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19世紀名著至今仍能啟迪人心

珍‧奧斯汀的不朽經典
文/瑪達琳娜‧休伯特(MADALINA HUBERT) 翻譯/陳遇
傲慢與偏見
休‧湯姆森(Hugh Thomson)的插畫作品描繪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取自《傲慢與偏見》1894年倫敦的版本。(公共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673
【字號】    
   標籤: tags:

我最近重讀了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傲慢與偏見》,非常驚訝地發現裡面其實講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第一次接觸到《傲慢與偏見》是BBC在1995年拍的迷你影集,由柯林‧佛斯(Colin Firth)和珍妮佛‧艾爾(Jennifer Ehle)主演。我那時立刻就被各個鮮明的角色、生動的場景,當然還有美麗的愛情故事所吸引了。為了想知道更多,我讀了原著,這讓我能夠更深層地了解故事情節和裡面的各個角色。

《傲慢與偏見》場景(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傲慢與偏見》場景(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故事以班奈特一家人為開場,他們為了新鄰居的到來感到非常興奮,這是一位叫作賓利先生的黃金單身漢。班奈特太太希望他能娶她最年長的女兒珍,想盡了各種辦法促成這場婚事。賓利先生則帶了他的朋友,外貌英俊甚至更有錢的達西先生一同前來。儘管達西先生享有很多特權,但他還是個驕傲的年輕人,甚至在第一次會面時無意中侮辱了班奈特太太的二女兒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後,便開始對達西先生產生強烈的偏見,而他卻開始愛上了她。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看到要消除角色之間這個傲慢和偏見的結,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痛苦。不過,當我們看到他們一步步走向幸福之路時,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在英國問世後,就一直是觀眾和評論家的最愛。這本書很快地被翻譯成法文,隨後又被翻成更多語言。如今,它已經是世界上最熱門的小說之一,而達西先生和伊麗莎白也成為我們文學界中不可取代的經典角色。

恰當的幽默

《傲慢與偏見》廣受歡迎的背後,其實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它將愛情、家庭、友情等歷久不衰的主題,用詼諧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這部小說讓我們笑看自己和社會的缺點,同時又激發我們去反思它們。

舉例來說,故事開頭描述了鄰居們對即將到來的新鄰居的反應,就是奧斯汀這種引人入勝敘事手法的最佳例證。她是這樣寫的:

「一名擁有財產的單身漢一定會想要一位妻子,這是公認的事實。儘管在他搬入一個新的地方,左鄰右舍都還不了解他的個性和想法,這項事實卻已經深烙在鄰居們的心中,視他為自己某一個女兒所應得的財產。」

我們立刻會注意到,奧斯汀其實是在溫和地嘲諷這些家庭並不在意賓利先生到底想要和需要甚麼,而只關心著自己的利益。然而,隨著故事往下發展,我們看到這和他們面對的大苦惱是息息相關的。尤其是班奈特太太,如果她的女兒不嫁入好的家庭,在她們的父親去世後就會陷入貧窮。奧斯汀了解她們的困境,沒有刻意輕描淡寫。不過,在整本書中,她也清楚地指出了班奈特太太的精心策劃恰恰差點毀了讓自己女兒嫁出去的機會。

珍·奧斯汀
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肖像畫,1873年,取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佩里-卡斯塔涅達圖書館(Perry–Castañeda Library)的肖像藝廊(Portrait Gallery)。(公共領域)

謙遜和事實

奧斯汀在書中展現了對人性缺陷的敏銳洞察力,不過她也對人改進自我的能力充滿信心。

兩位主角,伊麗莎白‧班奈特和費茲威廉‧達西(也就是達西先生)各自都有缺點。他們犯了錯,讓自己在往後的交往中被傲慢和偏見所蒙蔽。結果他們彼此傷害了對方,甚至幾乎錯過了一同尋找幸福的機會。

儘管如此,他們基本上都還是好人。他們能夠反觀自己的內在,看到自己的缺點,並且改善自己的性格。這樣謙卑的心讓他們能夠放下原本的傲慢和偏見,開始學會互相尊重,欣賞彼此。

像是達西先生感謝伊麗莎白幫助他看到自己的自私。最後他告訴她:「小時候受到的教導讓我學會了甚麼是對的,但卻沒有人教導我如何修正我的脾氣。我學會了良好的處世原則,但卻以驕傲和自負的方式面對……多虧了你,我虛心受教。」

而伊麗莎白也同樣願意承認自己的過錯。一旦她發現自己被自己的偏見蒙蔽了,以致看不到達西先生真實的品行時,她也坦然地面對了自己的缺點:「即使我墜入愛河,也不會盲目到如此可悲的地步;但居然是虛榮,而非愛情讓我如此愚蠢。直到現在,我才真的了解自己。」意識到這點後,她開始能夠重新評斷自己對達西先生的看法,因此而更能欣賞他。

