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方藝術中「聖母憐子」題材的三種詮釋

文/埃里克·貝斯(ERIC BESS)翻譯/陳遇
《聖母憐子圖》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的作品《聖母憐子圖》(Pietà)局部,1876年。油彩、畫布,87.7 x 58.7英寸。私人收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183
【字號】    
   標籤: tags: , , ,

聖母憐子」(pietà,又作「聖殤」或「哀悼基督」)是西方藝術史中相當常見的一個主題,這個主題描述的是聖母瑪利亞在耶穌基督去世時,從十字架上被放下來的場景。意大利原文「pietà」大致是憐憫或慈悲的意思,用以表現忍受著巨大痛苦下所展現出的母愛精神。

米開朗基羅

聖殤像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聖殤像》(Pietà),約1498-1499年。大理石,68.5 x 76.7 x 27.1英寸。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圖片由Stanislav Traykov提供。(公有領域)

這個主題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的雕像作品《聖殤像》(Pietà)。15世紀末時,當時年僅24歲的米開朗基羅在紅衣主教尚‧德‧比爾赫雷斯(Jean de Billheres)的委託下,為羅馬的舊聖彼得大教堂完成了著名的《聖殤像》。

米開朗基羅曾說這件作品使用了一塊完美的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e),讓他能夠達到非常高的精細度和拋光處理。最後的成品看起來不再是一塊大理石了,更像是一個穿著衣服的人。

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像》表現了聖母瑪利亞因兒子之死而感到悲傷,她將他抱在膝上。她同情兒子所承受的痛苦,但也選擇接受了他的命運。在瑪利亞年輕的臉龐上,微微揚起的眉毛,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

米開朗基羅以年輕的形象來呈現聖母瑪利亞,卻在當時遭受了許多批評。她看起來和自己的兒子差不多年紀。不過,米開朗基羅對此的回應是,保持貞潔的女性能永保青春和美麗。

仔細觀察這座雕像會發現,瑪利亞的體型相對耶穌來說被放大了許多。米開朗基羅這樣處理的原因,很可能是要替耶穌雕像的部分提供一個支撐平面;因此她的身體必須要夠大,才能抱起並撐住耶穌的身體。兩位人物的肢體是透過一個三角形組合在一起——這是文藝復興時期非常典型的一種藝術構圖方式。

聖母憐子像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聖母憐子像》細部,約1498-1499年。大理石,68.5 x 76.7 x 27.1英寸。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圖片由Stanislav Traykov提供。(公有領域)

《聖殤像》是唯一留有米開朗基羅簽名的作品。相傳該雕像第一次公開展示時,米開朗基羅偶然聽到了有觀眾將這座雕像誤植為另一位藝術家的作品。為了回應,有一晚他便把自己和雕像關在一起,將自己的名字加刻在了聖母瑪利亞胸前的飾帶上。

乍看之下,飾帶上寫的是「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波納洛提所作」。不過根據作家卡爾‧史密斯(Carl Smith),在他的著作《What’s in a Name? Michelangelo and the Art of Signature》(暫譯:《名稱中有什麼?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作品簽名》),這個簽名上還有著一些奇怪的點和符號,若全部組合在一起來看,這段文字的全文可能要讀成「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波納洛提,上帝的使者,所作」(The Florentine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a messenger from God, made this)。

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

哀悼基督圖》
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的作品《哀悼基督圖》(Pietà),約1629年。油彩、畫布,44.88 x 39.37英寸。普拉多博物館,馬德里,西班牙。(公有領域)

時間跨過了文藝復興,來到17世紀的巴洛克時期,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也創作了自己的《哀悼基督圖》(Pietà)。不同於米開朗基羅表現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手法,范戴克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和聖約翰(St. John)等兩位人物。

在畫中,耶穌身上披著一襲白紗,了無生氣地倚靠在一座岩石上,聖母瑪利亞則坐在他身後。儘管耶穌去世了,他的光環仍在頭上散發著光芒,表示他靈魂中神的一面還活著並且健在。

聖母瑪利亞穿著一身藍色衣裳,她的眼睛——泛紅並帶著淚水——黯淡地望向天堂。她臉上的痛苦,展現了對於兒子受難的憐憫。她的左手手掌向上張開,這個姿勢彷彿要將兒子獻給天堂一般。

抹大拉的馬利亞在一旁,身著紅色和金色的衣服,跪在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右側。她握住耶穌的手並親吻它。聖約翰則在畫面的最右側,從畫框邊緣向前走近,思索著眼前的這個場景。

