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焦慮小怪獸(5)如何協助孩子面對焦慮感

作者: 波比.歐尼爾 譯者:葉妍伶
採用一些方法引導孩子克服焦慮,給孩子工具,讓他們能長出復原力。(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8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其實面對焦慮感並沒有像書名寫得那樣簡單!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讓焦慮的孩子日子輕鬆、好過一點。你能為孩子做的事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聆聽他們說話。

以開放的態度詢問並傾聽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朋友和興趣等話題,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可以和你談談他們的恐懼和煩惱。健康又穩固的親子、師生關係可以培養出堅毅的孩子,就算他們的成長過程有些崎嶇、有些挑戰也能順利克服。讓他們知道你隨時都在他們身邊,無論問題的大小,你都會願意認真對待他們,並協助解決他們面對的所有困境。當他們來找你討論他們的煩惱時,請不要輕忽他們,但也無須過度放大這些煩惱。

有問題要解決時,請將注意力集中在解決方案上,陪孩子一起找出解決辦法。不過有時候,你的孩子可能只是想談談他們的感受而已,所以請你隨時觀察、配合他們的需求。

若你的孩子開始慌張或焦慮,請記得那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正在釋放出危險的信號,讓他們以為自己身處在危險中,並不是他們難搞或耍心機。你可以用以下的方法來協助他們面對焦慮症和恐慌症:

• 蹲下來或坐下來,和孩子等高,與孩子一起深呼吸。
• 跟他們說你可以理解他們正在為了什麼事而焦慮。
• 若他們想要的話,可以牽著他們的手。
• 不妨利用書中第49頁的活動「數出來」,或是第44頁的「順著手指呼吸」,來幫孩子恢復冷靜。
• 等孩子冷靜下來後,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像是問煩惱一些問題
來找出事實是什麼。

等到孩子感覺自己恢復正常了以後,你就可以談談恐慌症發作時,哪些作法對他有效、哪些作法無效,這樣下次面對恐慌症時,就能做好更多準備。如果孩子要面對壓力事件——例如即將搬家,而你的孩子為此很焦慮,那就以開放的態度和他們聊聊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書籍或電影來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感受。

艾拉.柏素德(Ella Berthoud)與蘇珊.艾爾德金(Susan Elderkin)合著的《故事藥方:不想洗澡、愛滑手機、失戀了怎麼辦……給孩子與青少年的閱讀指南》是一個很棒的資源,不管遇到任何情境,你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合適的故事。你也可以建立每天固定的作息模式,按表操課:當孩子清楚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時,他們會最有安全感。

如果你的家庭正在經歷難關,例如喪親或離婚等,請記得不要給孩子他們不需要的資訊。你可以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來溝通,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並提出問題。當然,你可以坦承自己不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這都沒關係。有時候,當孩子全心投入在某個活動的時候,例如繪圖或著色,會比較願意談這些不愉快的主題,也許他們可能會覺得寫信給你比較自在。

通常,家長都希望能保護孩子,希望他們不要有負面的情緒,可是迴避那些會讓孩子焦慮的事情,只能帶來短期的效果,長期來說反而會讓問題更嚴重。愈迴避某個情境,小孩對該情境所產生的負面記憶聯結就愈強烈。

與其迴避那些讓人焦慮的情境,不如循序漸進且溫柔地給孩子機會來和這個情境建立正面回憶。舉例來說,假如你的孩子怕黑,那麼可以帶他們去露營看看,一起創造在日落之後圍著營火烤棉花糖的快樂回憶。假如他們怕水,就帶他們去潮間帶玩水。如果他們覺得要在大眾面前說話很焦慮,那麼就試著在家裡辦場話劇表演吧!

