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紅樓夢》:勸人看破紅塵的神仙道

作者:遐邇
清 孫溫彩繪《紅樓夢》插圖。(公有領域)
紅樓夢中的寶玉出家。清 孫溫彩繪《紅樓夢》插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233
【字號】    
   標籤: tags:

少時看《紅樓夢》不知所云,又為歷代所謂的「紅學家」所誤,便以為紅樓真是在說男歡女愛,宦海沉浮,世態炎涼,或者是焦大罵街,體現了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你死我活的鬥爭。不惑之年再看紅樓,恍若隔世,且原來紅樓講的乃是勸人看破紅塵的神仙道。何以見得?由下可知:

一、真真假假,隱含天機

《紅樓夢》實際是一部佛道訓誡書,何以見得?有偈子為證:第一回的「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講了世間之幻相,透現出佛老之理。其中前句隱含了道家的修「真」;後句講的則是佛家的「空」,從而將佛老學融為一體,包含了宇宙佛道兩大家之法理。也應了佛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言。世人以假當真,以無當有,悲也!中國古典名著均隱含佛老之理,而此書將佛老法理融於一書中,比《水滸傳》(脈承道教)、《西遊記》(脈承佛教)更為深奧全面,妙不可言。

全書真假顛倒處比比皆是,貫穿全書的一僧一道,表面看上去一跛一癲,腌臢襤褸,實則為「真人不露相」也。

而「甄士隱」其名,實則是「真事隱」、「真士隱」和「真隱士」之謂也,一將事實真相隱去,二是真人乃隱士之寓。

第一回中開宗明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言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好像在說作者癡,而文章最後一句「『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則已點明非是作者癡,實乃世人癡也。癡在哪裡?錯把過眼煙雲、如夢人生做歸處。何謂「由來同一夢」?乃紅樓一夢與爾夢(誰不做黃粱夢?)同一夢也!而在最後一回中的「假去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時有非無」,則點明了人看破假相後的境界乃是真正的「真」,虛假變真實,虛無變實有。

歷史上不少「紅學家」研究出了《紅樓夢》是「假語村言」(賈雨村言),卻不知何以「假語村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假去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時有非無」,明明道的是真言,但卻又在結尾講甚麼:「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並閱者不知。不過遊戲筆墨,陶情適性而已!」至此又將真言隱去。全書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以真亂假、以假亂真,均為迷惑世人耳。

讀者曰:何必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雪芹所在年代不存在被批判為封建迷信的問題,何必隱言?其實人不知此事與政無關,其難言之隱全在於天機不可泄漏耳。

由「假去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時有非無」偈子中,細看不難看出真必勝假,有必勝無的幻外大道。假假真真處,重在世人悟!好一個真假詞,惑倒世人一片!

二、士隱悟道,歸宿自明

其實第一回開宗明義,就交代了人的最終去處。講了人生如何完美亦有人的不如意處。士隱已是望族,卻膝下無子,一不如意也。老來得女,女又被人掠去,二不如意也。後又遭大火焚毀全部家財,三不如意也。典賣田產投錯人,寄人籬下,鬱鬱不得,四不如意也。由此貧病積傷,每況愈下,便有了下世的光景。於是在士隱聽了瘋道士的《好了歌》,便恍然悟道,此歌云:

世人都說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說神仙好,惟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說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在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說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士隱聽了此歌,便追上瘋道問:「你滿口說些甚麼?只聽『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兩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便是了」。士隱本是有宿慧的,一聞此言,心早已徹悟。……便說一聲「走吧!將道士肩上褡褳搶了過來背著,竟不回家,同了瘋道人飄飄而去。 ……」。此乃「一念之間,塵凡頓易」。

其實僅一個第一回就已將《紅樓夢》之要義盡告於人了。

這裡又使人想起《聖經》中的「富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針眼還難」的話。試想,若士隱大富大貴而沒有幾般不如意,他是否還會看破紅塵?同時此處又講了根基,「士隱本是有宿慧的」!看來人想悟道,必得宿慧和磨難皆備,如司馬遷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皆大磨難也。其實司馬遷也是閹而有《史記》。可見宿慧、磨難缺一則難成極品。

清 孫溫《紅樓夢》第37回彩繪插圖。(公有領域)

三、萬事因緣,皆從空來

有人想從《紅樓夢》中學一點別人的甚麼人生經驗和世故,研究點興衰更替等,其實,士隱歷劫、寶黛情癡、雨村沉浮、榮寧衰榮……均是人生之皮毛。因為世間每個人都是一部百科全書,誰無酸甜苦辣,何必外求?投機鑽營雨村者「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爭鬥到老,最終則是在急流津覺迷渡口(迷津之意)「眼前無路想回頭」,落得個終生懊悔。

正如甄士隱解《好了歌》:「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篷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做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卻是為他人做嫁衣裳!」此語關鍵在於:此生為他鄉!世間人生不過是人的整個生命形式演化運程中的剎那而已,而世人不懂,抱住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不放,且將此視為人生之真諦。於是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忙得不亦樂乎,可悲可嘆!為做嫁衣裳者誰?累積自己的孽業,愈加悲矣!

四、大道無形,修心悟道

「內典語中無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此語隱喻修煉已很難從今日的佛教教義(內典)和道教教義(金丹)中去尋了,因為千百年來,佛不值世,兩種教義已被後人篡改闡釋得面目皆非,很難度人了。終了瘋僧瘋道一句話:「俗緣已畢,還不快走」!自此:「天外書傳天外事,兩番人做一番人」,此指歷劫之人歸位。

所謂整部《紅樓夢》的情節,不過是為了讓人循著寶玉這塊石頭在凡間「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罷了!眼下世人都進入了「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的境地,唯缺「自色悟空」了。

註﹕文中摘錄除註明出處的外,均摘自《紅樓夢》。@

──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