在左下角有一個荊棘頭冠,旁邊是一張釘在十字架頂端的紙,上面寫著「拿撒勒的耶穌,猶太人之王」(Jesus of Nazareth, King of Jews),在前面則擺著一個水盆和海綿,這是聖母瑪利亞替兒子清理身體用的。

范戴克利用巴洛克藝術中典型的構圖方式,增強了這幅作品的戲劇效果。他沒有採用文藝復興藝術家常見的靜態、平靜的三角構圖,卻傾向使用更多的曲線、動態和情感,試圖更加完整地傳達出這場事件的戲劇性。

威廉‧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

《聖母憐子圖》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的作品《聖母憐子圖》(Pietà),1876年。油彩、畫布,87.7 x 58.7英寸。私人收藏。(公有領域)

約過了250年後,法國學院派最具代表之一的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也創作了自己版本的《聖母憐子圖》,部分靈感來自於他失去長子的親身經歷。

他的構圖是以聖母瑪利亞為中心,身著一襲黑衣,哀悼著兒子之死。她將耶穌毫無生氣的身軀緊緊地抱在懷裡,帶著痛苦地神情凝視著觀眾。這兩位人物都有著鍍金的光環,代表著他們的神性。

在畫面的右下角,我們可以再次看到荊棘頭冠、水盆,以及淨化耶穌身體的海綿。

圍繞在兩位中心人物周圍的是九位天使,他們各以不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為這個場景哀悼著。九位天使分別穿著彩虹顏色的長袍,這可以連結到猶太傳統中上帝在諾亞大洪水後要更新世界的允諾;在此,彩虹的顏色表現了更新,不過這裡更意味著基督教傳統中,耶穌的犧牲奉獻讓人類靈魂得以更新。

有趣的是,布格羅將自身的喪子之痛融入了聖母瑪利亞的神情之中。布格羅在失去兒子後抑鬱了半年之久,而這幅作品則成了幫助他重新振作的一個方式。

了解這個背景之後,再回來看天使長袍的彩色與瑪利亞、耶穌的黑白組合,或許也代表著畫家在創作時整體的色調組合。換句話說,畫中所有人物可能意味著,神更新的不僅是人的心靈,在藝術創作層面亦然。

一個故事,三種詮釋

我們剛才看到了三種不同的描繪母親喪子之痛的手法。米開朗基羅將聖母瑪利亞與耶穌的形象理想化,呈現出一個平靜和接受苦難事實的景象。范戴克將場景戲劇化,試圖從情感上儘可能地觸動更多的觀眾。布格羅則是以自身痛苦的經歷作為靈感,創造出一幅強而有力的形象。

不過,三種表現手法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著重於表現慈悲的形象。我們或許並非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孩子,但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非常關心的人——或者深深關心著人類全體。不論社經地位、種族、性別等等,每個人多少都受過一些苦。因此,這些藝術作品多少對我們都是一項鼓勵,讓我們能對正在受苦的人們表示更多同情。◇#

作者簡介:

Eric Bess是一位美國寫實藝術家,目前是視覺藝術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讀博士生。

原文The Pietà: An Image of Compass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歲時就計畫為但丁《神曲》著手繪製插圖。他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除了神曲之外,他還為其它文學名著製作精美的插圖,如《聖經》、《失樂園》、《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圖的面世,即被大眾認為文學結合視覺藝術的一大傑作。
  • 法國藝術家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擅長畫肖像,他畫了大約5,000幅小幅肖像畫,有專家認為這樣的數量算少。布瓦伊繪畫技巧精湛,加上他的聰明睿智,創作令人賞心悅目的錯視畫(trompe l’oeil,欺瞞眼睛,譯註:一種逼真到能騙過人眼的作畫技巧);有時也創作挖苦人的諷刺畫(scathing caricatures),當中有許多是自畫像。
  • 仙子仙女和他們豐富的傳說故事,久遠以來就讓世人著迷,對英國人來說尤其如此。在維多利亞時代(1830至1900年代),仙子畫(fairy picture或fairy painting,又稱童話畫/精靈畫)成為獨特的藝術流派。這種對童話的迷戀始於19世紀中葉,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變革所推動的。面對科學進步和工業化發展,人們在自然世界之外,對於靈性世界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 17世紀意大利畫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的作品《聖母無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又稱聖母無原罪始胎、聖母始胎無染原罪)散發著神聖美麗、純潔和光芒,聖母的一顰一笑都透露出她最虔誠的心。她微微仰頭,虔誠地凝視著上帝,雙手輕輕合十,做出祈禱的姿態。看著畫作,你彷彿可以聽見天使吟唱的讚美樂音,飄揚於雲層之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