夭折,我們要怎麼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不單是有陽光,風吹雨打也不少呢?「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你。」我在職場上曾經遇到一位同事當面告訴我,他莫名的討厭我,所以不願意接受我的管理,當下我覺得錯愕,事後,我更明白為什麼現在勵志的書籍這麼多,批評的人永遠不會少,這就是生活。因此,給孩子的愛還應包含面對壓力的包容和氣度。

有很多父母一生任勞任怨地辛苦工作、只為給孩子滿滿的愛,但是過份干預的愛反而容易教養出「孩奴、媽寶」。「是媽媽不好沒幫你拿水壺」「記得帶鉛筆,記得帶手帕,記得…」「隔壁小明有補數學,你也去補,不然趕不上同學」,擔心孩子、過度焦慮、不安的感受也會讓孩子變得怯弱,失去人生鬥志。試著透過溝通,讓孩子學習自己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方說「寶貝,以後出門自己檢查有沒有帶水壺好嗎?」「媽媽有時候會忘記,我們學習當大人自己負責好嗎?」

每一個人都曾經是小孩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面對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夾縫中生存的青壯年,讓我們學習療癒自己的心靈和創傷,以寬怒與包容對待我們的下一代,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們的真愛並不斷的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個好萊塢明星爸爸竟不顧自己大明星的身分地位,貼文分享了一張女兒在超市失控哭鬧的畫面。這種令人顏面盡失的畫面他怎麼還大方地分享?想不到他的貼文引來20萬按讚數,超過4萬多次分享,激發了8千多則的熱烈討論。究竟是什麼樣的育兒觀點,引發各界網友大肆肯定呢?
  • 青少年時期是狂飄期,也是最多情緒困擾的時期,青少年渴望被瞭解卻又不肯說出來,在這種矛盾心態下,就容易產生偏差行為,桃園市衛生局為青少年開啟一扇「溝通」的窗,提供免費心理諮詢面談服務,透過專業心理師支持與引導,讓青春不再NG!
  • 抓住孩子模仿用筆的機會教他寫字。(Fotolia)
    許多父母都因「情不自禁」而為孩子做太多。在父母任勞任怨的為孩子籌畫一切時,也應檢視一下,有多少屬於孩子的事務及問題,何時父母該退居一旁,讓孩子學習承擔與付出?因為「放手,讓孩子獨立」,才是父母能送給孩子最棒和最好的禮物。
  • 計畫,plan
  • 《貞觀政要》是一部記錄唐太宗君臣對話的政論性史籍,凝聚了太宗治國的理念與智慧,是古今中外領導者的必讀經典。(博仁/大紀元製圖)
    上回(3月2日)我們提及了唐太宗教誨太子的《帝範》,是成就「貞觀之治」的經緯理論。從〈序文〉太宗就提及了為君的最終目的:「撫育黎元,鈞陶庶類。」就是遵循著上天生成萬物的德行,君臣分工,撫育教養百姓,用人唯賢且絲毫不敢鬆懈,才能完成天命的囑咐。這雖與現代的政治家的理想不相違背,然近代的政治人物有多少是依著天意,仰天之德而為之?或者是利益與名聲的驅動?這可能是關鍵的差別!
  • 大人們經常忙著處理孩子表面的不專心,卻往往忽略他想說什麼?眼裡看到什麼?有時只要解決他迫切的難處,就有辦法引導他進入你想要的目的。
  • 下面介紹的近代流傳下來的老一輩人總結的30條家訓,即使對於我們今天的爸爸和子女也會有很多裨益。它涵蓋日常生活中的儀態、尊老、用餐、倒茶、做客等諸多方面,你都聽過幾條?對照自己做到了幾條?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兒了?如今,走進百貨商店的玩具通道會讓你嚇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燈光向你閃爍著,預先錄製的聲效在空氣中噼啪作響。一切都過於張揚和誇張,到處都是醒目的商標。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兒了?孩子們對世界最初體驗的那些健康又美麗的玩具在哪裡?好在它們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往更少見到。這裡列出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清單,這些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想像力、樂趣、創造力以及與美好現實聯繫的體驗。
  • 「為什麼要生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給我們的人生與家庭帶來哪些快樂與好處,這些也許更真實一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