舉止和自制

在網路上讀了《傲慢與偏見》的粉絲討論後,我注意到很多人對於19世紀社會那種規範的舉止很感興趣,像是女士進入房間時男士要站起來,跳舞是莊重的,而且人們都很重視道德。從這點上看,這個故事歷久不衰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傳達了我們對一個更好的、更文明社會的期望。

這種社會的一個重要面向就是自制,在小說中也充分強調了這一點。例如達西先生第一次向伊麗莎白求婚的那段場景。他非常自信她會接受他,卻被她無理地拒絕而感到非常震驚。在這一幕中,奧斯汀特別強調了,儘管達西感到非常憤怒,他還是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她寫道:「他盡最大的努力保持沉著,並且在相信自己真的做到這點之後,才再度開口。」

在現代這個怒氣一發不可收拾的時代,這真的令人感到欣慰,同時也很好地提醒了我們要保持冷靜和沉著。

《傲慢與偏見》結合了家庭劇、愛情戲和童話故事。裡面的主角因為自己的錯而受苦,但是仍努力地克服它們。在最後,他們獲得了幸福美滿的結局。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原本是驕傲和充滿成見的,卻能夠謙虛真誠地走到一起。他們對彼此的尊重和愛都是對等的,而最後整個家庭也都因他們的關係而受益。

《傲慢與偏見》提醒了我們,真正的幸福來自於自我改進、尊重和欣賞對方,這也是我非常喜愛珍‧奧斯汀這部美麗故事的原因。

原文Timeless Lessons From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 這首詩引著兩個古人陰騭的故事。第一句說:「還帶曾消縱理紋。」乃唐朝晉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那相士說:「足下功名事,且不必問。更有句話,如不見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豈敢見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縱理紋入口,數年之間,必致餓死溝渠。」連相錢俱不肯受。裴度是個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話休煩絮。一日張孝基有事來到陳留郡中,借個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處游玩。末後來至市上,只見個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驅逐他起身。張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與他幾個錢鈔。那朱信原是過家老僕,極會鑒貌辨色,隨機應變,是個伶俐人兒。當下取錢遞與這乞丐,把眼觀看,吃了一驚,急忙趕來,對張孝基說道:「官人向來尋訪小官人下落。適來丐者,面貌好生廝像。」張孝基便定了腳,分付道:「你再去細看。若果是他,必然認得你。且莫說我是你家女婿,太公產業都歸於我。只說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對答,然後你便引他來相見,我自有處。」
  • 說這漢末時,許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過名善,真個田連阡陌、牛馬成群,莊房屋舍,幾十餘處,童僕廝養,不計其數。他雖然是個富翁,一生省儉做家,從沒有穿一件新鮮衣服、吃一味可口東西;也不曉得花朝月夕,同個朋友到勝景處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時八節,備個筵席,會一會親族,請一請鄉黨。終日縮在家中,皺著兩個眉頭,吃這碗枯茶淡飯。一把匙鑰,緊緊掛在身邊,絲毫東西,都要親手出放。房中桌上,更無別物,單單一個算盤、幾本賬簿。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正是: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調。
  • 這八句詩,奉勸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貪圖利己,謀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韋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隨著大親,在紹興府開個傾銀鋪兒。那老兒做人公道,利心頗輕,為此主顧甚多,生意盡好。不幾年,攢上好些家私。韋德年長,娶了鄰近單裁縫的女兒為媳。那單氏到有八九分顏色,本地大戶,情願出百十貫錢討他做偏房,單裁縫不肯,因見韋家父子本分,手頭活動,況又鄰居,一夫一婦,遂就了這頭親事。
  • 話說宋朝汴梁有個王從事,同了夫人到臨安調官,賃一民房。居住數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尋得一所宅子,寬敞潔淨,甚是像意。當把房錢賃下了。歸來與夫人說:「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東西去,臨完,我雇轎來接你。」
  • 話說浙江嘉興府長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鐘,家財萬貫,世代都稱員外。性至慳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話說殺人償命,是人世間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難假,是假難真。真的時節,縱然有錢可以通神,目下脫逃憲網,到底天理不容,無心之中自然敗露;假的時節,縱然嚴刑拷掠,誣伏莫伸,到底有個辯白的日子。假饒誤出誤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於囹圄、刀鋸之間,難道頭頂上這個老翁是沒有眼睛的麼?
  • 且說徐言弟兄等阿寄轉身後,都笑道:「可笑那三娘子好沒見識,有銀子做生意,卻不與你我商量,倒聽阿寄這老奴才的說話。我想他生長已來,何曾做慣生意?哄騙孤孀婦人的東西,自去快活。這本錢可不白白送落。」徐召道:「便是當初闔家時,卻不把出來營運,如今才分得,即教阿寄做客經商。我想三娘子又沒甚妝奩,這銀兩定然是老官兒存日,三兄弟克剝下的,今日方才出豁。總之,三娘子瞞著你我做事,若說他不該如此,反道我們妒忌了。且待阿寄折本回來,那時去笑他!」正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