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的一個標竿,向中原大地宣告:冬天來了!
每年立冬節氣落在十一月七日或八日。立冬是黃曆「十月節」,也是「四立」節之一。《 周髀算經‧卷下》解釋四立的意義:「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故而中國曆法中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立冬」是一年中萬物閉藏、蟄伏的開始。
迎立冬的精神內涵
《禮記‧月令》記載,古代立冬日,天子隆重舉行迎冬的祭典:「立冬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反,賞死事,恤孤寡。」在祭典之後,追賞有功殉國者、撫卹孤寡。所以,冬天也是感謝天地的賜予、敬慎修德、憫恤生命的季節。
立冬古節景
在中國大陸的北方,立冬時天寒水冰,已經進入蔬果不生的季節。
北宋時,京城汴京(今之開封)冬季地寒是種不了蔬菜的,所以居民要在冬天到來前儲糧存菜準備過冬。《東京夢華錄》記載,上至皇宮禁中,下至民間,都在立冬節氣到時儲糧存菜準備過冬,立冬日前,路上交通繁忙,車馬、駱駝滿載過冬的食物充塞道路,形成立冬節景。
當時常見收藏的食物除了冬天的蔬菜外,還有:薑豉、鵝梨、木梨、蛤蜊、螃蟹等等一些當時季節產物,提前備好一個冬天所需的食物。
立冬的詩情花意
立冬時節,賞菊好時光。詩人們留下了不少關於立冬節景的詩,反映了時代記憶,也留下了心靈的感悟。這裡有和欣賞菊花有關的立冬之詩。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紅葉紛紛落,西風頻頻吹,惟有菊花不負秋,依然笑容相迎,昂揚挺立。古人讚美菊花︰「圓花高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發,君子德也。」 ( 三國鍾會《菊有五美贊》)黃菊是后土的表徵,堅韌耐苦,凌秋霜、迎勁風挺立到最後一刻,慰藉、鼓舞人的心靈!
霜籬存晚菊,臘瓮作寒葅。
更好山翁唱,陽春恐不如。
——張翥《立冬前二日》
霜降後秋菊依然無恙,有了菊花,生活中漫生許多的情致,賞菊、詠菊、食菊……晚秋有一菊可與陽春分庭相唱和。
泉帶冰聲冷,菊含霜色佳。
目謀殊興會,誰與巧差排。
——乾隆帝《立冬日香山靜宜園駐蹕》
乾隆帝詠秋霜下一菊,興起人美好情致!一句好詩「泉帶冰聲冷,菊含霜色佳」,寒泉泠泠映襯霜菊佳色,聲調抑揚頓挫,情境虛實相生,帶給人多層次的豐富體覺,一一從詩句中甦醒。
地方釆風.立冬食俗
除了賞菊,立冬也有一些來自悠久民俗傳統的食俗,帶給冬天的身體暖暖的活力。
立冬吃餃子
冬日吃餃子是古老民俗之一,尤其是北方的京津一帶。為什麼在立冬吃餃子呢?來自餃子與「交子」諧音,同時餃子也是北方人喜愛的食物。
「交子」是什麼意思呢?即「交子之時」,夜裡子時是日與日之交,立冬前夕就是秋季與冬季交節之時。在大年三十除夕夜吃餃子,則是慶賀新舊年交替之時。在年與節的交替時,吃餃子是一種應節的食俗。
老天津的立冬餃子是倭瓜餃子,具有特別風味。倭瓜是在夏天時就買回家,存放在小屋裡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到立冬做餃子餡,並且蘸醋加爛蒜吃,別有一番地方風味。
冬令進補
有句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冬天來了,萬物收藏,人們也想吃一些熱呼呼的暖胃、暖身的食物,為冬天收藏一些能量。
立冬這一天進補的食物帶著中國醫療食療同源的作法,多採用溫和的中藥材燉煮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如羊肉、母鴨、排骨和土雞等等。不過要提醒看官們,但是每個人體質各異,對於虛、實體質的補冬方法也不一樣。如果本來就怕冷、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可以溫補、熱補;但是,現代人多數都愛熬夜、飲食西化,體內虛火旺,要進補應先諮詢中醫師,了解自己體質的寒熱虛實,才不至於補過度了。
立冬五行養生原則
中國傳統醫學素以五行養生的智慧著稱。中醫認為立冬後三個月的冬天,對個人養生蘊蓄生命活力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季節。中國養生寶典《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天三個月是「閉藏」之月,養生調氣重養陰、養藏,養精蓄銳。中醫說「冬不藏精、春天必溫(瘟)」。人體經過春、夏、秋的勞身勞心,耗損的元氣有賴冬天養藏回補,孕蓄來春的活力,否則來春就容易生病。
從五行養生來看,冬天在五行上屬水,在人體上對應腎,腎主生命之精,主宰人體的生命力,冬天腎氣最強,利用此時來養護生命最得時。《內經》說「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就是說腎臟收藏了全身的精華,像是骨髓生長、子嗣生育、牙齒生長、耳朵聽力都來自腎功能。冬天不養精蓄銳,則會損壞生命的根本,造成未老先衰。
從五行相剋的一面來看,冬水剋火,火屬心,所以容易發生心血管、心臟方面的疾病。所以冬天養藏,不勞心傷神,紓解春夏秋三季累積的疲勞,調節身心,的確是冬天養生的要道。
珍惜立冬時機
立冬拉開冬天的序幕,不管在傳統文化或是中醫養生上,都富含重視生命的精神意義,這時節也正是養藏養生的良好時機。錯過這一冬,不知將錯失多少好年。願君莫負立冬好時光!@*#◇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