你可以運用好幾萬種有趣的方式,溫柔地引導孩子,讓他感覺自己愈來愈勇敢。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需要你的安撫,那麼不妨深入探究核心,看看他們需要安撫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和孩子聊聊最糟的狀況是什麼(這狀況如果成真了,他們會不會沒事)、最好的狀況與最可能發生的狀況可能有哪些。

鼓勵他們勇於嘗試新事物,讓他們知道不用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完美,放手去嘗試是沒關係的。

最後,請放下愧疚感。大家看到孩子在掙扎,都會忍不住責怪自己沒做好,或是想在能力範圍內替他們移除障礙,讓他們日子輕鬆一點。好好休息吧!給孩子工具,讓他們能長出復原力,你就做得很棒了。

──摘自:《趕走焦慮小怪獸:20種有效的塗寫活動,陪孩子克服上學、交友、課業的焦慮與不安》大樹林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越來越多的的父母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希望孩子在海外獲得更好的教育和機遇。但中國留學生身負父母期望,在異國他鄉會遭遇文化衝擊和語言學習困難,從而造成很多壓力和焦慮。
  • 兒童分離焦慮是孩子恐懼與父母或看護人分開。在嬰兒與幼童期比較常見。一些學齡前與學齡孩童會發展成較嚴重的情況,稱為分離焦慮症。
  • 澳洲有四分之一的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曾經被焦慮症所困擾。大約有7%的澳洲兒童患有焦慮症,但不幸的是,因為家長不知道孩子心理出現異常,許多兒童只是在沉默中忍受。 焦慮的生理表現是心跳加速、手發抖、出汗、呼吸加快、眩暈等。對於患者來說,恐懼就像一片陰雲一樣籠罩下來,讓他們感覺就快暈倒了。 這些症狀就像是成年人突然經歷驚恐的情緒一樣。
  • 許多嬰幼兒在和主要照顧者分離或主要照顧者離開視線時,會出現大聲哭鬧、生氣、焦慮的情緒。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許芳綺表示,每一位小孩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症」,但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應接納孩子焦慮情緒、別不耐煩、保證回來的時間、堅定道別、保證時間內準時返回是關鍵。
  • 怎樣分辨普通的焦慮情緒和焦慮症?
    焦慮症最主要的症狀是擔心。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會因為一些事情而擔心、焦慮,但是焦慮症的擔心有所不同。 霍夫斯特拉大學祖克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陳至暉指出,符合以下3個特徵,就不是普通的焦慮情緒,而是焦慮症: 1. 出現過度的擔心、焦慮情緒,且持續六個月以上。2. 已經影響到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正常進行。 3. 伴隨其它生理症狀,如心跳加速、出汗、顫抖、口乾、肌肉緊繃、睡眠障礙等。 這樣的焦慮症是最普遍的,被稱為「廣泛性焦慮症」。其實,焦慮症還包含其它許多我們熟知的精神疾病。
  • 精熟目標也可以幫助你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你可以向那些會讓你邁向精熟目標的事情說「是」,並對那些無法實現目標的事情說「不」。
  • 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育兒專家兼作家赫爾利(Katie Hurley)發現,一些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或其他一些重要的考試的青少年會出現考試焦慮,更為嚴重的是,隨著小學測試和作業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齡兒童開始經受考試焦慮的煎熬。
  • 爬山遇到蛇、槍口抵在面前,又或者在你面對直接的人身攻擊的時候,啟動了戰鬥或逃跑反應。發生這些事情時,我們的交感神經會釋放一系列的荷爾蒙,尤其是腎上腺素。這種壓力荷爾蒙會在短時間內就改變你的身體狀態,包含血壓心跳上升、消化速度變慢、視野變狹窄、身體顫抖、肌肉緊繃。這些變化都是為了讓你的身體充分準備好去應對危機。這些變化在一瞬間結合,為了求生,而激發出非凡的專注力。
  • 對孩子來說,要開口討論焦慮感並不容易,但協助他們面對煩惱永遠不嫌晚。
  • 你有個想法,不代表這就是真的。如果你正對某件事情感到焦慮,那種煩惱的感覺可能會很真實、就像事實一樣,但請千萬要記得:你比你的煩惱還要更堅強。
評論