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 「請君入甕」西方版

文/宋寶藍
不僅在東方,西方也有「請君入甕」的故事。圖為古式的陶甕。(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15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二千五百多年前,西西里島暴君法拉利斯殺戮成性,為鎮壓國民濫用酷刑。為了滿足淫威,他下令誰能獻上最有意思的刑具,誰就能獲得重賞。一個能工巧匠為了獲得賞賜,製造出一具銅牛刑具。結果,銅牛的製造者成了第一個受刑者,成為「請君入甕」的西方翻版。沿著文化的軌跡,我們來介紹東西方「請君入甕」的故事。

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皇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掌握朝廷大權,很多大臣不願意歸附她。

「請君入甕」東方版

英國公李敬業叛亂失敗後,武則天為剷除李唐宗室,鼓勵告密。當時,周興擔任尚書省的尚書都事,積極參與告密,迅速升遷。他發明了很多酷刑,令罪犯一看到刑具就「戰慄流汗,望風自誣」。因為周興的誣陷,酷刑逼供,許多皇親貴戚以及大臣被摧殘致死。周興和另一酷吏來俊臣狼狽為奸,通過羅織罪名、誣陷和使用酷刑,殺害了許多人。

古人常云:「多行不義必自斃。」因告密發跡的周興,不料最終也被人告密揭發。天授二年(691年),武則天接到一封密信,有人揭發周興與丘神勣勾結,準備謀反。武則天當庭震怒,下令酷吏來俊臣審查。

這天,來俊臣和周興吃飯時說起辦案的事,他說:「現在囚犯多不認罪,應當用什麼辦法?」周興說:「這個很容易。你取一個大瓮(甕),四周堆滿炭火烤它,讓罪囚進到甕中,看他還有什麼事不承認?」

於是,來俊臣讓人找來一個大瓮,按照周興說的辦法,堆起木炭燒炙此瓮。繼而,他站起來對周興說:「有人密告你謀反,太后命我嚴查。請老兄鑽進瓮裡吧。」周興一聽,心悸惶恐,趕緊叩頭求饒。想當初,有多少人因為周興發明的酷刑,當場自誣招供有罪。周興最終也沒有逃過自己發明的逼供方式,被流放到嶺南,途中被仇家所殺。

這段歷史故事後來演變為固定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是周興多行不義的結果。

東西方文化在歷史的演繹中,語言不同,信仰有別,但傳遞的普世價值,常令後人驚歎其中的異曲同工之妙。

西西里島上有一座阿克拉加斯城(今阿格里琴托),以前由暴君法拉利斯(Phalaris,公元前570—前554在位)統轄過。此人生性殘暴,喜歡酷刑和殺戮,為鎮壓國民濫用暴力和酷刑。當普通的刑罰已經無法滿足他的「樂趣」時,他找人「獻計」,誰能獻上最有意思的刑具,就會獲得重賞。

「請君入甕」西方版

古希臘雅典有一個能工巧匠名叫佩利路斯(Perillus)。他為了獲得重賞,絞盡腦汁,製造了一具空心銅牛刑具,獻給了法拉利斯,並介紹了具體的操作方法。銅牛被燒紅後,裡邊的受刑者發出的慘叫聲,傳導出來後卻像是牛吼聲,受刑者最終被活活地烤死。

為了實驗這個刑具,法拉利斯命人首先將佩利路斯關了進去。於是這個銅牛刑具迎來了第一個受刑者,正是它的製造者佩利路斯。

佩利路斯有高才,卻不把才智用在為人造福、榮耀上天賦予的才能上,反而用於製造殘害人性命的工具。結果,他首先被自己的銅牛刑具處死。

這個臭名昭著的銅牛刑具,在但丁《神曲》中被稱為「西西里的公牛」。

暴君法拉利斯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憤怒,最終,他被自己的人民推翻逮捕,丟進銅牛中被燒死。多行不義必自斃,在東西方普世的理念中,竟如此驚人的一致。

資料來源:《太平廣記》卷一二一,《資治通鑑·唐紀·則天皇后天授二年》,《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六(上)@*#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