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花草芬芳

作者:秦漢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25
【字號】    
   標籤: tags: ,

清明剛剛過,綠色還未成為大地的主色,星星點點的綠,便破開頭上遮蔽的乾枯的草葉,透露給人一絲絲的驚喜。那種暗綠,似乎還附著冷風裹挾來的浮塵,微微帶著點滄桑感。只有村口和河邊的龍鬚柳,搖曳著深情的鵝黃綠,清新可人。小鳥也「喳喳」地叫鬧個不停,追逐著,掠過頭頂。

春的腳步急切而穩健,昨天似乎尚在夢中,今天一睜開眼,彷彿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那些花啊,草啊,淌過生死之河,變得更加茁壯。春的美真是撼人心魄啊!你看那嬌嫩的草,弱不禁風的樣子,卻抵得住狂風的吹打,經得起驟雨的暴擊。春天的草,總能讓你想起那句讚美它的千古名句。草似乎全然不在乎風,它只在乎它的生長,在乎它的夢想,它是為夢來的。因為草的綠色點綴,旁邊的碎石也開始有了暖色,有了生命的徵象。

除了草,還有膨脹的芽苞,以及綻放的花朵,它們以不同的姿態撥動著人的心弦。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地丁花,不知什麼時候也開了,如果不蹲下身仔細觀察,真的難以發現它呢,淡淡的或藍或白的色彩,就像籠在地上的一層薄霧,似隱似現,它們是為誰而開的呢?只有映山紅是那麼的熱烈,那麼扎眼。遠看去,似山間一塊塊粉霞,近瞧,又如一張張漂亮的俏臉。映山紅開了,山裡人也開始了播種。這時候,大田裡整天都是機械耕作的聲音。「一年之計在於春」,不錯的,誰肯錯過這大好的春光呢?

其實,春天的到來也不是一帆風順。尤其在北方,春風也是喜怒無常,那種「吹面不寒」的柔媚並不普遍,常常像施了魔法,變得面目猙獰,狂躁不止,那一刻,簡直要把地面上站立的一切都扯倒撕碎,聲音淒厲而令人心寒。忽然停下的時候,卻變得和藹慈祥,完全是另一副模樣,讓人感動得幾乎落淚。

春把濃密的心思包藏在花草樹木中,一路芬芳,它把所有的驚喜都放在朵朵花蕾裡,看著你開心,微笑。陽光愈發熱烈,迷茫已經消弭,心中堅定而執著。春已在心,生命充滿了激情,充滿了光明和希望。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銀葉植物, 心葉牛舌草, 咖哩草, 毛剪秋羅, 甘草植物, 紫花野芝麻, 夏雪草
    好像怕大地的光熱不夠用似的,太陽把白天拉得足夠的長。在灼人的氣息和蔥蘢的綠色包圍下,萬物的生命呈現出波瀾壯闊的宏大氣勢。
  • 草木凋落之時,最是耐人思味。莊稼已經收走,空曠的田野,留下一片落寞。而大田四周以及河畔路邊,原來蔥蘢的綠,也變得黯淡而零亂,在秋霜下顯得不堪。這時節,在山裡走走,總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和意想不到的收穫。
  • 地瓜是再普通不過的食物,而在1960年,地瓜卻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按票證供應的東西根本不夠吃。飢餓逼得人們到處找吃的,海裡的海菜,山上的野菜,凡能想到的都吃光了,甚至人行道旁的槐樹葉都被擼光了。
  • 少年時唱的歌,必有一些終生難忘,遲暮之年再回味那些熟悉的旋律,彷彿又回到當年的歡樂中去。19世紀後期,日本詩人國木田獨步說:「如果說少年的歡樂是詩,那麼,少年的悲哀也是詩;如果說蘊藏在大自然心中的歡樂是應該歌唱,那麼,向大自然之心私語的悲哀,也是應該歌唱的了。」我的少年時期正值上世紀50年代,生活平淡無憂無慮,沒有學業重負,更談不上悲哀,卻充滿嬉笑與歌聲。那時小學校每禮拜都有專門唱歌的音樂課,至今回想依然歷歷在目。
  • 跟師父學茶有三十幾年了,那天,師父帶了一小鐵罐百年普洱茶來,我掏了一些放進陶壺裡,泡了開來,倒了兩杯,一杯給師父。師父喝了一口,舒展眉頭,嘴角含著茶氣,緩緩的說:「能收藏這普洱,很感恩。」然後,轉過頭來,看了我一眼:「冥冥中似乎有神的牽引。」
  • 不知為什麼,我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晴和的天氣,興致就好,風雨的天氣,情緒就很糟糕,壓抑、鬱悶、煩躁,尤其是雨天,陰鬱的黑雲,就像老天的表情,看得我也心生百結……我對周圍的環境是如此敏感,觸物傷懷,多愁善感。
  • 夢中遊子失落於黃昏,亦不知有多少時日了。 黃昏恰似幽夢影,恬靜、溫馨、平和;其韻味和蘊意絕非生花妙筆所能描繪。況吾禿筆乎!
  • 北方的老家,臘八這天是要熬臘八粥的。記憶中,每年臘八,母親都要做臘八粥,我則在母親身旁,看著她忙這忙那,母親一邊在灶間忙活,一邊衝我微笑著
  • 2023兔年新年到了,華人傳統文化家家都在大門兩邊貼春聯驅邪迎春接福。明朝嘉靖狀元林大欽,為官3年就因守孝道而辭官還鄉侍母。那年黃曆新年他在家門貼出一副對聯: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 老人對子女的關心,往往是非常特別的。過年過節老人都希望孩子在身邊,但又擔心孩子著急,因此說話的語氣是矛盾的。明代詩人袁凱的這首《京師得家書》全文僅僅二十個字:「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